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出品方北京文化被實名舉報,深陷財務造假疑雲

4月29日晚間,因一條被舉報財務造假的微博,《流浪地球》《戰狼2》等電影的出品方北京文化瞬間登上熱搜。世紀夥伴董事長婁曉曦發微博稱,實名舉報北京文化系統性財務造假。舉報高管宋歌、張雲龍涉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欺詐發行債券罪,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職務侵佔罪,並稱舉報材料已獲證監會受理。


《流浪地球》出品方北京文化被實名舉報,深陷財務造假疑雲


北京文化的崛起之路

說起北京文化傳媒公司,可能有些人會感覺到陌生。

北京文化的前身是北京旅遊,其主體1998年便登陸深交所,主業頹廢時,藉著影視投資熱潮,2013年以1.5億元收購宋歌的摩天輪文化,之後上市公司更名為“北京文化”,正式變身影視公司。

但是看這兩年他投資的影片我相信大多數人都看過。相繼投中《戰狼2》、《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等爆款影片,北京文化曾被市場認為通過跨界併購,已經成功轉型影視行業。


《流浪地球》出品方北京文化被實名舉報,深陷財務造假疑雲

然而,好景不長,在高溢價收購標的完成業績承諾的兩年後,北京文化迎來了近十年來的首次虧損,且是鉅虧23億元。

2019年,北京文化實現營業收入8.55億元,同比增長15.37%;實現歸屬淨利潤-23.06億元,同比下降1943.12%。年報稱,淨利潤下滑主要原因是全資子公司世紀夥伴和星河文化經營業績下滑,基於審慎原則,公司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準備和商譽減值準備所致。從《戰狼2》到《我不是藥神》再到《流浪地球》,北京文化頻頻押寶成功,將其一步步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然而,《流浪地球》並未拯救北京文化2019年的業績,更為關鍵的是,2020年恐怕再無爆火影片來支撐北京文化。

2020年一季度,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影視行業基本都遭雪崩,受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北京文化收入只有117萬,對比去年此時,下降了96%,淨利虧損約1900萬。

雪上加霜的是,北京文化還面臨著昔日高管的指控——財務造假。


撲朔迷離的財務造假

舉報信中重點列舉了多項事實,總結下來,幾乎都與影視項目的關聯交易有關:

1、2018年宋歌為了北京文化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挪用上市公司資金進行業績造假。

2、宋歌既是北京文化法人代表,又是被收購摩天輪法人代表,在2016-2017年挪用上市公司資金,用於完成摩天輪業績對賭。

3、北京文化宋歌為了高管離職股票套現挪用資金。

在發佈舉報信的當天,婁曉曦對媒體表示,在電視劇的拍攝過程中,確實有過項目之間的挪用行為,但他認為,挪用資金、拆東牆補西牆,在電視劇行業特別普遍。

但對於一家上市公司來說,項目投資被轉移它用,也可能存在業績欺詐、和私自分配上市公司利益的問題。而根據婁曉曦的舉報信,北京文化的高管們在此事上的態度,似乎是心知肚明,但默不作聲。


而這件事情的導火索就是當初北京文化以13.5億元的價格收購世紀夥伴,如今卻4800萬擬出售。13.5億元買入,4800萬元賣出世紀夥伴,轉讓價格僅有當初收購價格的3.56%,上市公司這次可謂是“吐血式”甩賣。

北京文化“放棄”世紀夥伴實際上並非無跡可尋。雖然在業績承諾期世紀夥伴均完成業績承諾,但隨著2018年、2019年世紀夥伴業績大幅下滑,原團隊流失嚴重,北京文化業績也備受拖累,2019年北京文化虧損23億元,十年來首次虧損。


《流浪地球》出品方北京文化被實名舉報,深陷財務造假疑雲

在北京文化2019年年報中,北京文化不僅對世紀夥伴計提了商譽減值準備,還計提世紀夥伴預付賬款減值4.69億元。不僅世紀夥伴,從事藝人經紀業務的星河文化也被商譽減值。


A股對影視文娛類公司已經加倍警惕,近年來成功過會的企業少之又少,如果北京文化確實財務問題坐實,對後續文娛類公司 IPO 會有更大的阻礙。


後記

縱觀北京文化的2019全年收入,電影收入達到7.82億元,佔營收比重高達91.44%,而其中,僅《流浪地球》一部電影,就給公司帶來了6.32億元的收入。北京文化對於電影收入,尤其是爆款電影收入的依賴可見一斑。

但隨著疫情的發展,院線的全面停工也使得以電影為主的北京文化損失慘重。4月29日發佈的北京文化2020年一季報顯示,公司第一季度實現營收僅117.76萬元,淨虧損達到1923.55萬元。

但是一家投出過中國票房排行榜前 2 電影的影視公司,面臨財務危機。除了行業、疫情的影響,肯定也有自己作死。

關於世紀夥伴和前副董婁曉曦的指控。在這些指控中,看到了內鬥,看到了資本輾轉騰挪的操作,看到了套現得利,也看到了影視行業的無奈。


如今疫情尚未過去,財務造假陰雲已洶湧而至,曾經出品過《戰狼2》《流浪地球》等爆款電影的北京文化,未來之路或許將愈發泥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