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的構成 壹——蛋

之前文章提到,雞蛋做為蛋糕最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佔據了烘焙界的半壁江山。今天這裡不討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如果覺得內容過於枯燥且冗長,可挑幾首自己喜歡的音樂,將聲音調至最大播放。

雞蛋中含有小雞孵化與成長所需的一切成分。我非常反感“雞蛋,從內部打破是生命,從外部打破是食物......”這種屁話,我們日常食用的大都是未經受精的蛋,即便在被窩裡暖七七四十九天也締造不了生命。作為動物生命所需的氨基酸完整來源,雞蛋的重要性無與倫比,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亞麻油酸(一種人類飲食中相當重要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還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以及兩種植物色素:葉黃素與玉米黃素,這些都是非常有價值的抗氧化劑。而其富含的水份、蛋白質、卵磷脂都賦予了烘焙無限的可能性。

蛋白,作為雞蛋最主要的構成部分,佔據了帶殼雞蛋的2/3,其中90%幾乎都是水,剩餘部分是蛋白質,只有微量的礦物質、脂肪、維生素(其中核黃素使蛋白呈現出輕微的黃綠色)以及葡萄糖。

蛋糕的構成 壹——蛋

(蛋白中的蛋白質含量及特性)

敲開雞蛋後,觀察會發現蛋白由兩部分組成:濃蛋白與稀蛋白,也叫水漾蛋白與濃稠蛋白。這得益於其中的卵黏蛋白,它能使蛋白更濃稠,也能讓煎蛋和水波蛋更加緊實。雞蛋隨著放置時間的增長,裡面鹼性越強,這是因為裡面的二氧化碳會溶解於蛋白與蛋黃形成碳酸,再通過蛋殼的毛細孔流出。裡面的蛋白也會逐漸分解,其目的是利於蛋內部的小雞更容易消化蛋白,但對於廚師而言可並不是一件好事,蛋白逐漸分解後的雞蛋更不利於打發使用,口感與出品形態也會受影響。所以,其濃稠蛋白的多少也成為判斷雞蛋是否新鮮的標準。

卵白蛋白是雞蛋中唯一擁有活性硫化基的蛋白質,這一特性使其能決定蛋的味道、質地以及熟蛋的顏色,卵白蛋白的抗熱能力會隨著蛋產出的時間持續增加,因此,新鮮的雞蛋不需要煮太久,濃稠度比放了幾天的雞蛋還高。

卵轉(運)鐵蛋白可與鐵原子緊密結合,防止被細菌利用,並在發育的小雞體內傳遞鐵質。雞蛋在加熱時,它是最先凝固的蛋白質,因此決定了雞蛋開始凝結的溫度。但全蛋凝固的溫度比單獨加熱蛋白還要高,那是因為卵轉鐵蛋白與蛋黃裡豐富的鐵質結合後更加穩定,反而不容易凝固。卵轉鐵蛋白與金屬結合後會改變顏色,將蛋白在銅碗裡打散會變成金黃色;在蛋白里加一撮磨碎的鐵質補充劑,可以製造出粉紅色的蛋白霜。

蛋黃則作為雞蛋的重要營養來源,雖然其重量只佔雞蛋的1/3,但其佔去了雞蛋的3/4熱量及大部分鐵、維生素B1以及維生素A。蛋黃的黃色並非來自β-胡蘿蔔素,而已來自於葉黃素的植物色素。母雞主要從紫花苜蓿及玉米飼料中攝取,雞農可在飼料中添加萬壽菊的花瓣和其他添加物來加深顏色。敲黑板了啊“所有雞蛋的營養成分幾乎都是一樣的,無論受精與否;蛋黃顏色深淺也並不作為判斷雞蛋品質的證據。”

完整的蛋黃其實由許多直徑1/10毫米的球體組成,每顆球體被彈性膜包裹緊密擠在一起,蛋黃烹煮加熱後,這些球體會變硬形成獨立的個體,造就了蛋黃松碎的質地。這些球體裡面充滿了水,浮在水裡的是子球體,體積為球體1/100。子球體主要成分是水,其次是溶解於水的蛋白質,子球體外圍是血蛋白,內部則富含磷的蛋白質,在水中懸浮的還有次子球體,體積約為子球體的1/40,由四種分子聚合而成:以脂肪為核心,外圍圍繞著蛋白質、膽固醇與磷脂質形成的保護層(磷脂質可以讓水與油脂混合,是天然的乳化劑,在雞蛋中主要為卵磷脂)。

可能有點繞,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蛋黃是一袋水,裡面含有自由流動的蛋白質,以及由蛋白質、脂肪、膽固醇以及卵磷脂形成的聚合物,正是這些聚合物讓蛋黃有了乳化以及增加濃郁的的能力。

好了,瞭解完雞蛋的構造,那麼聊聊雞蛋可以為我們糕點事業做點什麼。

通常雞蛋可以作為三種形態使用:全蛋、蛋黃以及蛋白。

全蛋在糕點製作中主要有兩種使用途徑:打發使用與直接添加。其中打發用途主要用於製作海綿蛋糕等全蛋打發類蛋糕以及奶油霜,使其組織綿密而又輕盈蓬鬆。而直接添加則更多用於製作餅乾、泡芙、布丁、可麗餅、慕斯、餡料等,增加成品水分與增稠、乳化作用。

