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信区逆行者的故事】章奇:90后女孩的援鄂故事虽不跌宕但很温暖

章奇,是广信区中医院ICU的一名护理人员,也是此次代表广信区随同江西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湖北随州的医疗队员之一。她可能是你身边很普通的一个女孩,内敛,羞怯,总是微笑不说话,却本本分分地尽力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在他们完成援鄂任务凯旋时,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均以最高礼遇迎接他们援鄂医疗队员平安回家,她却觉得受之有愧,慌乱地说:“没有,我挺好的,都是我该做。”不熟悉她的人甚至觉得她有些木讷寡言,但只有走进她,你才能触摸到她那颗细腻而温暖的内心。现在,邀您一起来听听她这40多天在随州都经历了哪些......

没有退路,只有疫情的悬崖

2月12日,我和其他援随人员一起进行了关于新冠肺炎的诊疗及防控的紧急培训,当天晚上接到通知分配至随州市随县人民医院,顿时觉得尘埃落定,知道了目的地和同伴,有明确的目标,再没有了何去何从的茫然。


【广信区逆行者的故事】章奇:90后女孩的援鄂故事虽不跌宕但很温暖

2月13日上午,随县县长亲自迎接我们前往随县人民医院,在车上介绍了随县疫情防控的大致情况。同时,我听到了县长与上级领导的通话,希望尽快分配医疗防护物资,忽然感到一丝不安,因为我并没有储备防护服,只有几个N95口罩和隔离衣,如果没有全套防护装备,前景可想而知。当时防护物资的紧缺大家都心知肚明,随县防护物资大部分靠捐助,其安全性、实用性及物资的持续供应等问题令我担忧。但我知道上了战场就没有退路,只有和同伴同舟共济,取得战疫的胜利,我们才能平安回家。对于将要面对的未知的一切,我这样给自己做心理建设。


【广信区逆行者的故事】章奇:90后女孩的援鄂故事虽不跌宕但很温暖

到达医院是当天下午,随县人民医院领导介绍了医院环境和规章制度,并与我省第一批支援随县的队长汇合。当地医务人员向我们展示了防护用品,和前天培训所用的有些差异,不过可以接受和解决。院领导表示会优先供应和满足我们支援人员的需求,我们非常感动,同时也为从疫情开始工作至今还无法回家休息的当地工作人员心痛。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快上岗接手,她们才可以好好休整、睡一个饱觉。


【广信区逆行者的故事】章奇:90后女孩的援鄂故事虽不跌宕但很温暖

正式上班前的晚上,我们分发到了江西省援鄂的防护物资,比较齐全且安全可靠。心里再没有了孤立无援的感觉,我不是一个人、一个团体在战斗,我们有坚强的后盾,像一个保护罩,保障我们的安全和生活,顿时很安心。当晚,家人告诉我们区中医院和区总工会等领导到我家慰问,并给予了生活物资及口罩防疫物品,再一次表示支持我援鄂的决定,并为我加油。虽然在赴鄂抗疫前我已经准备好了一月余的防护用品在家,并给家人交代了使用方法和防疫知识。听到这些来自各方的关心时,感觉很温暖,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中。虽然我很渺小,工作能力有限,但我是医务工作者,抗击疫情还是有萤火之光,只要尽全力发挥出自己的力量就没有遗憾。


【广信区逆行者的故事】章奇:90后女孩的援鄂故事虽不跌宕但很温暖

上班前夕心里仍有顾虑,环境、语言、同伴,一切都是陌生的。在同伴的监督和帮助下顺利穿戴好防护装备,写上江西、姓名,踏进隔离病区的那一刻,心里安静了、踏实了。我已经进入了战场,身边无论是患者还是同事都是战友,没有退路,只有疫情的悬崖。

