衝突與思考——讀《胡適口述自傳》有感

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做人要在有疑處不疑。——胡適

閱讀《胡適口述自傳》,純屬“意外”——家人想要我學學胡適母親的育兒方法,結果拿錯了書。於是,第一次接觸了口述自傳類書籍,打開了自己閱讀的另一面窗,受益匪淺。

衝突與思考——讀《胡適口述自傳》有感

圖片來源網絡

大眾對這本書籍的評價甚高,書的介紹赫然寫著:就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而言,註釋部分的分量,恐怕還遠在傳文之上。七十年代海外史學界盛稱「先看德剛,後看胡適」。有著如此美譽,不禁耐下性子,認真品讀。

一、口譯歷史傳記與本書寫作背景

百度解釋,在文字出現以前和文獻記載極其缺乏的時代,口述歷史是歷史的主要傳播形式。19世紀前 ,傳統史學方法曾受史學家重視,後因受文獻史料的排擠,史學地 位逐漸喪失 。1948年,美國曆史學家內文斯在哥倫比亞大學創建了口述史學研究室,這是最早的口述史學研究中心。

衝突與思考——讀《胡適口述自傳》有感

圖片來源網絡

胡適是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評論者唐德剛則是歷史學家、傳記文學家、紅學家,中國口述歷史的開創者之一, 開創了別開生面的寫史方式。 20世紀50年代,胡適應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口述歷史學部”之請,受唐德剛採訪,以英文口述生平,於1958年完成十六次正式錄音。《胡適口述自傳》即是由唐德剛根據錄音,對照參考、綜合譯出,並於1959年經胡適手訂而成。這也是唐德剛在哥倫比亞大學與胡適親身交往、提著錄音機完成的一項傲人的“口述史傳工程”。

二、衝突與思考

閱讀一本學術性書籍,對於閱讀量不夠多、歷史書籍看得少的人而言,真是“不易”:一來對歷史事件、留學文化、治學方法並不瞭解,一邊讀一邊看註釋一邊查百度,十分“狼狽”;二來家中家務也需完成,時間上碎片化,不夠專心,一分神就得從篇頭看起,過於疲憊也看不下去,不到300頁書,竟斷斷續續用了一個禮拜才囫圇吞棗看完。個人閱讀水平實在有限!

然而有趣的是,兩位名人加持,閱讀此書時總有奇妙的感受相互碰撞,妙不可言,讓人即便閱讀困難也不捨半途而廢另選他書。

胡適在正文回顧了自己一生學術研究的歷程,介紹了投身文學革命、審視中國哲學史、重新發現禪宗的歷史等內容,讓讀者對其學識、思想、生活、家庭背景等各方面有了直觀感受,大體瞭解了“名人所以成其名”的路徑和方法。

唐德剛則通過註釋,對胡適口述中出現的一些記憶誤差進行解釋,並用批判性眼光闡發了自己對胡適本人及相關人物、事件的評論,使讀者能夠更清晰地理解口述者和他所在的時代。唐君引用具有說服力的案例、生動的語言等,淋漓盡致述說『他看來』的“功過是非”,有恰到好處的誇讚,有“不以為然”甚至“義正言辭”的糾正,讓人一時恍惚究竟這書是正其名的自傳還是揚其短的野史。

衝突與思考——讀《胡適口述自傳》有感

圖片來源網絡

在一本書裡,名人思想、傳記文學家評判觀點以及自身價值觀三種思維互相沖突,讀來自己時而困惑時而明晰,時而認同時而保持觀點,實在有趣。豆瓣上一位讀者評價得好:『一個新文學開拓者的老師主講,一個“不大容易應付”的學生做註釋,老師的“正史”又在一時之間被學生“野史”的“劍氣”所籠罩。至於流傳下去,將會有如何的評說,這倒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文本。總之,有鮮明觀點的對立,有衝突就有困惑有思索。』

三、權威與批判

書裡面涉及關於學術研究的很多內容,實驗主義、自由主義、文藝復興、文化革命、整理國故、哲學研究等,在傳與譯之間穿插著學習、工作、生活的方法論、價值觀。很多內容都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不知為何,自己讀完後,更多的是對權威和批判的思考。

唐德剛在註釋中提到“吾人讀近代中國政治史和學術史,覺得我們政學兩界都害了過分依賴權威的毛病,如果「權威」沒有進步,我們全民族就跟著他們一道落伍了”,說得真妙啊。

我們對於權威,經常會有“迷之信任”。是啊,「權威」因其豐功偉績、名人光環,說的話、做的事情、發表的觀點總是更容易讓大眾信服,尤其在出現危機時,「權威」帶來的「安全感」更是不可比擬。

然而,又不得不承認的是,因為主觀想法、所處背景、學識見解、年齡增長等因素影響,「權威」也會在某種程度上“誤導”我們,讓我們以“井底之蛙”視野判斷事物,甚至阻礙事件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正如《胡適口述自傳》,正文「權威」所言不一定全對,所思不一定代表事實,所作不一定適合全部,這就需要另一個「權威」的“修正”。當然,甚至兩個「權威」還未必就能判斷出孰對孰錯,需要歷史的見證、科學的方法。

衝突與思考——讀《胡適口述自傳》有感

圖片來源網絡

相信權威、質疑權威都需要勇氣和智慧。作為普羅大眾,我們需要學習權威的方法和思想,也需要修煉正確批判的態度和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