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源於商丘睢縣的睢姓家族,為什麼在睢縣境內宛如人間蒸發?

豫東平原位於夏、商、周古文化興起腹地,歷史悠久,積澱厚重。僅以姓氏考證,據《中華姓氏大典》記載4820個漢族姓氏中,起源於河南的有1834個。在當今最盛行的300個大姓中,根系河南的有171姓。

曾經貴為豪門的睢姓家族,在歷史的長河中繁衍生息了兩千多年,其後裔寥若晨星,迄今全國人口不足5萬,卻有如星星之火,遍佈30餘省區。我作為《睢氏族譜》的主編,曾經參加過全國首屆“睢水文化研討會”,聯絡5省區16個市縣31個村莊的睢姓家族,統一世輩彙總合譜。在卷軼浩繁的歷史記載中溯本探源,從汗牛充棟的坊間傳說裡去偽存真,探究睢姓家族興衰,以期揭開千古之謎。

發源於商丘睢縣的睢姓家族,為什麼在睢縣境內宛如人間蒸發?

睢建民丨文


睢姓家族以始祖封地而得名

發祥地始於豫東睢水流域

我叫睢建民,睢這個字既不是常用字,也不在百家姓裡。同為諧音,字形還相近,於是乎經常有人誤把我叫成“崔建民”。

有煩惱的不止我一個,至今在我的老家尉氏睢老莊,以及滑縣睢莊,老輩人仍然口誤說成是“崔老莊”和“崔莊”。

幾年前,我作為《睢氏族譜》的主編,參加過全國首屆“睢水文化研討會”,聯絡5省區16個市縣31個村莊的睢姓家族,統一世輩彙總合譜。

我才明白,原來睢姓曾經也貴為豪門,在歷史的長河中繁衍生息了兩千多年,其後裔寥若晨星,迄今全國人口不足5萬,卻有如星星之火,遍佈30餘省區。

以睢姓命名的縣區就有河南省睢縣、睢陽區,江蘇省睢寧縣,更有那名垂史冊的《滕王閣序》中“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以及北宋四大書院之一的“睢陽書院”。


發源於商丘睢縣的睢姓家族,為什麼在睢縣境內宛如人間蒸發?

商丘“應天書院”,又名“睢陽書院”


2017年10月,全國首屆“睢文化研討會”在豫東水城睢縣召開,來自北大、南開、鄭大的博士生導師和各地專家學者,雲集此地,共同探究睢水流域文化淵源。

會議期間,來自貴州民族大學的博士生導師潘朝霖教授,曾經提出一個敏銳問題:原本與我們睢姓祖先共飲睢水的水族同胞(或者源同一脈,尚待考證),因“睢”與“水”諧音,上世紀50年代,在統計上報民族名稱時,陰差陽錯將“睢族”誤定為“水族”。


潘教授堅定地說,水族一定要報請國家有關部門,請求更名為睢族。

睢水的源頭髮自黃河,始稱鴻溝,入浪蕩渠,出開封陳留,流經襄邑大地,故有“睢水”之名。

緣何以“睢”字來命名這條黃河水系?那麼“睢”字又是如何從古老的漢文化中脫穎而出的呢?

據寧陵縣家傳《睢氏族譜》記載:“倉頡造字睢擊缶,世有三字始有睢。”依此推斷,睢字是與“鳳”和“凰”字同時發明流傳於世的,都與自然界的生物鳥類相關聯。

黃河水系流經豫東襄邑大地,日漸勢大,兩岸出現大面積溼地,繁生一種美麗的短尾巴鳥,名曰“睢鳥”。睢水因睢鳥而得名,是棲居地民眾對地標賦予美好想象力的文化承載。

“睢”因吉祥的鳥而結字,又與吉星相關,古人以“睢”字來命名“睢水”,應該對這條黃河水系流經襄邑大地滿含了滋潤萬物生長的期待之意。

關於睢姓的起源,史國強編著《中國姓氏起源》一書中,援引南宋鄭樵《通志·氏族略》論述:“睢,東周戰國時,趙國有大夫因功封於睢邑(今河南省睢縣),子孫遂定居其地,以食採之地名命姓,乃成睢姓。”

睢縣因睢水流經本土而得名“睢邑”、“睢州”,趙大夫因功受封於睢水流域,華夏始有睢姓家族。


發源於商丘睢縣的睢姓家族,為什麼在睢縣境內宛如人間蒸發?


