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赖氏风云

2011年9月5日在贵州省宏运拍卖公司举行的中国名酒拍卖会上,一瓶由酱香始祖、赖茅鼻祖赖嘉荣嫡系传人赖世豪所提供的一瓶1935年的赖茅酒,起拍价格为80万,经过19分钟的激烈鏖战,最终翻了100多倍以1070万元成交被福建宁德市企业家赖培华先生收入囊中。

这一价格打破了此前“汉帝茅台”890万元的拍卖记录,一举成为中国白酒拍卖历史上的标王,登顶“中国白酒之王”的宝座。

揭秘赖氏风云

1070万元一瓶酒是个什么概念?

喝一口就是一辆车,喝一杯就是一套房。

这瓶“酒王”生产于1935年的茅台镇,是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茅台酒,为当之无愧的绝世孤品。瓶高16.5厘米,直径7.8厘米,酒瓶保存完整无损,釉色老成自然,隔瓶可闻到幽香,酱香浓郁。现瓶酒挥发剩400克左右,酒体保存非常完整。

酒瓶上文字书写顺序从右到左,瓶身陶瓷三节瓶,瓶口用构木做塞,用蜂蜡、肠衣密封,张贴厂方方形封条,最上面是民国政府的长方形封条。这种赖茅酒在全国仅发现6瓶,其中3瓶已经变成无酒空瓶,另有两瓶通过保利拍卖公司。

自从这瓶“酒王”横空出世后,赖茅酒大名可谓尽人皆知,但它的由来及赖氏家族那些精彩的故事却鲜为人知。转转君通过大量的调查考证,走访寻根,逐渐理清了历史脉络,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行连载,为大家揭开中国白酒历史上最精彩一页——《赖氏风云》。

根据赖氏家族的自传与口述,赖氏祖先起源于福建,后迁徙到蜀,再经蜀入黔。如果追溯更早的起源,那就要从商周时期算起了。根据《中华周朝赖国后裔发展史》记载:赖国的建立,是因为周武王的弟弟叔颖立下了军功,周武王便将河南“赖地”封赏给了他(赖地应该在今河南息县与许昌附近),而得到“赖地”的叔颖建立“赖国”,也改名“赖叔颖”,成为了赖姓宗祖。赖叔颖是周文王的第十九子、周武王的弟弟,距今已经四千年历史,故中华赖氏是真正炎黄子孙的血统。

春秋时期,楚国灭了赖国,赖氏后裔被迫离开故土向南方迁徙,为了躲避追杀,很大部分赖姓人改名罗姓与傅姓,故而今天有“天下赖罗傅是一家”的说法。目前,广东、福建、江西等地是赖姓定居最多的地区,而贵州的赖姓一族便是福建“赖灿”之子“赖度”的后裔,赖灿后裔大部分形成了客家人,至今已经1700多年历史,人口数百万。

黔中赖氏家族历史架构图

揭秘赖氏风云

黔中赖氏系明末由四川迁入贵州的,根据实地碑文考察以及家族传记记载发现,先祖赖国铭于清朝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去世,被葬于浪洞乡五马河畔。赖国铭官拜登仕郎,膝下二子,赖正衡与赖正川。官宦人家的赖氏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从当地流传的一首儿歌可见端倪:“赖家的房子(地产),金家的顶子(官职),蔡家的贡子(银子)。”赖正衡也名当户对,顺理成章的娶了金家的漂亮的小姐姐为妻。

揭秘赖氏风云

在《黔中赖氏传略》中也有记载:赖氏祖先原为福建人士,高祖赖正衡于清道光年间任职“军营统带”,后因太平天国起义之事而辞职迁居至仁怀地区茅台镇,并创办了“茅台烧春坊”。后因连年战争,赖正衡被迫再次移居,迁至贵阳,并开设“赖兴隆”商号。

