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三字經》中“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故事之二

2020.4.18./文:竇文彬/編輯:楊永輝

再說《三字經》中“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故事之二


二、竇燕山一夢改家風

竇燕山的祖父竇遜,在任玉田縣令時,愛民如子,在當地口碑極好。竇遜和竇思恭父子時期,竇家的家風很好。做為富三代的竇燕山,則一改家風,為富不仁,對窮人小鬥出,大斗進,放高利貸,在當地名聲很不好。老百姓罵他“缺八輩德,要斷子絕孫”。過去講男子三十而立,即身人、立身、立業、立子。但竇燕山年已三十還沒有兒子。有一天他夢見已經去世的祖父和父親對他說:“你三十了還沒有兒子,就是品行太差,家風不正,你心術不端,惡名彰著天曹。你要及早積德行善,多做好事,否則不但沒有兒子,而且壽命也長不了。”竇燕山聽了當即給爺爺和父親叩頭,表示誠懇接受他們的勸告。就是這麼一個夢,竟然戲劇性地改變了他的人生,此後他把行善積德當成了頭等大事,做了很多善事,漸漸樹起了新的家風。

這次作夢以後,他做了四件善事。

第一件善事,對家賊以恩報怨。竇家僕人偷了竇家的200千大錢。僕人偷錢以後,擔心敗露,在一個白布條上寫著:“此女永歸竇家,以補我欠竇家的財物。”寫好後把這白布條系在12歲的女兒手腕上,把女兒送給竇家。竇燕山看了這女孩手腕上的布條寫的字,當即把布條放在爐火中燒掉了,他叮囑妻子將此女像親生女兒一樣撫養,此女兒成年後,竇燕山陪嫁200千為她選擇了一戶好人家婚配,把她嫁了出去。這女孩子的父親得知竇燕山如此對待他時,請人專門雕刻了一尊竇燕山的木像,每天燒香祈禱,祝福竇燕山幸福長壽。

第二件善事,拾重金坐等失主。有一年的正月十五,竇燕山騎馬到30裡以外的玉田縣城延慶寺看花燈會,拾到一個布袋,內有30兩黃金和200兩白銀。在原地等候失主歸還。到了晚上失主還沒有來,第二天他又來到原地等待失主。不一會就看到一個年輕人慌慌張張、東張西望地來到這裡。竇燕山覺得此人就是失主,就主動向前問他是不是昨天丟了金銀?那人說是,並說,他父親被綁匪綁走了,要我拿錢去贖,這些錢如果找不到,父親就沒命了。竇燕山當即把這些錢給了他。這人想拿出些錢感謝竇燕山,竇燕山當即拒絕,並讓他趕快去救父親。他千恩萬謝地走了。

第三件善事,出巨資幫助窮人。上面講的都是面對個人,這裡講的則是面對群體。竇燕山曾資助27家無錢買棺槨的鄉親辦喪事,資助28名孤寡貧窮家庭的女兒婚配。從竇家借款作本錢的小商小販有幾十家,竇燕山借錢幫助鄉親度過難關的、依賴他接濟的柴米為生的人數也數不清。

竇燕山生活儉樸,平時使用的生活器物沒有金玉製品,妻子兒子們不穿貴重的絲帛衣服。全家人勤勞節儉,上下和睦,每年的收入,除日常生活開支外,全部用來幫助窮人。

第四件善事,興義學發展教育。竇燕山雖然幫了無數的窮人,但他發現,他幫這些貧困戶,只能解決一時之急,用現代人的話,就是隻能給他們輸血,卻沒有能造血,所以不能從根本上拔掉窮根。他認為窮人之所以窮,原因雖然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沒有文化(沒有技術、沒有信息、不懂市場等)。因此,竇燕山在家裡建了40間書房,收藏幾千捲圖書,聘請有文才高品行的老師,興辦了竇家書院。竇燕山辦書院的理念是,不分遠近,不分貧富,不分年齡,只要來這裡讀書的人,一律免費。

堅持辦善事十年後,竇燕山的祖父和父親又給他託夢說:“十年來,因為你積德行善,上天給你延長壽命三紀(一紀12年),賜給你5個兒子,個個優秀出人頭地。”祖父和父親又告誡他說:“陰陽的道理大抵(dǐ)是一樣的,善惡的報應只是早晚罷了!”

公元913年,竇燕山41歲時長子竇儀出生了。後陸續又生了四個兒子。正如祖父和父親給他託的夢裡說的一樣,個個優秀出人頭地。

作者簡介:竇文彬,1947年生於長安區斗門街道,曾任長安區人大常委會委員兼農工委主任,現為陝西省孔子學會理事,陝西省詩詞學會會員,西安市文史館文史研究員。著有詩集《生命的浪花》、文史著作《豐鎬探寶》《愛我長安》《尋訪昆明池》等。

再說《三字經》中“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故事之二


(免責聲明:圖片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