睢姓家族在發祥地集體遷徙

至今睢縣境內難覓睢姓一脈

但奇怪的,貴為豪門後裔的睢姓家族,為何拋家離舍,在睢縣境內人間蒸發?

通常只有兩種情況,才會導致整個家族的集體大逃亡,即:天災和人禍。

關於天災,睢水的源頭髮自黃河,因黃河上游流經西北黃土高原,每年汛期,雨水夾裹大量泥沙匯入黃河順流而下,逐漸淤塞河床,自古開封就有“懸河”之稱。

據史料記載,從春秋時期的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到1949年的2500多年間,黃河下游決口氾濫的年份有543年,決口達1593次,較大的改道26次,平均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最早的古睢城遺址在睢縣東南匡城村,孔子為匡人所困的故事就發生在此地。古睢城屢遭黃河水患侵襲,隨著睢水的淤塞消失,最終湮滅於歷史的長河中。

除了天災,人禍導致睢姓家族集體大逃亡,亦在所難免。

公元前286年,齊、楚、魏三家聯手滅掉宋國,睢水流域的睢邑被魏國據為己有,“睡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眠”。貴為晉國大夫的睢姓家族,隨之成為魏人的刀俎魚肉。

還有歷史上著名的睢水之戰,就發生在睢縣境內。項羽大敗劉邦,數十萬漢軍屍體充塞河道,使“睢水為之不流”。

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發生的“安史之亂”,叛軍兵禍波及寧陵、睢縣一帶,大肆劫掠百姓,鬧得民不聊生。

睢水流域曾經的膏腴之地,因天災人禍,人居環境逐漸狹窄,讓具有豪門血統的睢姓族人難以立足,於是便會出現整體遷徙的現象。

我在編輯《睢氏族譜》過程中,曾對散居全國各地的睢姓支脈做過考證,其家族從發祥地睢縣集體遷徙北上,起碼早在明代之前。

河南省尉氏縣、寧陵縣、滑縣、南樂縣、輝縣、武陟縣,河北省邱縣、館陶縣、廣平縣、隆堯縣,山東省鄆城縣,山西省天鎮縣,四川省遂寧市等地睢姓族人,都是明代洪武之後從山西移民而來的,並且每個州府只有一個縣一支睢姓族人棲居。


發源於商丘睢縣的睢姓家族,為什麼在睢縣境內宛如人間蒸發?

2017年元宵節,全國5省15個縣區睢姓家族代表相聚於河南省寧陵縣,溯根探源,達成合譜共識,凝聚血親。

作為睢姓發祥地的睢縣,在明代大移民時,睢姓族人為何沒有迴歸原地,而棲居在相鄰的寧陵縣睢樓,是官府有意規避睢字之嫌?或是其它原因,不得而知,終成懸疑。

睢姓家族與睢水流域盤根錯節,淵源深厚。

明代大移民,睢姓家族後裔從山西境內分別遷徙雲貴高原、川陝山區、湖廣腹地,以及黃河和長江兩岸,足跡遍佈全國,並沒有忘記自己的根系所在。

就像遷徙貴州省三都縣的水族(實為睢族)同胞一樣,雖然從服飾到生活習慣,早已被當地的土著同化為少數民族,而子孫後代薪火相傳的歌謠仍是:“喝睢水,成睢人!”

