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和自由能給到孩子意志力嗎?

減肥為什麼這麼困難?是不是因為吃給了你很大的快樂?

工作效率為什麼這麼低?是不是因為天天腦子不夠用?

親子關係中愛和自由對孩子真的有用嗎?

前兩個問題和第三個問題好像沒有直接聯繫,但是我經常會放在一起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給了我們面對生活困難的勇氣?是什麼給了我們能量?直到最近看了美國學者羅伊·鮑邁斯特、約翰·蒂尼爾的《意志力》才找到答案。

羅伊·鮑邁斯特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也是意志力領域的研究權威,發表過超過450篇科學文獻,也是世界論文引用率最高的心理學家之一,所以他的研究真的很有說服力,我也超級認可意志力這個說法。

1

關於意志力你需要知道的一些小故事

意志力是否可以培養?

棉花糖實驗

還記得幼兒園的棉花糖實驗嗎?就是同一批幼兒園小夥伴,如果能夠等待15分鐘,就給雙倍的棉花糖。通過實驗篩選出能夠等待的那批小朋友,後期的研究表現,能夠等待的小朋友未來的成就和高考成績明顯好了很多,揭示了我們意志力和成就成正比。後面這個實驗又衍生出了延遲滿足的概念。

愛和自由能給到孩子意志力嗎?

胡蘿蔔實驗

為了佐證棉花糖實驗的結果,教授後期又做了一組胡蘿蔔實驗,他把兩批又渴又餓的大學生帶去實驗室,其中一批在做實驗的時候可以隨意分享實驗室的曲奇,另一組大學生在有熱曲奇的時候卻只能吃旁邊的胡蘿蔔。最後讓兩組大學生做無解的幾何題,這個實驗主要是看每組人的堅持程度,實驗結果是能吃熱曲奇的大學生堅持了21分鐘,另一組能看到熱曲奇卻只能吃胡蘿蔔的大學生只堅持了8分鐘。

這兩個實驗很好玩,前一個實驗證明了意志力跟人一生的成就成正比,後一個實驗證明所有的意志力來自於同一個賬戶,看到熱曲奇卻只能吃胡蘿蔔的行為消耗了意志力,因此在做幾何題的時候就不夠那麼多意志力了。所以當你在生活中的意志力消耗在了生活瑣事上,那麼在做大事上的意志力就更少了。

2

怎麼穩定我們的意志力呢?

研究結論告訴我們意志力是一個總賬戶,如果在A事情上消耗掉了太多意志力,就更容易在B事情上妥協,但是好消息是葡萄糖的攝入會讓我們補充回我們的意志力,所以當一個人必須要公交一兩個小時上班的時候,其實上午的意志力已經被消耗了一部分,但是當他在上班之前吃點東西和甜點,整個上午的效率又會提升起來。現在很多企業會在下午四五點搞下午茶也是一樣的道理。因此要想穩定我們的意志力,就必須一方面保存意志力,一方面改善我們的客觀條件,少些意志力的消耗,或者說在小事上儘量避免意志力的消耗,把意志力放在大事情的處理上面,這樣高效又漂亮。

3

在親子教育中怎樣提升孩子的意志力?

看了這本書我也終於明白為啥《知否?》電視劇大娘子雖然不受寵,但是卻比林小娘善良很多,這些都來源於她有個強大的孃家和愛她的父母給她的安全感,因此,她不會在其他地方浪費她的精力。回到親子教育是一樣的道理,愛和自由,溫柔且堅定為什麼可以讓兒童更好的成長,就是這種教育理念一方面精神上不消磨兒童的意志力,一方面在面對事情的時候不退縮鍛鍊了兒童的意志力,所以長期以來的改變到了成年一定會收穫一枚更優秀的孩子。

現在很多青少年為什麼叛逆得厲害?因為他們正處在自制力和誘惑的掙扎中。一方面他面對太多的青春期懵懂的變化,一方面我們又把他當作準成人去對待,這中間的矛盾就消磨了青少年的意志力,導致叛逆行為直線上升。因此我們需要跟青春期的孩子共同制定一些規則,讓一家人情緒都更穩定。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意志力是人獨有的美德,他讓我們變得更強。共勉!

愛和自由能給到孩子意志力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