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死了,高以翔死了,也許死亡才是我們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大年初二,下夜班,正在家睡覺,誰知一個電話打來,讓我去送病人。當我走進醫院,才發現那是一個40歲不到的中年女人。她靜靜的躺在床上,蠟黃憔悴的臉上依然散發著一種蒼白的氣息。後來我瞭解到她的情況大概就是重症肺炎合併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當她被推上救護車的那一刻,我心裡有一種不祥的預感。畢竟從我們醫院到上級醫院需要四五個小時的車程,而我卻不知道路上會發生什麼事。


最開始的時候,她的一般情況還可以,偶爾我還和她有一些交流,她都能夠正常的回答。當車越往前走,我就開始發現她,有些不對勁。不僅沒有了剛才的精氣神,反而她的意識也開始模糊了起來,兩隻手在不停地亂抓,無助的眼神,盯著一個方向,動也不動……再後來,她的身體逐漸冰涼了起來,原來那一刻死神竟然與我擦肩而過。


科比死了,高以翔死了,也許死亡才是我們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2020年1月26日上午,科比和二女兒乘坐飛機前往籃球訓練時,不幸因飛機失事而遇難,只留下了妻子母女四人,而他年僅41歲,二女兒卻只有13歲。


當紅演員高以翔在某電視臺,凌晨錄製節目時,由於暈倒後搶救無效宣佈死亡,而他只有35歲,死亡原因考慮心源性猝死。


其實,有時候,想想人生苦短,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但我們每個人一生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挫折,也會經歷親朋好友的生離死別。當我們面對這些困境時,該如何應對?


科比死了,高以翔死了,也許死亡才是我們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日本久世浩司在《復原力》這本書中是這樣教我們的:利用三步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第一,對於不安等消極情緒,要做到察覺、直面並接納。

俗話說:月有陰晴圓缺,人有福禍旦夕。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總是會在工作和生活中遇見不如意的事情。這些煩人的事情,總是會讓我們產生不安的情緒。當我們遇見消極情緒時,不要選擇逃避,而是要選擇勇敢地面對它。

第二,要馴服情緒的產生契機——“臆斷”。

那什麼是臆斷呢?在心理學中,它被稱為歪曲的認知,一旦受它影響,我們便難以正確看待事物,難以對自己身上發生的事做出現實的理解和合理的解釋。 臆斷就像有色眼鏡一樣。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人看來,可能也有不同的理解。

第三,對於頑固的消極情緒,要做到適當的排遣。


科比死了,高以翔死了,也許死亡才是我們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所謂排遣,就是改變意識對象。排遣消遣情緒的有效手段包括有4大種。分別是鍛鍊身體、跳舞等各種體育活動;聽喜歡的音樂、演奏樂器;把情緒轉化成文字;通過瑜伽、太極拳、散步等調整呼吸。上面的方法都能夠有效排解情緒,只要選擇一種自己能夠喜歡的就好了。


在《逆境成長:堅韌人格養成手冊》這本書中,作者小喬治·S.埃弗利、道格拉斯·A.斯特勞斯和丹尼斯·K.麥科馬克說到:果斷是一種稀缺資源,因為稀缺,所以在大家眼裡果斷的肯定還具備其他優秀品質。因此如果你因為果斷得到別人的肯定,這肯定會連帶影響別人對你其他方面的評價。這就是所謂的“暈輪效應”。


當我們面臨逆境,果斷行動能夠減輕挫折:

比如在中學時代,老師都會教我們,如果上了高考考場,一定要先做自己會的、簡單的試題。而那些對於我們有難度的題目,最後再來做。大家都有一種感覺,就是在考試中的時間都過得很快。如果你在一部分試題當中浪費了大部分時間,而這部分如果得分不高的話,總體成績就不會很理想,導致最後真的可能會大學失之交臂。

再比如體檢這個事情,大多數人都會藉口自己工作很忙,然後醫院人多,排隊困難。如果自己身體沒有什麼特殊不適,大家都不願意在醫院裡花費任何時間。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有些疾病在早期是不會有任何症狀和體徵的,比如乳腺癌和結腸癌這類疾病。假如越早發現,而治療效果就會越樂觀。而病人不管是經濟壓力還是精神壓力,都會減少很多。

當我們面臨逆境,果斷行動能夠助力回彈:

某些人在受到挫折後會出現抑鬱與絕望,大部分人需要藉助外界的力量才能復原,這就是回彈。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當年越南之戰以後,有有二十幾萬退伍老兵,由於戰爭等各方面的因素患上了創傷後應激障礙。為此美國政府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為他們進行心理治療。


科比死了,高以翔死了,也許死亡才是我們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當生活和工作中,面對逆境時,最有用的辦法就是做點幫助自己或別人的事情來抵抗壓力,運用自己從其他方面獲得的成就來避免心理受損。 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小事情來增加自己的成就感,比如今天比昨天多記住了10個英語單詞;或者是原本你需要1周才能完成2000字左右的文章,而現在卻只需要一兩天的時間就能完成;再或者是你幫助同事完成了一項小任務,他真誠地對你表示感謝………

當我們面臨逆境,果斷行動能夠促進成長: 戰國著名縱橫家蘇秦,年少時跟隨鬼谷子學習多年,為求取功名,到秦國遊說秦惠王。但卻以失敗告終。再次回到家中時,親人冷眼相待。蘇秦下定決心用功學習,便不分晝夜苦讀。每當讀書時,他準備了一把錐子,想要睡覺時,便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強迫自己清醒過來,以此專心讀書。最終成功說服秦王。

從蘇秦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第一次被拒絕後的壓力,反而成為了他的助力。讓他不僅沒有從此一蹶不振,反而愈挫愈勇。


在面對人生不如意時,除了唉聲嘆氣,我們還可以選擇將逆境變為自己進取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