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關注# 一尊耕牛傳家風

牛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動物之一,也是最勤勞的一種家畜,曾是人類農業社會最主要的勞動工具。耕牛憨厚忠實、吃苦耐勞,深受人們喜愛。

自古以來人們就愛牛、敬牛,我國各民族還形成了尊牛、敬牛的傳統節日習俗。民間有“打春牛”之習。據史書記載,自春秋戰國時起,凡立春前一日,全國各地都在城南門,以統一的制式,用泥塑一具春牛,天子王公、平民百姓都必須來鞭打春牛求豐熟,人神共樂。唐宋時形成“舞春牛”習俗,後舞春牛活動逐步從娛神發展到娛人。民間傳說:玉皇大帝見人間百姓終年勞累,不得溫飽,便派牛魔王下凡傳話,“賜人三天吃一頓飯肚子飽”。誰知牛魔王傳成了“賜人一天吃三頓飯肚子還不飽”。牛魔王為自己的失誤深感內疚,於是下凡變成耕牛,替人出苦力贖罪。人們出於對耕牛的感激,每年春耕後都為它洗塵,後相沿成俗。唐代詩人元稹在《生春》中有“鞭牛縣門外,爭土蓋蠶叢”的詩句。宋朝景佑元年,全國頒行《土牛經》。清康熙《濟南府志·歲時》中說:“立春日,官吏各具彩杖,擊土牛者三,謂之鞭春,以示勸農之意焉。”到清朝乾隆年間把立春鞭土牛列為國家慶典,每年專管天文曆法的欽天監於六月制訂次年的芒神土牛圖,頒發各地,作為印製芒神春牛的規範。

用犀牛雕刻物件在宋代已蔚然成風,到了清代,犀雕工藝繁雜,刻意顯示刻工技巧。後來隨著社會動盪,人們首先顧及的是溫飽是健康,犀角慢慢由享用欣賞轉為藥用。犀角除其廣泛保健、藥用療效外,在民間還流傳犀角有辟邪鎮兇護平安等作用。人們視犀角為“物之珍”“國之寶”,列道教裡的“八寶”之一。犀角質地堅硬而細密,縱向紋路呈我們所熟悉的“甘蔗紋”,而橫切面佈滿細碎的“魚子紋”或稱小米狀的“米粟紋”,有時圖案更會呈自然界動物、星辰等圖像。

筆者收藏的一尊耕牛造型擺件,長19.8釐米,高11.2釐米,是由犀牛角雕刻而成的。犀牛的“甘蔗紋”順理成章地被雕刻成耕牛的牛毛,絲絲的牛毛光潔油亮。耕牛眼神堅毅,應了那句“不待揚鞭自奮蹄”的詩句,也凸顯了牛的任勞任怨和埋頭苦幹,體現出了牛的精神和氣質。牛首上的兩個牛角捲曲如月牙利刀,閃現著溫潤的光澤,充滿了威武雄壯的力量,可謂栩栩如生。

以牛為造型擺件的主旨是要像耕牛那樣忍辱負重,低調謙虛做人,任勞任怨,腳踏實地做事。同時教育子孫後代,要以耕牛為榜樣,傳承勤懇做事、低調做人的家風。這件案頭擺件包漿老厚、光澤溫潤,是一件難得的犀牛雕刻物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