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熱心公益的“解悶姐”

李莉熱心公益的“解悶姐”

認真工作中的李莉。

李莉熱心公益的“解悶姐”

李莉組織親子活動。

個子不高,樣貌溫柔,臉上總掛有親切隨和的笑容。平時,李莉是南方電網雲南曲靖供電局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主網調控組副值調控員,為千家萬戶送去光明。下班回到家,她便“跨界”公益,有時是一級婚姻家庭諮詢師,有時是繪畫心理分析師、助理社工師,有時又是雲南省及曲靖市家庭教育講師團講師、預防毒品教育講師團講師、曲靖經開區黨群活動中心心理諮詢專家。

疫情防控期間,李莉堅守崗位的同時,竭盡全力為周圍人排憂,減少負面情緒,堅定大夥兒的信心,戴好心靈的“口罩”。

抗疫疏導的“解悶姐”

為確保重要用戶、防疫指揮機構、醫療機構、重要醫療物資生產企業等安全可靠供電,雲南曲靖供電局調度控制中心主網調控組24小時輪班值守電力調度大廳。

因為電力發、輸、用瞬時完成的特性和電力系統的複雜性,電網調度是電網運行控制指揮的中樞,電網調度員承擔著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重任,對崗位專業技能、綜合技能、抗壓性等要求很高,通常男性年輕人較多。主網調控員通常7人一組,4個人主要負責電網調度指揮、調控及事故處理,另外3個人主要負責運維範圍內的電壓調節、監視和控制。

今年46歲的李莉,23年職業生涯裡,春節值班了18年。今年除夕,李莉上中班,雖然疫情還不是很嚴重,但用電負荷高,曲靖又逢雪災,線路故障多,現場辦公的調控員忙得不可開交,20點李莉和同事才得空吃上一口年夜飯。

“本來就忙,再加上鋪天蓋地的疫情信息,主網調控員壓力倍增,也會心慌。特殊時期,每個人只有開開心心的上下班,才能更好地確保抗疫保電工作穩定有序開展。”於是,李莉在幹好工作之餘,在微信群、朋友圈裡,不斷分享如何放鬆身心的辦法,提出科學建議,助力大家樹立不懼、不慌的心態,增強大家抗疫保電的信心,築起一道道群防群控的“防火牆”。

主網調控組去年下半年剛剛入職的6名新員工未參加春節值班,過完年即返回了曲靖,按照南方電網公司疫情防控的要求,曲靖供電局採用“加強式”值班模式及人員合理最小化現場模式辦公,故從外省回來的胡杰等6人居家辦公。

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不斷增加,返程坐過飛機、高鐵,故鄉與曲靖氣候差異大,新入職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各種因素交織,大家情緒上難免焦慮,不知所措。李莉又迅速對他們單獨組建了微信群,每天在群裡和他們說話,發送健身、冥想、瑜伽小視頻,通過電話、微信瞭解他們的心理狀態,引導大家合理上網及篩選疫情信息,提倡加強學習充電和規劃職業生涯。

“前幾天一直睡不好,緊張焦慮,交談後我感覺輕鬆了很多”。實習調控員胡杰在和李莉進行了一個小時電話談心後表示心理壓力得到了緩解。按照李莉的建議,他每天忙著充電,定的最新的小目標是希望早日成為正式的電網調控員。

投身公益的熱心人

李莉熱心公益,最初的方式是捐款、捐物、當志願者,但發揮的作用很小。“專業的事還是需要專業人來做,才能發揮最大價值。”李莉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除了照見美麗也能看到汙垢,我們想讓孩子努力不如自己先努力,想讓孩子讀書不如自己多讀書,言傳身教,讓孩子知道學習是一生的事。”於是,2006年左右,她開始買來北師大應用心理學本科教材利用業餘時間自學,一有空就參加培訓、參與公益活動。十年磨一劍,2016年後,李莉陸續取得了一級婚姻家庭諮詢師、繪畫心理分析師、助理社工師職稱。

雲南省及曲靖市家庭教育講師團講師、預防毒品教育講師團講師,曲靖市經開區黨群活動中心的心理諮詢專家,曲靖市婦聯諮詢專家服務隊,進單位、進學校、進社區,開展幸福婚姻、和諧家庭、親子教育等主題公益沙龍或團隊輔導,對問題家庭上門進行危機干預,對青少年進行公益個案幫扶、做親子互動的繪畫心理分析……如今,李莉用實踐無償回饋社會的方式很多。

2月5日晚,曲靖籍一名大一新生來電傾訴,因家庭貧困,一月份放假後獨自到廣東東莞打工,回曲靖隔離過程中對未來迷茫,對家人失望、苦痛、失眠。經過李莉兩個小時的陪伴和疏導,小夥子自己領悟到:不是父母不愛自己,而是他們只能看到眼前事,而自己的成長超乎了他們的認知,希望他去打工也是被生活壓力所迫。一學期未和家人聯繫、原來怨恨父母的他最後表示天亮後一定會給大山深處的父母打個電話報平安。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幫助一個人,就能幫到一個家庭。公益是大家一起在做,並不是我一個人就能完成,但千千萬萬的力量匯聚,就會有更多光亮。”李莉說。

從2016年開始,李莉還利用休息時間去曲靖市兒童福利院陪伴孤殘兒童,他們是被家人遺棄的天使,內心深處受到過傷害,大多膽小怕生,拒絕和陌生人交流,但經過兩年的陪伴,當那個腦癱的小女孩吐字不清地叫了她一聲“媽媽”,“我彷彿聽到了天籟之音,激動得淚流滿面,瞬間感覺公益這條路雖然很累很難,但我終究會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前行!”長舒了一口氣,平復心情後,李莉坦然說道。

疫情期間,李莉暫停了一些公益活動,但依然執“燈”相護,隔離不隔愛,大家雖然不能面對面,卻可以“鍵對鍵”,登錄電子郵箱成了李莉下班回家後做的第一件事,她每天都會收到一些關於心理諮詢的問題。夜深了,不論是不是認識的人,她都會細緻看完,對每封郵件耐心回覆,及時給予溫暖的幫助。除了通過郵件、微信、電話等方式開展心理諮詢工作,每天李莉至少還要分析5-10幅兒童繪畫心理並反饋給家長。

疫情過後,李莉還想做一個公益的親子訓練營,通過一年的時間,在畫畫中發現孩子的潛能,增進孩子和家長的溝通。將來,李莉和她的公益小夥伴還會到幾所中小學校開設家長學校,助力更多的家長和孩子一起共同健康成長。

(作者:阮松萍費騰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