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夜雨何時聽蕭瑟”?

股票一哥


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冬,二十六歲的蘇軾前往鳳翔任職,蘇轍送兄長出汴梁,走了百里多路,到鄭州西門外才依依話別。這是二十多年來他們兄弟之間的第一次離別,蘇軾登上高坡目送弟弟漸行漸遠,他第一次感受到人生聚散的無常與感傷,寫下了著名的詩篇《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別於鄭州西門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詩中”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不知何時我們才能再次聚首,再次憑窗挑燈聽夜雨?點明瞭兄弟二人曾有的“夜雨對床”的約定。

蘇軾與蘇轍之間的深情厚誼,是在從小一起讀書,一同成長的過程中培養而來的。他們既為兄弟,亦是知己,兩人一生相伴,詩文酬唱,患難與共。然而人生在世,總是聚少離多。自從和弟弟蘇轍一同走上仕途之後,他們經常是天各一方,難晤一面。

在最初的時刻,“夜雨對床”這一約定喚起的是兄弟二人對往日美好歲月的回憶,在沉浮不定的宦海當中,這一約定又成為支撐他們走向人生彼岸的精神期待,當他們身處困境,難以掙脫羈絆與牢籠的時候,這一約定又多少給他們一點精神上的慰藉。然而,這個約定最終卻沒有實現,它成為了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美好願望。


細雨霏霏QZ


“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

這句詩出自蘇軾的《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別於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總共28個字的標題,在詩歌中是極為罕見的。

個人認為:並非蘇軾才思枯竭,想不出一個好題目,而是詩歌中的感情太過複雜,根本無法用語言概括,有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感覺。想要體會這種感情,還得從詩歌的創作背景入手。

標題給我們提供了大量信息

蘇軾無法概括自己的心情,卻用簡練的28個字,點明瞭時間、地點和事件。這給我們理解詩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 時間:辛丑十一月十九日

所謂辛丑年,即嘉佑六年(1061)。“嘉佑”是宋仁宗的最後一個年號,一共使用了八年。也就是說,蘇軾寫下此詩時,仁宗朝的統治已經接近尾聲。這一年,蘇軾24歲,還是一個剛剛進入仕途的年輕人。

  • 地點:鄭州西門之外
  • 事件:與子由告別

子由,是蘇軾的弟弟蘇轍。詩的第二句寫道:歸人猶自念庭幃,今我何以慰寂寞。

“庭幃”在古文中,通常代指父母的居處。這一句說明,蘇轍是送行的人,而蘇軾則將遠離家人,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兩相對比,蘇軾顯然是更加難受的一方,從此,他只能帶著無限的寂寞,獨自生活。

  • 創作背景

嘉佑二年(1057),蘇軾與蘇轍一同參加科舉考試,並一同進士及第。四年之後,他們又共同參加了朝廷舉辦了另一場考試:制科考試。這種考試專為選拔“非常之才”而設置,是不定期舉行的。

最終,蘇軾憑藉著過人的才華,被評為第三等(第一、二等均為虛設,三等就是最高);而蘇轍因為在策論中尖銳地批評宋仁宗,一度面臨被罷黜的危險,最終在仁宗的寬容之下,被定為第五等(最下等)。

試想,一家之中的兩兄弟,一同在嚴苛的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這本是一段千古佳話。但因為這件事,讓原本的喜悅蒙上了一層陰影,兩人的境遇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蘇軾前途光明,被任命為鳳翔府(今陝西鳳翔)籤書判官;而蘇轍並未得到任用,便留在京城侍奉父親。這一年十一月,蘇軾啟程上任,蘇轍則一直相送到鄭州,方才離去。

根據史書的記載,這是蘇軾第一次與親人分離。猶如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心中自是充滿對未來的迷茫和對家人的眷戀。而弟弟遭逢變故,更是給這種不安的心情,添上了一分憂愁。

“夜雨”,是一個難忘的約定

蘇軾與弟弟蘇轍、父親蘇洵,合稱三蘇。蘇氏兄弟年齡只相差兩歲,一起讀書、一起成長,親密無間。兩人擁有著相同的志趣,也是互相最瞭解彼此的人。

成年以後,他們同樣經歷了坎坷的仕途,因官職的調動而不斷奔波。幾乎每一次調任,兄弟之間都會互相送別,並互贈詩文,留下一段段佳話。

熙寧十年(1077),蘇轍送哥哥到徐州任職,幾個月後他被調任南京(商丘)籤判。兩人在徐州相別,蘇轍寫下了《逍遙堂會宿》二首。詩中再次提到了兄弟倆少年時的感情,並且解釋了“夜雨”的由來。這首詩,應當算是對“夜雨何時聽蕭瑟”最好的註解。

蘇轍寫道:

轍幼從子瞻讀書,未嘗一日相舍。既壯,將遊宦四方,讀韋蘇州詩,至“安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惻然感之,乃相約早退,為閒居之樂。故子瞻始為鳳翔幕府,留詩為別曰:“夜雨何時聽蕭瑟。”