睢姓家族遷徙異地,骨肉分離,自成分支,鄉音雖改,族譜延續,輩分不亂。

而以睢姓命名棲居地者,比比皆是。


諸如河南省尉氏縣睢老莊、寧陵縣睢莊、睢樓、滑縣睢莊、南樂縣睢莊、睢楊村、武陟縣南睢村、北睢村;河北省平山縣睢常峪村、灤縣睢新莊,陝西省臨潼睢家堡、睢石村、睢溝,江蘇省儀徵市睢莊、揚州市睢家廈,四川省遂寧市睢家灣、資中縣睢家壩,湖南省桃江縣睢口侖等,數百年來,沿襲至今。

誠如當代作家李青松先生在《睢水留白》中所言:“睢水仍然活著。它是以另一種方式活著----活在睢人的血脈裡,活在睢人的靈魂和精神中。”


睢姓家族得益於睢水文化薰陶

耕讀傳家名人輩出

地處豫東的商丘市,作為商朝的都城之一,同時又是殷商文化的發源地。

尤其是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起周朝之後,推行“周公之禮”,以禮儀安邦治天下,將華夏遼闊的疆土分封給號稱800諸侯自治,中國歷史上進入了第一次大規模的文化中興和飛躍時期。

周朝治下的諸侯國之一宋國,國都建在商丘。宋襄公為春秋五霸之一,擁有疆土面積10萬平方公里,睢縣就在其範圍內。


發源於商丘睢縣的睢姓家族,為什麼在睢縣境內宛如人間蒸發?

孔子、墨子、莊子、惠子等四位聖人,皆出自於宋國,使宋國成為集儒家、墨家、道家和名家四大聖賢文化的發源地,被後人讚譽為禮儀之邦。

正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睢姓家族的始祖趙大夫,因功受封於睢邑膏腴之地,繁衍生息。

史書記載最早的睢姓族人,是與晏嬰齊名的齊國宰相睢休相。

孔子周遊列國,曾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孫”之美譽,其弟子中就有睢姓族人。

宋代畫家睢世雄,工魚水畫;元代散曲家睢景臣,最知名作品《哨遍·高祖還鄉》。睢明義,元弘文館學士,洪武初謫居和州。

明代睢稼,洪武中御史,請建臥碑者。睢澤、睢淳、睢淵,成化年間一門三舉人。

睢彥於光緒年間任山西省督學政翰林院編修、武英殿協修,被授予“午年貢生”和“恩進士”。

睢世旺為著名晉商,曾創辦“德泰隆”商號。山東省鄆城縣睢希昭,清末因守土安邦有功,獲皇封四品頂戴花翎,賞賜封地。

抗日戰爭時期,睢姓子孫拋家離舍,隨軍抗擊倭寇,英勇捐軀成為烈士者多人。

睢維周(譜名兆貞),曾任國民政府軍少將縱隊司令,率部轉戰於淪陷區抗擊日寇,成為抗日英雄。

山西省天鎮縣睢友蘭(晉商睢世旺長子,譜名睢昭),曾任國民政府軍中央教導總隊團長。

1937年12月,他率部參加南京保衛戰,與日寇血拼至最後一兵一卒,僥倖生還,後出任海軍司令部辦公廳主任。


發源於商丘睢縣的睢姓家族,為什麼在睢縣境內宛如人間蒸發?

2017年10月中旬,河南省睢縣人民政府召開全國首屆睢文化研討會,特邀睢姓家族代表參加會議。


當代更是人才輩出,輝縣睢姓族人睢建軍,系軍隊現役師級幹部;滑縣睢姓族人睢娟,系雙學博士,二人曾共同參與國防重大尖端科研項目,成就斐然。

鄭州市政協常委睢根尚,雙手同時揮毫,書寫正反兩種草書,被聯合國科教文衛組織命名為“中華乾坤同體書法開山鼻祖”。

河南省豫劇二團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睢鳳雲,系閻立品親傳弟子,生旦雙修,與閻立品同臺演出的傳統劇目家喻戶曉。

物以稀為貴,姓以少為尊。睢姓家族雖然散居全國各地,但源同一脈,百川歸宗,凝聚血親。睢縣政府計劃打造“睢之源”溼地公園,為水族和睢姓家族預留祠堂位置。屆時,華夏睢姓族人將匯聚豫東水城睢縣,仰酬祖德,修祠敬祖,慎終追遠,尋根留本。

(圖片來自網絡)

//////////

睢建民

豫東尉氏縣人
對越自衛還擊戰退役一等傷殘軍人
從文40年
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尉氏縣作協副主席,網易簽約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