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思考——读《胡适口述自传》有感

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胡适

阅读《胡适口述自传》,纯属“意外”——家人想要我学学胡适母亲的育儿方法,结果拿错了书。于是,第一次接触了口述自传类书籍,打开了自己阅读的另一面窗,受益匪浅。

冲突与思考——读《胡适口述自传》有感

图片来源网络

大众对这本书籍的评价甚高,书的介绍赫然写着:就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而言,注释部分的分量,恐怕还远在传文之上。七十年代海外史学界盛称「先看德刚,后看胡适」。有着如此美誉,不禁耐下性子,认真品读。

一、口译历史传记与本书写作背景

百度解释,在文字出现以前和文献记载极其缺乏的时代,口述历史是历史的主要传播形式。19世纪前 ,传统史学方法曾受史学家重视,后因受文献史料的排挤,史学地 位逐渐丧失 。1948年,美国历史学家内文斯在哥伦比亚大学创建了口述史学研究室,这是最早的口述史学研究中心。

冲突与思考——读《胡适口述自传》有感

图片来源网络

胡适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评论者唐德刚则是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中国口述历史的开创者之一, 开创了别开生面的写史方式。 20世纪50年代,胡适应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之请,受唐德刚采访,以英文口述生平,于1958年完成十六次正式录音。《胡适口述自传》即是由唐德刚根据录音,对照参考、综合译出,并于1959年经胡适手订而成。这也是唐德刚在哥伦比亚大学与胡适亲身交往、提着录音机完成的一项傲人的“口述史传工程”。

二、冲突与思考

阅读一本学术性书籍,对于阅读量不够多、历史书籍看得少的人而言,真是“不易”:一来对历史事件、留学文化、治学方法并不了解,一边读一边看注释一边查百度,十分“狼狈”;二来家中家务也需完成,时间上碎片化,不够专心,一分神就得从篇头看起,过于疲惫也看不下去,不到300页书,竟断断续续用了一个礼拜才囫囵吞枣看完。个人阅读水平实在有限!

然而有趣的是,两位名人加持,阅读此书时总有奇妙的感受相互碰撞,妙不可言,让人即便阅读困难也不舍半途而废另选他书。

胡适在正文回顾了自己一生学术研究的历程,介绍了投身文学革命、审视中国哲学史、重新发现禅宗的历史等内容,让读者对其学识、思想、生活、家庭背景等各方面有了直观感受,大体了解了“名人所以成其名”的路径和方法。

唐德刚则通过注释,对胡适口述中出现的一些记忆误差进行解释,并用批判性眼光阐发了自己对胡适本人及相关人物、事件的评论,使读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口述者和他所在的时代。唐君引用具有说服力的案例、生动的语言等,淋漓尽致述说『他看来』的“功过是非”,有恰到好处的夸赞,有“不以为然”甚至“义正言辞”的纠正,让人一时恍惚究竟这书是正其名的自传还是扬其短的野史。

冲突与思考——读《胡适口述自传》有感

图片来源网络

在一本书里,名人思想、传记文学家评判观点以及自身价值观三种思维互相冲突,读来自己时而困惑时而明晰,时而认同时而保持观点,实在有趣。豆瓣上一位读者评价得好:『一个新文学开拓者的老师主讲,一个“不大容易应付”的学生做注释,老师的“正史”又在一时之间被学生“野史”的“剑气”所笼罩。至于流传下去,将会有如何的评说,这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文本。总之,有鲜明观点的对立,有冲突就有困惑有思索。』

三、权威与批判

书里面涉及关于学术研究的很多内容,实验主义、自由主义、文艺复兴、文化革命、整理国故、哲学研究等,在传与译之间穿插着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法论、价值观。很多内容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不知为何,自己读完后,更多的是对权威和批判的思考。

唐德刚在注释中提到“吾人读近代中国政治史和学术史,觉得我们政学两界都害了过分依赖权威的毛病,如果「权威」没有进步,我们全民族就跟着他们一道落伍了”,说得真妙啊。

我们对于权威,经常会有“迷之信任”。是啊,「权威」因其丰功伟绩、名人光环,说的话、做的事情、发表的观点总是更容易让大众信服,尤其在出现危机时,「权威」带来的「安全感」更是不可比拟。

然而,又不得不承认的是,因为主观想法、所处背景、学识见解、年龄增长等因素影响,「权威」也会在某种程度上“误导”我们,让我们以“井底之蛙”视野判断事物,甚至阻碍事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正如《胡适口述自传》,正文「权威」所言不一定全对,所思不一定代表事实,所作不一定适合全部,这就需要另一个「权威」的“修正”。当然,甚至两个「权威」还未必就能判断出孰对孰错,需要历史的见证、科学的方法。

冲突与思考——读《胡适口述自传》有感

图片来源网络

相信权威、质疑权威都需要勇气和智慧。作为普罗大众,我们需要学习权威的方法和思想,也需要修炼正确批判的态度和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