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相同的兩首詩,為什麼王績平淡無奇,王維卻讓人愛的不知所以

《雜詩》——唐·王維

君子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維的《雜詩》是一首短短的五言小詩,大家耳熟能詳。然而,對於這首詩,許多讀者很可能是愛的不知所以然,而原因就在於我們對於人性的瞭解不夠。

從王維的生平經歷推斷,這首詩很可能是他年輕的時候所寫。王維從15歲離家到長安尋求出路,到他21歲考中進士用了六年時光。但考上進士不等於就是仕途順遂,有學者就認為王維為了仕途而在長安折騰了近二十年。如此一來《雜詩》如果寫在這個階段就便算是一篇“少作”。另一種看法是古代讀書人從年輕就在外做官,賀知章到年紀很大了才辭官回家,於是感慨“少小離家老大回”。所以有可能是王維在外面已經做官很久了,遇到從故鄉來的人所以問了這樣的話。


意象相同的兩首詩,為什麼王績平淡無奇,王維卻讓人愛的不知所以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王維宦海沉浮幾十年,一個久居異鄉的人,忽然遇到來自故鄉的舊友,自然的激起了強烈的思鄉情緒,於是急欲瞭解故鄉風物、人事。開頭兩句,以一種直白的,最接近生活自然狀態的形式,傳神地表達了詩人的這種感情。“故鄉”一詞的迭用,正表現出殷切的思鄉情感;“應知”表現出了了解鄉情的急切。詩人將自己的感情、心理、神態、口吻等表現的栩栩如生。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來日”是往日、昔日的意思,指的是一種過去式,古代“來日”和現在我們把它當作是未來的用法是不一樣的。張相先生的《詩詞曲語詞彙釋》中說:“來日,猶雲往日也,與作將來解者異。”王維遇到這個朋友,問他從故鄉出發來到長安的那個日程的時候,就已經老早是過去好幾天甚至好幾個月,時間當然已經是過去式了,王維之所以問那個朋友,是因為那是鄉親所能掌握的,最近的日期以及最新的消息。而王維所問的最新狀況,則是“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所謂的“著花”就是開花,是平仄不同的同義詞,當詩人必須遵守格律的時候,他可以替換使用。而句尾的“未”這個字是一個句末的否定的疑問詞,今天的普通話領域已經沒有了,但是他保留在閩南語領域中,例如:吃飽未?睡飽未?“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的意思就是在雕刻精美的窗前,那株梅花開花了沒有?


意象相同的兩首詩,為什麼王績平淡無奇,王維卻讓人愛的不知所以

思鄉是人之常情,按道理來說,一般人在離家已久,好不容易遇到鄉親時,應該最迫切想知道的是家人是否平安,家裡是否安好無恙?然而,奇特的現象出現了,王維問的都不是父母、家人,而竟然是“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這就有些出乎常情。

面對王維的這種寫法,讀者通常會產生困惑,畢竟寒梅開花了沒有,這是一個多麼微不足道的問題,即使這個梅花是王維親手所種植的,對它特別有感情。但是,你首先問的不是父母、親人,而是窗前的梅花,而且除了“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這唯一的提問之外,就再也沒有其它的提問,那父母、親友完全都沒有涉及,這實在是非比尋常的情況。

不想則已,一想就疑慮重重的現象,當然就留給讀者很大的思考空間。如何解答這就和讀者個人的知識,學問以及人生體驗都息息相關。其中有現代學者提出了一個令人驚歎的觀點,他聲稱這首詩證明了王維是一個很自私的人。為什麼呢?因為離家那麼久,好不容易遇到一個故鄉來的人,他即不問家鄉好不好,父母是否平安,而問的是他窗前那個梅花開了沒有,這不就證明他很自私嗎?然而,這個觀點立刻會產生很大的問題。試想,證明詩人自私的詩竟然會流傳千古,讓無數遊子傳頌不已,難道歷代的讀者都喜歡自私的詩人?喜歡錶現出詩人的自私的詩篇嗎?《雜詩》毋庸置疑的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名篇,無數的讀者傳誦了一千多年,也收入到重要的詩選課本里。那麼我們千古以來竟然一直在欣賞一首證明這個詩人是很自私的詩,有這個可能嗎?即使讀者並不是以道德作為評價一首詩的標準,但是一首證明詩人自私的詩竟然能夠感動無數的讀者,是不是太不合情理?還是說後代的讀者都很盲目,沒有看出這首詩顯示的是王維是很自私的人,因此才會被這樣的提問所觸動,然後很多人的心都在盲目中千古共鳴。


