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無法替代旅遊產品體驗,為什麼?

1.

前幾天和羅馬尼亞的同學視頻聊天,互相瞭解了羅馬尼亞和中國現在疫情下的狀態。

中國的復工狀態已經領先世界一步,街上行人、車輛川流不息。

VR無法替代旅遊產品體驗,為什麼?

這個大街上時而看到一輛車或摩托車打此經過。據我同學說,這樣的狀態已經是屬於“繁忙”的了。羅馬尼亞首都是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地處東歐,屬巴爾幹地區面積最大國家。布加勒斯特是羅馬尼亞的首都。疫情下,首都雖然沒有封城,但現在當地人上班需要提供相關聲明才能出門。

2.

看完羅馬尼亞,同學提出想看中國的樣子。於是開著視頻與其“直播”了上海晚高峰時段的地鐵車廂。從入閘機口手機掃碼而無需刷卡、到地鐵車廂內紅燈+綠燈+閃爍黃燈組合的地圖顯示方式,再到乘車掃碼登記個人信息應對疫情,這些讓我那同學大飽眼福,驚歎不已。我知道布加勒斯特地鐵確實沒這些服務。

3.

給同學展示上海地鐵,這是少有的機會,令我小小“得瑟”了一把。

不過話說回來,我同學只要未曾來過中國,一切印象僅僅停留在想象中。他必須親自來過中國、來上海後,才能切實感受到真正上海地鐵的感受。比較新穎的VR技術,也不能代替旅行實際體驗的需求,因為VR技術只能向客戶介紹景點酒店環境並做商業推廣等,不能做的是溼地環境,氣味、氣溫等。

認識中國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看書看電影,上課學英語,甚至編程中的面向對象思維方式,都能讓你更好地瞭解世界。其實,通過玩天際線,發展心中的城市,也能瞭解世界。然而這些方式只能停留表面,瞭解程度相當有限。

但是唯一不能替代的恰恰是旅行,一個拒絕紙上談兵的實踐業,一個注重個性化體驗的旅遊經歷,可以多方面瞭解這個世界。

VR無法替代旅遊產品體驗,為什麼?


VR無法替代旅遊產品體驗,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