茅台村

清 张国华

一座茅台旧有村,糟邱无数结为邻。

使君休怨曲生醉,利锁名缰更醉人。

于今酒好在茅台,滇黔川湘客到来。

贩云千里市上卖,谁不称奇亦罕哉。

揭秘赖氏风云

一首《茅台村》写出了茅台镇的繁华盛况,这首由清代诗人张国华写的竹枝词,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真实的记述了当时茅台村酿酒,运输、贩卖的场景。茅台镇为黔北名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地区仁怀市茅台镇。茅台产美酒天下尽知,这与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有着重要的关系,气候、水质、土壤缺一不可。如今名满天下的茅台酒与其始祖赖茅酒的故事,便是从这里开始的。

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年轻人迁徙流转,从福建涉水走到川蜀之地,又经由川蜀入黔,最终选定黄平县浪洞乡定居,他就是赖国铭。这一刻,他并不知道,他的到来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改写了中国白酒历史。

刻苦勤奋的赖国铭考取功名后,在茅台村扎根下来,这种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秉性气质传给其子赖正衡,赖正衡延续家族之光耀,于清道光年间任职军营统带,一时之间成为县中旺族,与同为旺族的金家联姻,一时成为百姓之美谈,整个家族也不断壮大。

赖贵山老先生曾在《黔中赖氏传略》一文中有如下记载:曾祖父正衡,原籍福建,于清朝道光年间任职军营统带。曾为太平军起义事而退居辞职于仁怀,后转徙于茅台村创办“茅台烧春酒坊”,不幸至成同年间酒坊毁于兵燹。

揭秘赖氏风云

据《贵州通史简编》记载:清朝乾隆至嘉庆年间,贵州发生了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始称“乾嘉起义”。战事平定后,清政府为控制苗疆和安置裁撤军人,决定“将叛苗绝户田产安设屯军”。这与当时的“改土归流”政策一脉相承。赖正衡正是此时辞职退居于仁怀,解甲归田的赖正衡,没有抑郁不得志的抱怨,没有隐居山野的与世隔绝,而是积极思考如何使赖氏家族重获兴旺。

一天,他漫步于茅台村,发现这里环境独特而神秘,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东下的河川流不息,雾气蒸腾不散,大地潮湿温润。经过一番探究考察,发现这是一个天然酿酒之地,于是带着儿子赖宗贵创办了“茅台烧春坊”。由于经商有道,很快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茅台烧春酒”也名震一时,更加促进了当地酒行业的发展。

揭秘赖氏风云

显然,清朝乾、嘉、道三朝近百年间茅台酒的发展,不仅是其酿造工艺的发展,更是酒工艺生产方式的发展。据贵州省工商联供稿省政协文史办公室所编的《贵州茅台酒史》上也写道“根据道光年间刊行的《仁怀厅志》记载,当时就有“茅台春”、“茅台烧春”等酒名。

揭秘赖氏风云

贵州大诗人郑珍诗云:“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正是当时茅台镇上盐运、酿酒业两株资本主义幼芽联袂竞长的真实写照。

可想而知,较之黄平浪洞乡当时的贫瘠落后,赖氏先辈留在茅台镇发展酒业势在必行。

“赖兴隆钱庄”是赖氏家族几代人的产业支柱。其前身为清朝光绪年赖宗贵所创办的“赖兴隆商号”,地点位于贵阳南门盐行街。《贵阳金融志》曾记载,称其为贵州最早的私人钱庄。

揭秘赖氏风云

创业初期,“赖兴隆商号”没有太多资本,仅限做一些小额度的借贷,但是却给予了很多人帮助,愿意赊货给予商号运至广西梧州等地推销获利。

同时也会找准时机,在当地直接购买些杂货与洋纱布匹运回来,再次销售赚取差价,销售获利后再度放贷。就这样,“赖兴隆商号”业务逐步拓展,越做越大,资产规模高达50万银元,先后在重庆、遵义、安顺、衡阳、南宁、柳州、梧州设立分号。

光绪二十五年,赖家继承人赖嘉荣以2000银元为本金,在贵阳设立黔兴隆钱铺,专做各国货币兑换业务。直至民国12年业务扩大后,正式更名为“赖兴隆钱庄”,成为贵州第一钱庄。