意象相同的兩首詩,為什麼王績平淡無奇,王維卻讓人愛的不知所以

當然,這顯然也是不合情理。寫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樣的詩句的王維,他又怎會在羈旅異鄉,思鄉情切的情況之下,對於故鄉親友問出一個自私的問題。仔細想一想,這些當然都是不可思議的,所以這樣的解釋真的是一個很奇怪的說法。王維的這首《雜詩》和他另一首思鄉的名作,也就是《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每逢佳節倍思親”一樣,是大家朗朗上口,傳達了他們集體的內在心聲的一個代表作。

猶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這首詩,都屬於“得人心之所同然也”的傑作,什麼叫做“得人心之所同然也”呢?我們來看歷代詩評家對王維的這些作品絕佳的闡述。在李東陽《麓堂詩話》裡就曾經評論說:“詞能答意,可歌可詠,則可以傳。王摩詰“陽關無故人之句,”盛唐之前未所道,此詞一出,一時傳誦不足,至為三疊歌之。後之詠別者,千言萬語,殆不能出其意外。必如是方謂之達耳。”清代的趙翼在《甌北詩話》裡認為:“王摩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至今猶膾炙人口,皆是先得人心之所同然也。”王維的這首雜詩也應該是得人心之所同然,能夠代表人心中的千言萬語,所以才能流傳千古。


意象相同的兩首詩,為什麼王績平淡無奇,王維卻讓人愛的不知所以

《雜詩》的優點究竟在哪裡?“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的這個提問到底是觸及到人性的哪個面向,觸及到哪一個人性的問題,為什麼會跟一個離家很久的人的心境如此深刻聯結在一起?而且深深觸動人心,仔細多想確實很難提出合理又深刻的解釋。

在合理的提出解釋之前,請大家一起看看其他的詩人是怎樣寫類似的情景,是否還有其他的解釋?因為之前確實有人寫過類似這樣離家久別,而在異鄉重逢的詩,那個詩人就是初唐的王績。王績的《在京思故鄉見鄉人問》這首詩簡直和王維的《雜詩》是如出一轍,都是離家很久,然後他在京師思念故鄉,偶然見到鄉親時,他向對方提出詢問,表達出對於家鄉親人的種種關心。

《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唐·王績

旅泊多年歲,老去不知回。

忽逢門前客,道發故鄉來。

斂眉俱握手,破涕共銜杯。

殷勤訪朋舊,屈曲問童孩。

衰宗多弟侄,若個賞池臺。

舊園今在否,新樹也應栽。

柳行疏密佈,茅齋寬窄裁。

經移何處竹,別種幾株梅。

渠當無絕水,石計總生苔。

院果誰先熟,林花那後開。

羈心只欲問,為報不須猜。

行當驅下澤,去剪故園菜。

當時王績遠在京都長安,離家多年之後很想念故鄉。有一天遇到故鄉來的親戚鄰居,心情非常激動,緊緊握著對方的手,然後“破涕共銜杯”又哭又笑,因為遇到一個故鄉來的人太高興了,所以笑中又帶淚。接著他就忍不住像連珠炮一樣問了許多的問題,從朋友孩童、宗親弟侄、舊園新樹、茅齋寬窄、柳行疏密一直問到院果林花,一連拋出14個問題,仍然意猶未盡,顯示出對故鄉的滿滿掛念,以及久別之後渴望問訊的急切心情。他最開始問的是“殷勤訪朋舊,屈曲問童孩。”

也就是家鄉的那些人怎麼樣了?孩子如何?“衰宗多弟侄,若個賞池臺?”意思就是說,我們家裡的那些子弟們,哪一個還會欣賞他們所居住的舊居中的園林池月呢?於是,接下來既然提到舊園,那就說不知舊園還在不在,如果舊園還在其中,也應該栽種了新的樹木了吧!那柳樹的行列,有的疏有的密,那是分佈園子裡最多的植物。可以用來休息的茅齋也應該修葺過了吧,是不是這邊擴建了那邊拆掉了,那佈局既然會有所變更,原來的竹子也有可能移到別的地方,那再多種幾株梅花兒。除了這些花草樹木之外,花園總還有山有水,於是,接著王績推測“渠當無絕水,石計總生苔。”水流應該還是源源不斷的吧?那石頭我估計也應該長滿青苔了。還有“院果誰先熟,林花那後開?”院子裡的果子哪一個會先成熟啊?那一朵花是比較晚開的呀?最後詩人說“羈心只欲問,為報不須猜。”,他說因為我的心一直懷念著故鄉,所以迫不及待很想知道各種問題的答案,我仔細一直問你,你也趕快直接回答問題,不要遲疑,什麼答案都直接告訴我,以滿足我牽掛的心。