蛋白的使用方式與全蛋類似,其主要用於打發使用,打發後的蛋白體積會膨脹8倍,我們稱其為蛋白霜。打發蛋白不能是蛋白一個人的事情,還需要一個重要夥伴—砂糖。前面提到,蛋白主要由蛋白質和水組成,每一組蛋白質則是由一連串的氨基酸組成,其中又分親水性和疏水性氨基酸,當打蛋器開始攪打,大量空氣進入蛋白,一部分蛋白質會與空氣接觸,而另一部分會與蛋白中的水分接觸,由於其親水與疏水性,使得蛋白質重新組合,形成全新的結構,變得蓬鬆,這個時候加入砂糖,砂糖溶解後,和蛋白中的水份粘接,形成細膩穩定的氣泡,使蛋白霜更加蓬鬆、細膩。順帶提一下,砂糖有抑制蛋白髮泡的作用,過多添加會影響蛋白打發,而不添加砂糖則很難打出細膩的蛋白霜。

蛋糕的構成 壹——蛋

(圖為打發的蛋白霜)

我們通常將蛋白霜分為三種:法式蛋白霜、意式蛋白霜和瑞士蛋白霜。他們的製作方法、口感、特點與應用也有所不同。

1、法式蛋白霜:主要原料為蛋白與砂糖,根據用途不同,砂糖的含量也有所不同。製作方式為蛋白直接加糖打發。而前面所提到的,砂糖有抑制蛋白髮泡的作用,所以通常會建議分三次加入砂糖:先快速將蛋白攪打出大氣泡,加入1/3的砂糖,然後繼續攪打至大氣泡消失,加入第二份砂糖,最後等小氣泡逐漸消失加入剩餘的1/3砂糖繼續攪打至光滑細膩。

法式蛋白霜由於其最輕盈,主要作用於蛋糕胚體的製作(包括戚風蛋糕與輕乳酪蛋糕)、舒芙蕾、法式馬卡龍也可以低溫烘烤(約90℃)製作蛋白糖(馬林糖)。

2、意式蛋白霜:為三種蛋白霜中最難製作,但穩定性最好的且可以直接食用的的蛋白霜。由於其糖份含量較高,所以蛋白霜所吸收的糖份也較多,質地較為細膩、穩定、柔軟,不容易垮塌。製作方式為將細砂糖加水厚底鍋煮至115℃-121℃,同時攪打蛋白至充分發泡,接著邊攪拌邊倒入煮好的糖漿,繼續攪打至光滑細膩最後降至手溫即可。由於很多蛋白霜作為免烤甜點直接食用,所以建議使用巴氏殺菌蛋白液,因為熱糖漿在加入與攪打過程中不足以完全殺死沙門氏菌。

意式蛋白霜主要作用於意式馬卡龍、棉花糖、奶油霜、法式內餡、水果慕斯、檸檬撻等西點裝飾。

蛋糕的構成 壹——蛋

(圖為檸檬撻)

3、瑞士蛋白霜:其製作方法介於前兩者之間,通常將蛋白在缸裡打散,加入全部砂糖,然後隔水加熱至40℃-50℃(注意一定要邊加熱邊攪拌,否則會收穫一碗蛋白羹),當砂糖完全融化後離火打發即可。

瑞士蛋白霜比較綿密、堅硬、不易消泡,所以用於製作蛋白糖、奶油霜、裱花後可用火槍烤至焦糖色用於裝飾。

蛋糕的構成 壹——蛋

(圖為造型可愛的馬林糖)

最後來聊蛋黃,蛋黃我們已知其主要成分為水、脂肪、蛋白質、卵磷脂與膽固醇,其中蛋白質可起到增稠作用,而卵磷脂作為天然乳化劑,在慕斯與冰淇淋製作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蛋黃除了直接添加外,也可以打發使用,當然了,打發效果卻不如蛋白樂觀,體積只有之前兩倍。作為甜點基料時,通常使用類似意式蛋白霜的方法制成燙蛋黃,也就是‘炸彈麵糊’,一般用來製作口感較為蓬鬆的慕斯,最常見的就是巧克力慕斯,當然了,也有配方里會使用蛋白霜來製作巧克力慕斯,使其組織更加蓬鬆,入口即化。

蛋糕的構成 壹——蛋

(以巧克力蛋糕為基底搭配巧克力慕斯與水果奶油的甜點)

還有一種方法是加糖直接打發使用,最熟悉的莫過於手指餅乾,將蛋黃、蛋白分別打發,加入低粉和杏仁粉用刮刀拌勻,最後撒上糖粉烘烤而成,介於餅乾與蛋糕胚之間,多用於製作提拉米蘇與夏洛特蛋糕。

蛋糕的構成 壹——蛋

(圖為提拉米蘇蛋糕和夏洛特蛋糕)

寫在最後,現在大多食品工廠更傾向於選擇巴氏殺菌蛋液,其便捷性與安全性是鮮雞蛋無法相比的。但通常冷凍蛋黃含有砂糖,在使用過程中注意糖量等比例的增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