揭秘赖氏风云

赖兴隆钱庄

揭秘赖氏风云

赖兴隆钱庄担保书

1933年赖嘉荣去世,他的妻子带着他的三个孩子继续经营赖家生意。民国24年,赖嘉荣的三个孩子子承父业,另建“怡兴隆”、“宏达”、“泰兴”商行,陆续在衡阳、长沙、汉口设立分支,在香港、上海等地寻找黔籍富商,代办兑收事宜。

揭秘赖氏风云

赖氏兄弟逐渐对贵州文化、教育、轻工业、商业、金融等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投资扩展,被社会上誉为“赖氏三虎”。三兄弟共同投资兴办了恒兴酒厂、宏大土膏公司、大兴实业公司、泰兴商号、贵山民众图书馆、谷阳自来水公司、贵州银行、怡兴昌银行、天生银楼、《大路报》社、《贵州商报》社等。

揭秘赖氏风云

《贵阳市文史》记载:赖嘉荣的继承人积极经营祖业,发展经济,投身公益实业。赖氏家族曾投资修建时敏小学、志道小学、大夏大学、花溪公园、中山公园等学校及风景名胜。

赖兴隆钱庄有着自己的管理模式,自1924年以来,随着业务逐步扩大,从初期的三四人增加到后期30余人。为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字号做了如下规定:

1、每年年终,商号会从纯利中提取20%奖励给工作人员;

2、工资分为四档:第一档100银元/月、第二档80银元/月、第三档60银元/月、第四档40银元/月。学徒无工资,学徒期共3年,每年年终会给浆洗费,第一年30元、第二年60元、第三年120元。学徒期满,需给师傅做帮工一年,按第四档40银元/月发放;

3、工作人员如遇生病,所有的医药费用由商号承担,不扣工资;

4、婚、丧放假7天,事假3天,不扣工资;

5、每月初二、十六,每人可得猪肉1斤。五月初五“端阳节”与腊月末,分别聚餐,吃年夜。中秋每人得月饼3斤。因公外出,一切费用实报实销。

揭秘赖氏风云

由于赖兴隆经营有方,其商业模式成为了当时多家商号的效仿对象,其也成为了贵州省民族资本经营模式早期管理的形式。“聚兴隆钱庄”一直延续发展到新中国成立。

上世纪20年代,赖嘉荣经营有道,依托“赖兴隆钱庄”与“赖兴隆商号”快速发展,慢慢积累起了资本,他做出了一个决定——重振赖氏酒业

1929年,赖嘉荣邀请贵州天福公商号老板贾文钦,两人商议携手创办“衡昌烧坊”,贾文钦找来其舅周秉衡负责筹备具体事务。

揭秘赖氏风云

创建“大兴实业公司”,赖嘉荣从“赖兴隆钱庄”出资3万大洋,并让其子赖永初、赖贵山、赖雨生三人也分别出资1万大洋,让贾文钦与周秉衡共同出资2万大洋,共筹资8万大洋

长子赖永初任职总经理、二子赖贵山负责策划、设计、筹办等工作,三子赖雨生负责销售。自此,赖氏家族从金融业走向了实业资本。

“衡昌烧坊”成立后,与当地王家、华家的烧坊开始了激烈的竞争,尽管生意上刀兵相见,但竞争带来了相互的学习与发展,从而促使民族资本经济发展的萌芽状态。

揭秘赖氏风云


不久之后,“衡昌烧坊”连续遭受重创,陷入了经营危机。先是1932年,赖嘉荣不幸逝世;之后,周秉衡因严重个人问题导致公司亏损了2万元;再后来贾文钦也在运输途中翻船令公司大受损失。

贾文钦、周秉衡与赖家协商解决办法,最终于1941年同意将股全部权转让给赖家。自此,“衡昌烧坊”由赖家全面接管,成为了赖氏全资控股。“衡昌烧坊”完成股权交割后,将名字更改为“恒兴酒厂”,并由赖贵山请来好友葛志成任职酒厂经理。

同舟共济,赖嘉荣遗孀带着三子努力经营赖家事业,逐渐扭转了困境,使赖氏家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三子赖雨生主外勤,管理了外省一百多个办事处的。

