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山國"是如何興起並走向滅亡的?

隨便看看視頻


中山國是嵌在燕趙之內(在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一帶)一個由鮮虞人建立的國家,因城中有山得國名。由中山武公建立,經歷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在每個階段都被中原諸國視為華夏的心腹大患,同樣經歷了邢侯搏戎,晉侯抗鮮虞,魏滅中山和趙滅中山的階段。

中山國的前身是北方狄鮮虞部落,為白狄,最早時在陝北綏德一帶,逐漸轉移到太行山區。

鮮虞得名出自鮮虞水,鮮虞水即今源出五臺山西南流注滹沱河的清水河,這一帶是鮮虞最早的發祥地。鮮虞的名稱最早出現在《國語》一書中。書上記載,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太史伯答鄭桓公問話時談到,成周雒陽四周有16個姬姓封國,6個異姓諸侯國,還有“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蠻、東夷及西北的戎、狄國家或部落集團,其中就有鮮虞。

中山文化主要分佈在今定州市和靈壽、平山、晉州一帶的山區,始都於靈壽(今中國河北省靈壽縣)第一次被滅國後,復國都於定州(今中國河北省定州市)後被滅再復國,仍定都於靈壽,因城中有山得國名。出土的器物中有遊牧文化特點的雙耳銅釜、扁方壺、獸首青銅短劍和金腕飾、嵌松石金質虎形牌飾,充分反映了北方遊牧文化與華夏諸國文化交流與影響。[1]

邢侯搏戎

春秋時期的鮮虞部落聯盟,由鮮虞、肥、鼓、仇等幾個部落組成,逐漸開始擴張勢力。最初實力薄弱,受到邢國的抗擊。史籍中多次記載邢國打敗戎狄的記載,有效地捍衛了西周的疆域和中原諸國。春秋初期,邢國衰弱,公元前652年春,鮮虞出擊邢國,次年又征伐衛國,邢君出逃,衛君被殺。齊桓公聯合宋、曹、邢、衛諸國的兵力挫敗鮮虞,才將邢、衛兩國從滅亡中挽救回來。

晉伐鮮虞

春秋中後期,鮮虞的主要敵人是晉國,晉國採取了先吃掉鼓、肥、仇由等鮮虞屬國,最後消滅鮮虞的戰略。公元前530年,晉將荀吳借道鮮虞進入鼓都昔陽(今河北省晉縣西),但並未滅掉鼓。當年8月,晉滅肥(在今河北省藁城縣一帶),俘國君綿皋,肥國舊地歸屬晉國。第二年冬,晉昭公得知鮮虞邊境空虛,即以荀吳統率大軍進,破鮮虞中人城(今河北唐縣西北峭嶺)。公元前527年秋,荀吳率軍攻鼓,俘國君鳶鞮,使鼓成為晉的屬國。六年後,鼓被徹底毀滅。

公元前507年秋,鮮虞出兵晉國平中,大敗晉軍,俘虜晉國勇士觀虎,報了晉滅肥、鼓,佔領中人城的一箭之仇。

公元前506年,鮮虞人在有險可守的中人城(今河北唐縣西北粟山)建國。因中人城城中有山,故曰“中山”,這便是初期的中山國,中山之名始見於史書。《左傳》記載:公元前506年春天,晉國拒絕蔡侯伐楚的要求,準備專心對付中山。公元前505年、504年,晉國兩次進攻鮮虞中山,報“獲觀虎”之仇。此後對鮮虞中山國,史書中兼稱“鮮虞”、“中山”。

公元前497年,晉國發生內訌後,中山從晉國的重壓下獲得喘息,開始介入列國紛爭。

公元前494年,中山與齊、魯、衛共同伐晉,取得晉國的棘蒲(在今河北趙縣境內),將棘蒲列入中山國版圖。前491年,晉大夫荀寅因晉內亂逃奔鮮虞中山,荀寅原是中山的死敵,但此時中山為了削弱晉國,將荀寅接納到新佔領的晉國屬地柏人(今河北隆堯縣西)。為報復中山國,公元前489年春,晉大夫趙鞅“帥師伐鮮虞”,擊敗中山,這次進攻對鮮虞中山國的打擊極為沉重,以至此後20餘年間史籍對中山國沒有隻字記載。然後晉國又把矛頭指向中山國的最後一個屬國仇由,晉國智伯(名荀瑤)因仇由國路險難行,遂生一計,其新鑄大鐘一口,詭稱送給仇由國君,令仇由國“斬岸堙溪”以迎鍾。仇由臣相赤章蔓看透了荀瑤的計策,多次勸說國君,但仇由國君因心貪大鐘,一意孤行,令晉國有機可乘,致七天後仇由被滅。

