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拍法服:银行债权转让过程中,法律与尽调实务详解


能拍法服:银行债权转让过程中,法律与尽调实务详解

2020年年初,在“石油战”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打击下,全球经济动荡。不良资产作为逆周期性行业,获得广大投资者的关注。在一级市场中,商业银行将债权转让给资管公司,资管公司在接收债权前会进行尽职调查。那么在银行债权转让中常见的法律问题有哪些呢?尽职调查的流程与常用方法是什么呢?


基于司法与操作实务,能拍法服将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 从债权转让合同的一般性与特殊性规定入手,结合案例分析银行债权转让合同是否有效

§ 梳理债权转让合同的通知方式,并通过案例分析债权转让通知的效力

§ 从尽职调查的指导性文件入手,分析尽职调查的流程与方式


一、债权转让合同的有效性分析


1. 银行债权转让合同是否有效的一般性与特殊性规定

银行债权转让的一般性规定源于《合同法》、《担保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以《合同法》为例,其中第七十九条明确规定了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同时该条例规定了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三种禁止转让债权的情形。


图表1:债权转让合同的一般性规定


能拍法服:银行债权转让过程中,法律与尽调实务详解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人民网,中国最高人民法院


银行债权转让的特殊性规定则源于20世纪末四大AMC从商业银行收购不良资产,为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与非法侵吞,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了系列规定与指导意见如《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关于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会议纪要》)等。以《会议纪要》为例,其中第6条列举了十一种不良债权转让的无效情况,对于符合任一情况的,人民法院将直接判定该债权转让合同无效。

图表2:十一种不良债权转让无效情况的列举


能拍法服:银行债权转让过程中,法律与尽调实务详解

资料来源:中国最高人民法院


2. 相关案件剖析

2012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怀化市分行(下文简称为农发行怀化分行)与绿兴源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绿兴源向农发行怀化分行借款2000万元,贷款期限为1年。贷款到期后,绿兴源并未足额偿还贷款。农发行怀化分行在通知绿兴源拟将债权转让给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下文简称为城建投)后,与城建投于2013年签订了《债权转让协议》。


此案作为银行债权转让合同纠纷的经典案例,历经二审、再审多项流程。绿兴源公司认为,其与农发行怀化分行签订的《借款合同》是商业银行贷款合同,而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不属于金融机构,因此不具有受让银行债权的资格,故依据合同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该《债权转让协议》无效。但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虽然《贷款通则》对贷款业务主体作出限制,但并未明确禁止银行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银监办明确规定,“转让具体的贷款债权,属于债权人将合同的权利转让给第三人,并非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的经营性活动,不涉及从事贷款业务的资格问题,受让主体无须具备从事贷款业务的资格。”本案中城建投没有和绿兴源公司发生直接借贷业务,而是受让银行对绿兴源公司依法拥有的债权,该债权转让合同符合银行业关于债权转让的规定。此外,银监办还规定,“对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转让贷款债权没有禁止性规定,转让合同具有合同法上的效力。社会投资者是指金融机构以外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此,该贷款债权可以进行转让,该《债权转让协议》有效,绿兴源公司此项申请理由不能成立。


二、银行债权转让的通知方式及其效力分析


1. 银行债权转让的通知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债权时,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产生效力。但此条款没有明确规定债权转让时,债权人该以何种方式通知债务人。在实践中,公证送达、上门送达、邮寄专递都是比较常见的通知方式。以邮件专递为例,虽然债权出让人可以通过邮寄、专递、函件、信件等渠道对债务人进行通知,但如果债务人对通知的效力产生争议,则债权出让人需要列出相关证据。所以在实践中,债权出让人通常需要留存快递底单等证明文件。


图表3:不良债权转让的通知方式整理


能拍法服:银行债权转让过程中,法律与尽调实务详解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 债权转让通知效力的相关案件剖析

1994年,东营水泥厂向农业银行东营市河口区支行(下文简称为农行河口支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2000年,农行山东省分行在通知了债务人后,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签订了《债权转让协议》,将债务人东营水泥厂拖欠款的债权转移给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2002年,中国长城资管公司将东营水泥厂拖欠款的债权转让给何荣兰,并于2003年在山东法制报上刊登该债权的转让通知。2003年2月,何荣兰在山东省高院起诉东营水泥厂,要求尽快偿还拖欠的贷款。山东省高院支持何荣兰,被告不服,并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最高法驳回被告的上诉,维持原判。