意象相同的兩首詩,為什麼王績平淡無奇,王維卻讓人愛的不知所以

這首詩看起來很平常,很能夠把離家很久以後,對於故鄉的思念,心中蓄積的各式各樣的問題,一股腦兒的都爆發出來,表現出對故鄉的人、事、物的無比牽掛。然而,在經過更多的人生體驗,有更深刻的體悟之後,我們會發現,王績的這首詩實際上是落於下乘的。王維在王績之後卻能後出轉進,青出於藍,不只是說詩歌的藝術表現而已,還包括人性所把握的深邃的程度,也都是遠遠超過王績。

因為王績的這首作品其實只是停留在一般人的普通層次而已,他只是在字面上呈現普通人都能夠體會的常識化的那一面,而讀者也都是因為有這樣的一種情景,所以才似乎覺得這首詩最吻合我們一般有的反應。而實際上在當時的某個特定的處境之下,我們不可能像連珠炮似的問這麼多問題的。

王維只問了一個問題,就是“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比較起來他似乎就融合了王績《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別種幾株梅”“林花那後開”這兩句,意思是隆冬,春寒中的梅花開了沒有?比較起來在同樣思鄉情切的背景之下,王維的提問就顯得太過簡略了,那就確實如同我們在前面提到過的是一個非一般的狀況,當然會引起各種不同的揣摩和詮釋。那最負面的一種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就是用這一點來推論王維是自私的,然而這個觀點的不合情理當然無需贅言。至於其他的歷代詩評家對王維這首詩的詮釋,主要都是從正面的角度來闡發他這個提問的意義。而且,重點在於強調他簡單卻有韻味。例如清代註解王維很知名的評論家趙殿成認為,透過和王績的《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相比較,王維的詩寫的更為耐人尋味,他說:

“右丞右為短句,一吟一詠,更有悠揚不盡之致,顧於此下復綴一句不得。”意思是說王維右邊的這首詩,也就是《雜詩》它雖然只是短短的一首詩,但是在吟詠之間感覺到優雅不盡,於是在下面你就不能再加任何的詩句。確實在這樣一個啟發之下,仔細想一想,在“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這兩句之後還能提什麼問題呢?仔細想任何添加的問題都不免顯得牽強、做作,而且顯得笨重,損害了這首詩原本優雅不盡的含蓄韻致。於是在百般嘗試之後,我們會發現都難以妥帖,也因此趙殿成才會讚歎“顧於此下復綴一句不得”


意象相同的兩首詩,為什麼王績平淡無奇,王維卻讓人愛的不知所以

趙殿成只有讚歎,卻並沒有進一步的說明為什麼這首詩會這麼好,他只是告訴我們這首詩吟詠的效果。另外,清代的宋顧樂提出了比較具體的意見,他在清初引領康熙詩壇的大文人王雲陽所彙集的《唐人萬首絕句選評》中做了一番註解,他指出“王維這首雜詩問的“淡絕”、“妙絕”,如詩《有敦瓜苦》這一章:“從微物關情,寫出歸時之喜;此亦以微物懸念,傳出件件關心,思家之切,此等用意,今人那得知?”意思是說王維和王績的問法不一樣,他問的很淡,只問了“寒梅著花未?”這淡淡的一句而已,卻又巧妙微妙到極點。然後他就解釋原因在哪裡,他認為這就像《詩經·東山》篇的第三章一樣:我徂東山,滔滔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鸛鳴於垤,婦嘆於室,灑掃穹窒,我徵律至,有敦瓜苦,蒸在栗薪,自我不見,於今三年。意思是說我到東山去作戰,久久不得回家,如今從東方回來,一路細雨綿綿,鸛鳥在土墩上鳴叫,妻子則在房間裡嘆息,快快打掃庭院,收拾房屋,因為做丈夫的我經過漫長的旅途就要回家了。而葫蘆、瓠瓜躺在柴堆上,看到這樣的婚禮上所用的小東西也代表了夫妻的恩情,於是看到這樣的一個