外圍掃清後,晉國開始進攻中山國本土。公元前459年至457年間,“荀瑤伐中山,取窮魚之丘”(在今河北易縣境內)。前457年,晉派新稚穆子伐中山,直插中山腹地,佔領左人、中人(在今河北唐縣境內),“一日下兩城”,中山國受到致命的打擊。

魏滅中山

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晉國名存實亡。前403年,趙、韓、魏被封為諸侯,形成秦、齊、楚、燕、趙、韓、魏戰國七雄爭霸的局面。中山國在這個動盪的年代,開始了復興。

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領他的部落離開山區,向東部平原遷徙,在顧(今河北定州市)建立了新都。武公仿效華夏諸國的禮制,建立起中山國的政治軍事制度,對國家進行了初步治理。但武公不久即去世,桓公即位,桓公年幼無知,不恤國政,因此遭到晉國的進攻。魏文侯派遣樂羊、吳起統帥軍隊,經過三年苦戰,於前407年佔領了中山國,魏文侯派太子繼位中山君,三年後又改派少子摯,後來擊被立為魏國國君,就是魏武侯。中山國的殘餘退入太行山中。

趙滅中山

中山被滅後,桓公經過20餘年的勵精圖治,積蓄力量,終於在公元前380年前後重新復興了中山國,定都靈壽(今河北平山三汲附近)。

復興後的中山國在趙國東北部,把趙國南北兩部分領土分割開來,因此成為趙國的心腹之患。趙國在公元前377年、376年曾兩次進攻中山國,都遭到中山的抵抗沒有成功。此後,中山國開始修築長城。《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成侯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築長城。”考古工作者曾在順平、唐縣等地發現了土石混築的戰國中山長城,長城高處約有3米,寬0.5-2.5米,做法是兩側挖地基,砌石塊做邊牆,中間用土和碎石填充。另據專家推測,中山長城可能在中山國西北邊界,沿今唐縣、曲陽、行唐、靈壽、平山、石家莊西南的太行山南下,終點在邢臺西北。公元前296年,趙滅中山國,將王尚遷徙到膚施,中山國自春秋末期立國,經過200餘年時間,宣告滅亡。

春秋時的鮮虞國,大致南疆至今石家莊一帶,北疆在今唐縣西南(鮮虞中人邑),西面在今太行山上的井陘、盂縣一帶,東面的疆域主要在滹沱河沖積扇地帶,即今日的河北藁城、晉州。 春秋末至戰國初年,中山國開始擴張領土。

中山國是千乘之國,而中山國又有九千乘之國的記錄

其實這個千乘是指馬車。春秋時的鮮虞國,大致南疆至今石家莊一帶,北疆在今唐縣西南(鮮虞中人邑),西面在今太行山上的井陘、盂縣一帶,東面的疆域主要在滹沱河沖積扇地帶,即今日的河北藁城、晉州。春秋末至戰國初年,中山國開始擴張領土。《戰國策·秦策三》且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趙獨擅之。也就是5個百里,20個小都,每個25馬車,就是1000馬車,1萬半職業軍人,10萬民兵,總面積與《戰國策.秦策》中“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之說吻合。

戰國中期,中山桓公復國後,領土進一步擴張。中山國強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今河北保定地區南部、石家莊地區大部、邢臺地區北部及衡水地區西部,南北從鄗至鴟之塞約200公里,東西從井陘到扶柳約150公里。按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圖》上所標的長度比例推算,中山國疆土合戰國時中山國長度單位為南北距離606中山國裡,東西距離454中山國裡。

而鼎盛時期的九千乘是馬車加後勤牛車,根據藍永蔚的《春秋時期的步兵》,只有四分之一是馬車,就是2250馬車,125馬車為一軍,就是18個軍,2萬2千5百半職業軍人,22萬5千民兵,也就是西周90個都,但是戰國開始國野不分,所以是45個小都,4個小都1個百里,也就是11個百里,比之前增加了一倍多,但是考古發現中山國度量衡用的是小石1萬克,而戰國普遍用大石3萬克,大石是小石的三倍,所以實際上只有現代30個縣的面積,也與地圖相符(盂縣、井陘、平山、阜平、曲陽、行唐、靈壽、鹿泉、石家莊、正定、新樂、定州、無極、深澤、安平、欒城、藁城、晉州、辛集、寧晉、趙縣、柏鄉、臨城、高邑、元氏、贊皇、唐縣、望都、保定、滿城、順平、清苑、博野、安國、蠡縣),之所以縣多了有35個,是因為比如臨城耕地面積32萬畝只有213平方公里,不足一個西周男爵國350平方公里。[