幸运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平安回家了


我从事护理工作多年,虽然各医院的规章制度有些许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在随县人民医院本院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已最快速度熟悉了环境及工作制度并独自当班,很快就和在原单位上班一样适应了一切。我学会了慢慢得匀速移动自己,用洗手液清洗护目镜防雾,取暖器消除雾气,用胶布固定手套,尽量封闭口罩和防护服之间的每一寸空隙,吸取其他同事可以加强防护能力的想法,并选择最适合及合理方便的使用。每次下班后回酒店和进房间的消毒步骤及流程,虽然繁琐却是满满的安全感,战友每一次的注视和叮嘱都是爱和关心。虽然必须保持隔离不能同桌吃饭,但总有人问我有没有好好吃饭。我们不仅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更像一个屋檐下的家人!我不善言辞很多话不好意思当面说出口,但现在我想说:同行的每一位战友都是我的宝贝。当然,最幸运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平安回家了。


【广信区逆行者的故事】章奇:90后女孩的援鄂故事虽不跌宕但很温暖

最美的祝福语是:快回家吧!

不要再来啦!

出院隔离第14天的患者复阳又回到了隔离病区病房,这次是单人间,没有同伴,比起没有出院的患者,她更加失望和伤心,心理压力大到晚上失眠,白天头疼,烦躁不安。我们只能安慰开导,尽量多次查房开解。请医生酌情给予安眠药,还请来了同行的心理专家给予心理疏导。发觉自己能力有限时有种深深的无力感,过了好几天她的失眠才好转,之后病毒检测转阴,顺利度过了医学观察隔离期并平安回家。


【广信区逆行者的故事】章奇:90后女孩的援鄂故事虽不跌宕但很温暖

一位60多岁的老年患者,在晚上11点多时因睡不着觉呼叫我,他已经住院40多日,在同病房的患友相继出院的情况下,他格外地想念家人和朋友。我们通过传唤器聊天,忽然他就不回应了。我很害怕,立马冲到了他的病房,还好他平安无事,只是不知道可以说什么,因为他知道说再多也不可能马上回家。疫情隔离了家、朋友和自由,在这个房间他呆了太久,除了外出检查外,不能出病房一步。连饭和水都是我们分发的。我不知道说什么,这个年纪的老人,他们的阅历比我们丰富太多。他们比我们更懂得如何能调节自己的情绪,也扛过更大的压力。我只能陪伴他,做一个倾听者,并告诉他:“别人可以康复,可以回家,你也可以的。”结局是他在一个星期后出院了。对于每一位出院患者,我的祝福都是:不想再见你,医院不欢迎,快回家吧!不要再来啦!

来时红灯遍布,去时已是烟火人间

3月23日回赣,随县的战友和群众都在欢送我们,警车开道,鲜花献礼。我们来时红灯遍布每一个路口,只有禁止出行的标语,空荡荡的路上只有战友和同伴。离去时这个城市有公园垂钓的老人、嬉戏的孩子,街边营业的商店,虽不喧闹但已有了烟火气息。当过兵的姑父曾告诉过我,战友情是一生难忘,也是最坚固的情义。离别是我们最盼望的,因为分别之时疫情必然有了阶段性的胜利。可真到了这一天复杂的心情难以言表。自发送行的市民,我感觉到他们的热情、感恩和不舍,可接受这些的我却很心虚。因为我只是履行医务人员职责,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工作了一段时间,虽然是特殊时期、特殊地点,但本地的工作人员比我们更值得称颂。他们的工作时间远比我们漫长,这里是他们的家,他们拼了命在守,我和他们相比能做得太少。


【广信区逆行者的故事】章奇:90后女孩的援鄂故事虽不跌宕但很温暖


4月9日,我真的到家了。可这也是分别的日子,分开后与战友们再次重聚可能困难重重,感性的早早落泪,不哭的强忍心酸。见到亲人的一刻知道自己真的回来了,平平安安地回家了。见到熟悉的院领导和同事,感觉随县的一切远得像一场梦,但我确确实实的在那里和一群可爱、勇敢的人一起见证了很多。


【广信区逆行者的故事】章奇:90后女孩的援鄂故事虽不跌宕但很温暖

编后语:这40多日来,在章奇心里留下深刻印象的满是感动和温暖,但对于自己在这期间所受过苦和难只字未提,她觉得在这场战疫中,她所做的微不足道。这就是章奇,这就是广信区广大医务人员,奋力拼搏、善始善终,他们觉得重要的是得到了一个好的结局,而非浴血奋战的过程。让我们在致敬的同时,也对她说一声:章奇,你很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