“有敦瓜苦”不禁感慨,我離家去東山到今天已經整整三年了。其中瓜苦就是葫蘆,古時候婚禮上把瓠瓜刨成兩張瓢,然後夫婦各執一瓢,盛酒漱口,象徵著夫妻的恩情。由此可見,“有敦瓜苦”代表著徵人戰士對妻子的想念,而這四個字,就是《詩經》用一個很小的東西來傳達感情,用一個瓠瓜寫出歸鄉時的欣喜,這就是所謂的從“微物觀情”的意思。而他認為王維是異曲同工的,王維在《雜詩》裡也是用微物來表達懸念,用一個很小的東西就是“寒梅著花未?”來表達對故鄉的深刻懷念,這麼一來也就可以舉一反三傳達出件件關心。可見宋顧樂的解釋是王維的“淡絕”“妙絕”是類似《詩經·東山》篇的筆法,就是以小觀大,舉一反十而不只是反三,連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東西都關心,那其他更重要,更多的事情都一定關心就不用多說,所以知道了窗前花開了沒有,就等於知道家裡的各種情況了。宋顧樂這種以單一來概括其餘的說法當然非常好,而且符合《詩經》的這樣的一個手法,他自己也很自豪,所以他才會說:“思家之切,此等用意,今人那得知?”他覺得當代這些詩評家都搞不清楚這種詩的意思,那其他人說法也都不對,只有他自己最明白,所以他特別做這樣的詮釋。


意象相同的兩首詩,為什麼王績平淡無奇,王維卻讓人愛的不知所以

這個說法可以說是我見過的比較好的解釋,卻不是最好的解釋,原因是他的這個說法其實是一個人性邏輯底下的產物。雖然在創作的時候取一個很小的東西來概括其餘,以微物懸念,來傳達件件關心,這是一種事過境遷後的後事安排,是經過理性認知之後的藝術技巧。可是隻要是技巧他就是在理性的空間底下運用的,它並不是見到故鄉來人的那一瞬間的心理狀態,因為在那個當下心情非常激動,事實上是無法考量到這樣一個邏輯性的安排,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暗示,所以人們不認可這樣的一種反應。而王績《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這首詩絕對是當下過後再去寫的。也就是說,他在遇到故鄉來人的時候,心情很激動,也確實很想問那些問題,但是他是在等心情平靜下來後,再把這個遭遇以及其中所涉及的14個問題寫成一首詩。然後,把所有關心的人和事,全部塞到這個作品裡來一一的羅列。這樣的做法是偏離他真正遇到故鄉來人的那一瞬間很激動的時刻的那個心理狀態,乍見相親的那一刻心情都是激動無比的,可是什麼是激動無比?並不是像王績在他詩裡表示的件件關心,也不是宋顧樂所認為的選一個最微不足道的來讓你舉一反三,這都不契合人在這個當下的心理反應。

看到這裡關鍵的差異已經慢慢清楚了,那就是我們一再強調的,無論是王績的做法還是宋顧樂的解釋,他們都避開了或者說沒有真正把握到乍見鄉親們瞬間的心情,也就是那瞬間激動的狀態,容不下邏輯安排的理性反應,也不會大大小小問題都一一爆發,相對的王維深刻把握到的正確反映的正是那一個很激動的當時的瞬間。


意象相同的兩首詩,為什麼王績平淡無奇,王維卻讓人愛的不知所以

所以《雜詩》它沒有要你去做舉一反三,也沒有要你去做什麼合理性的安排,他就是要很精確地展現出那個乍然相見的瞬間反應,於是,王維以及所有有這樣經歷的人,那個乍見相親當時的一瞬間,你只會問“寒梅著花未?”,就是這樣。至於乍見相親那一瞬間的激動心情,究竟是什麼呢?除了百感交集說不出話來,到底是什麼感受?以至在當時當事人只會問出“寒梅著花未?”,我們認為有一個最重要,最關鍵的因素,那就是人心裡面深深的恐懼,因為恐懼所以才讓你只能問出“寒梅著花未?”。就像佛教說的:“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這份恐怖正是由於很深的愛而來。這個就是王維為什麼只問“寒梅著花未?”最可能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