兩兄弟的感情可以親密到什麼地步?食則同席,寢則同榻,一日都未曾分離。哪怕是成年後到四方遊歷,兩兄弟依然對床而眠,互訴心聲。在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他們共同約定:將來不必貪圖名利富貴,早早地退休,享受閒居之樂。

哪怕過了數十年,蘇軾和蘇轍都沒有忘記這個約定。

約定本身並不重要,最珍貴的是兄弟情誼

誠然,那個風雨夜是一段永生難忘的回憶,但結合他們各自的人生軌跡來看,兩人都並未遵守“早退閒居”的約定。

人畢竟會變,血氣方剛的單純少年,終究長成了歷經滄桑的政治家。蘇軾和蘇轍自進入仕途開始,便始終渴望得到重用,實現人生抱負。他們敢於批評時政,也敢於得罪權貴,一生經歷起起伏伏,一直到白髮蒼蒼,才真正放下,體會到“閒居之樂”。

24歲的蘇軾在詩中寫道: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愛高官職。

字裡行間,依然在提醒弟弟勿忘初心,滿滿的嫉世憤俗。然而,多年以後遭遇貶黜,蘇軾則不止一次地感嘆人生:“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一蓑煙雨任平生”。可見,面對名利,他還是很難做到“放下”二字。

蘇轍同樣如此,他在《逍遙堂會宿》中寫道:誤喜對床尋舊約,不知漂泊在彭城。

“誤喜”兩字,十分精髓地寫出了蘇轍無奈的心情。二人在徐州逍遙堂共宿一宿,這場景讓他覺得彷彿回到了少年時代。可惜,殘酷的現實告訴他,永遠回不去了。

此時的兩兄弟,都是在官場中身不由己的失意者。但是,他們卻捨不得“早退”,只要朝廷一有召喚,他們就立即抖擻精神,渴望一展宏圖。

我想,這個約定代表著他們的初心,也是他們感情的見證。但面對複雜的現實,兄弟二人也早就不是少年郎了,他們有著更加成熟的選擇和抱負。

結語

每一個成年人,都難以忘掉自己少年時代的夢想,難以忘記自己的初心,但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蘇軾和蘇轍兩兄弟,同樣如此。

我想,這並不是悲哀,而是一種成熟。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每個人的觀念和見識都在不停地發生變化,隨時調整自己的目標才是正確的選擇。

然而,少年時代的回憶就毫無價值嗎?就應該被遺忘嗎?不,絕對不。

正如蘇軾和蘇轍,在數十年的人生中都從未忘記過當年的約定。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勿忘初心”。

因為,“初心”能讓人記住珍貴的人和事,讓人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裡看到方向,讓人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這就是我讀到“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時,由心而發的最大感受。大家認同嗎?歡迎討論!




造作的楚狂人


這句詩是出自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的詩詞裡,這首詩其他的先不說,就這首詩的名字非常的牛,是需要專門背誦才能記得住的名字,名字是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別於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沒錯,這就是詩的名字,我是抄寫下來的,真是記不下來,這首詩是蘇軾早期寫給弟弟蘇轍的詩,這首詩和水調歌頭不一樣,水調歌頭寫的是在遠方過中秋節思念蘇轍,這首是分別時的贈詩,全詩情真意切,不虧是傳世之作。



原文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別於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

不飲胡為醉兀兀,此心已逐歸鞍發。
歸人猶自念庭幃,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壠隔,但見烏帽出覆沒。
苦寒念爾衣裘薄,獨騎瘦馬踏殘月。
路人行歌居人樂,童僕怪我苦悽惻。
亦知人生要有別,但恐歲月去飄忽。
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愛高官職。



白話譯文

沒喝酒,卻覺得頭腦昏沉,神情恍惚,我的心已經跟著你遠去的身影一起離開了。你回去的路上還能想念家中老父,而我在這荒郊野外的外鄉,怎麼安慰我心中的孤獨那。站在高處遙望你回京的身影,只能看見你的帽子若隱若現。擔心你穿的太單薄,自己騎著瘦馬趕路,在月光下顯得很是孤單。路上有的人很快樂,邊走邊唱,我卻是孤苦淒涼的。我知道每個人的人生不同,擔心時間過得太快。晚上寒燈相對,不知道你是否記得我們的誓言?何時才能再一起在下雨的夜晚聽瑟瑟蕭音,希望你不要忘記初心,不要貪戀官場。



創作背景

蘇軾蘇轍兩兄弟感情非常好,從小一起長大,一起考取了功名,蘇軾被分配到陝西做籤判,蘇轍因為言辭激烈,在朝堂引起騷動,就請辭留京此後父親蘇洵,蘇軾去赴任時,蘇轍從開封開始送,一直送到了鄭州,才返回開封,這是他們兄弟倆第一次分開,難分難捨的有所感,作了這首詩送給蘇轍。



結語

這首詩主要寫的臨別時的心情,表達了對對方的擔心,關心以及思念,抒發了手足之情的離別愁恨,寫了自己悲苦的生活歲月,對往事的回想和對未來的展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