揭秘赖氏风云

在这段时间里,赖雨生不畏艰苦,亲自带着徒弟何重陶压货运输,一天跑一个县,努力拓展销路。在这种不停歇的拓展经营下,赖氏家族的生意越做越大,文化领域、教育领域、轻工业领域、商业领域、金融领域都有着赖氏身影。

揭秘赖氏风云


“赖茅酒”在商标上下了很大功夫,最终由赖贵山亲自设计,并提写了背标上的文字,完整了“赖茅酒”的商标设计——大鹏标

揭秘赖氏风云


“大鹏标”是正宗赖茅酒的主要元素,大鹏下方有“地球”图案,上方和背标都有英文,寓意走向世界。

这种先进的设计在上世纪初期是非常罕见的,大鹏在《西游记》狮驼岭中是个金翅鲤头、星睛豹眼、北图南、刚强勇敢、变生翱翔,令群禽丧胆的形象,也是强大与智慧的象征。

在佛教中,大鹏更是八部众之一,两翼广三三六万里,住于须弥山下,是三世诸佛智慧与方便的显现,密宗中任何愤怒本尊的顶上都飞翔有口含毒蛇的大鹏,表示末法时期佛法的一切违缘,降服一切魔障。

“赖茅酒”对中国酒文化的贡献

揭秘赖氏风云


1、“赖茅酒”是中国酱香型白酒家族的重要成员,它的出现使茅台镇白酒产业发生了重大变化;

2、“赖茅酒”与“王氏茅台酒”、“华氏茅台酒”相争相融,三雄争霸的场面促进了茅台酒的大发展;

3、“赖茅酒”努力提高酿造工艺,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对贵州酒文化、中国酒文化、世界酒文化做出了巨大的影响与贡献;

4、赖氏族人不负先辈嘱托,继承和发展祖业,打造了中华名族的瑰宝——“赖茅酒”香飘九州,并打入国际市场,名扬海外。1915年,“赖茅酒”摘取“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且荣获世界三大蒸馏酒之一;1929年,“赖茅酒”成为“开国第一宴”的庆功酒及中国外交赠送的国礼。

关于老版“赖茅”的酒名及商标的来历,社会上有好几种版本故事。

老版“赖茅”的品牌名称非常明确,它的原意就是“赖氏茅台酒”的缩写。名称清晰的说明了酿造者的姓氏与地域,简明扼要,便于记忆。

揭秘赖氏风云

老版“赖茅”的的背标有着非常详细的介绍,清晰的告知购买者酒水的酿造工艺、产地特点、酒体特点及获奖信息等细节。

通过三兄弟的苦心经营,老版“赖茅”逐渐成为茅台镇酱香白酒最大的品牌。其销量远远超过老版“华茅”与老版“王茅”,到了解放前期,销量比另外两家总和还要多一倍。

揭秘赖氏风云

早期销售非常困难,受交通因素的极大限制,大部分的酒水只能通过人力与畜力运输,先将货品运抵遵义,再通过汽车运到贵阳。很多时候,为了节省劳动力,还会通过竹筒来承装散酒,至贵阳后再完成分装。赶上销售旺季,赖家更是全家齐上阵,完成包装发售的工作。

老版“赖茅”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销量,这与其家族在商场、官场上的努力推广不无关系。尤其是赖家的三子赖雨生,更是通过“赖兴隆钱庄”的众多海外分号,积极对外普及“赖茅”价值,他带着自己的徒弟,不畏艰苦,一步一个脚印的建立了品牌价值,全面打开了销路。赖雨生说,这对他而言,既是一种光荣,更是一种责任。

1938年后,老版“赖茅”正式走出国门,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从当时的一句流行语便可知晓——“席间无赖茅,空有美佳肴”。

揭秘赖氏风云

解放前,为了争夺市场占有率,茅台镇的三家茅酒争夺的异常激烈。老版“赖茅”凭借其雄厚的资金规模,以及赖氏家族过人的智慧与勤奋的拼搏,逐渐后来居上,最终成为了茅台酒中产销最大的一家。

揭秘赖氏风云

直至解放后,“三茅”私营才最终收归国有,建立的地方国营茅台酒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