此案是债权转让通知是否产生效力的经典案例。被告人认为债权人在报纸上刊登债权转让通知无效,因此该债权转让协议不产生法律效力。但最高院认为山东法制报是在山东省内具有影响性的报纸,债权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通知,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因此最高院认定债权人已完成债权转让的有效通知,债务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虽然《合同法》第80条并未明确规定债权转让通知方式,但法律法规的制定目的是为了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如果债权转让通知没有违反现行法律法规,且债权转让并未损害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则法院在一定程度上,倾向认定该债权转让通知有效。

三、尽职调查实操指引


1. 尽职调查指导性文件

2005年11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发布《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尽职指引(银监发〔2005〕72号)》,该政策指出银行类金融机构与资产管理公司(全国性与地方性)在不良资产尽职调查过程中应该参照该指引来执行。该指引表明了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在剥离或转让资产时应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同时收购方在资产收购前应该做好尽职调查工作,尽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不良资产基本状况、不良资产债权属性与收购可行性分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资产收购方应该聘请第三方专业团队协助开展尽调工作。


图表4: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尽职指引(银监发〔2005〕72号)政策梳理


能拍法服:银行债权转让过程中,法律与尽调实务详解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2. 尽职调查的流程

在尽职调查流程中,第一步是明确承债主体,即债务人与债权人的身份确定,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承债人法律状态、债权转让协议等;第二步是挖掘财产线索,尽调人员通过各种尽调手段挖掘债务人的财务信息;第三步是核实资产信息。以上三个步骤在尽职调查中应循环发生,各步骤中可能会用到相同的尽调方式。


图表5:尽职调查流程


能拍法服:银行债权转让过程中,法律与尽调实务详解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 尽职调查的方式

尽职调查方式目前分为信息化尽调(互联网赋能)、访谈沟通型尽调、现场勘查尽调和向权威部门查档从而实现尽调。随着中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化尽调是当前国内的主要尽调方式。


图表6: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尽职调查的基本方式


能拍法服:银行债权转让过程中,法律与尽调实务详解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尽调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各大平台查找承债人相关信息,这种尽调方式方便快捷,尽调人员可以充分运用例如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中国法院公告查询等工具进行信息检索。


图表7:信息化尽职调查渠道


能拍法服:银行债权转让过程中,法律与尽调实务详解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访谈沟通型尽职调查中,访谈对象通常是银行相关信贷人员、债务人亲友、资产保管看护人员等;访谈沟通内容为贷款还款、承债主体企业运作情况、资产不良的成因等;访谈方式则可以选择远程电话沟通或者面谈,此外访谈时机也非常关键,尽调人员应该提前定制访谈计划,择机而动。


图表8:访谈式尽职调查的内容


能拍法服:银行债权转让过程中,法律与尽调实务详解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此外,当承债人具有相关实物资产时,尽调人员还应进行现场勘查。尽调人员在现场勘验时能准确了解企业的经营状态、员工情况、产能情况、抵押物状况等信息。在现场尽职调查过程中,尽调人员需要通过文字、录像、音频等方式记录相关信息。


图表9:现场尽职调查的内容


能拍法服:银行债权转让过程中,法律与尽调实务详解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除了以上三种外,尽调人员还可以在相关部门查档调查承债人与相关不良资产信息,例如当地法院、当地税务局、承债人开户银行、当地公安局等。


图表10:查档调查时,相关部门列举清单


能拍法服:银行债权转让过程中,法律与尽调实务详解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能拍法服认为,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短期震荡,目前不良资产市场潜力巨大。国内银行债权转让相关法律法规在趋于精细化、系统化的同时,不良资产尽职调查工作应该充分运用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来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


能拍法服作为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的领跑者,致力于完善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存在的问题。能拍法服团队超70%员工拥有法学专业背景,公司高管及业务骨干多人取得了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有从事过法院、公证、律师、软件开发工程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其大数据技术团队成员均具有软件开发、数据分析及数据库管理的能力,团队已成功自主研发出互联网平台并实现了小程序、短信的精准推送。凭借专业的法律背景以及卓越的技术研发能力,能拍法服将使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更好地赋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