史稱“中山地薄人眾。”中山國受地理環境和鮮虞人傳統生活習俗的影響,牧業與農業生產並存發展。北部以牧業為主。南部以農耕為主。 中山國手工業生產非常發達,其工匠製造的銅、玉、陶、金、銀、骨、石等大量精美的藝術品,在造型、工藝水平上,都有很高水平,《史記.貨殖列傳》記載:中山“丈夫……作奸巧冶,多美物”,正是對中山國手工匠人的工藝技巧和絢麗多姿的工藝品的讚歎。

中山國也鑄造自己的錢幣。早期主要使用晉國的貨幣空首尖足布和燕國的貨幣尖首刀,後來,開始鑄造自己的貨幣——“成白”刀幣。在國都中,還有專門仿鑄燕、趙貨幣的作坊。

在軍力方面,大約有千輛戰車和幾萬兵力。早期1000馬車,1萬半職業軍人,10萬民兵,鼎盛期2250馬車,2萬2千5百半職業軍人,22萬5千民兵。

在地域上,中山國被趙國三面包圍,兩國接壤面積很大。中山國 亦發現有數量眾多的趙國貨幣,可見中山國與趙國商業貿易往來也較頻繁。


西風悍馬


中山國

戰國時期,中山國在二百多年的崢嶸歲月之中,在燕趙的歷史中書寫了絢麗的篇章。中山國生於患難之中,被大國所欺而變強,為強國佔領又復生,其不屈不撓、頑強自立的精神世所少見。在強國包圍之中發展經濟、壯大自己,幾乎躋身強國之列,其經濟和文化之輝煌令人刮目相看。 但是,在秦統一中國之前的70多年,就被趙國所滅,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訓。

自此中山國的傳說便在中國的歷史幾乎消失了一樣,很少見於史海的筆端,但一座古墓的出現打破了寧靜,這個大墓便是 中山國王 “錯”的墓。

中山王 “錯”的墓是已發掘的中山國墓葬中最大的一座。在中山王墓,墓室平面呈“中”字形,南北各一墓道,通長九十七米,分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呈“鬥”形;地下部分包括槨室、東庫、西庫和東北庫。主室的後半周有陪葬墓六座,於前面和旁側有車馬坑二座、雜殉坑一座、葬船坑一座。中山王墓雖被多次盜掘和破壞,但仍有大量珍貴文物出土,包括銅器、鐵器、金銀器、陶器、玉石器、瑪瑙器、骨角器、木漆器等。

按史籍所載,鮮虞中山國始建都於今河北省保定市唐縣,後“中山武公居顧,桓公徙靈壽”。靈壽古城是中山國後期都城,位於今平山縣三汲鄉一帶,約建於公元前380年。古城西北傍太行山,南依滹沱河,東臨冀中大平原,地理位置優越。城內分為宮殿區、王陵區、平民居住區、商業區和手工業區,佈局合理、功能齊備。宮殿遺址出土的建築構件及精美文物無不彰顯著戰國中山王室生活的奢華。

進入中原地區後,中山國由遊牧生活進入農耕社會,大量使用鐵製農具;製陶、冶鑄等手工技藝高超;商業繁榮。鮮虞中山國接受了中原文明,並受其長期的影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山文化,如遺址中出土了大批書寫或刻印有文字、符號的文物,其文字與中原地區相似。國都外有專門的祭祀場地,用牲畜和玉器進行祭祀。

春秋戰國的田獵活動既是娛樂,也是軍事演練,帶有遊牧民族特色的中山國尤好田獵。中山國兵強馬壯,武器裝備精良,自春秋立國,先後與晉及戰國時期的魏、齊、燕、趙等大國持續征戰,《戰國策·齊策》曾記“中山悉起而迎燕趙,南戰於長(房)子,敗趙氏;北戰於中山,克燕軍,殺燕將”。中山以千乘之國力而攻萬乘之國二,其國力之強可以想見。

這個便是田獵用的獵狗的金銀項圈。做工極其優良。

語言文字方面,中山國也接受了漢文化的影響,王墓出土的三件重器上的長篇銘文,篆書文字全部為漢字,字體工整規矩。

中山國積極吸收中原文明,不斷完善其禮樂制度,並保留遊牧民族的習俗特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山國文化。出土的文物中無不彰顯著與中原因素有莫大關係的元素。初期的中山國王在國都靈壽務實尚儉、勵精圖治、融合民族、修理內政、發展經濟、加強兵備、擴充疆土、國勢迅增,成為僅次於“戰國七雄”的“千乘之國”。

但究其被滅國原因也在於其自身,在於後期的中山國王治國、治軍、外交等多方面的失誤,在於思想衰退和政治腐敗。這裡最使人扼腕痛惜的,是這個本來生於憂患的小國,面臨敵國虎視眈眈、隨時入侵的危機,卻丟掉了憂患意識,中山國不能居安思危,當然無改革進取之心。中山王不思進取,還在一心追求君王的虛幻體面和奢侈享樂的生活。王所善之,下必效之,在中山國民間也颳起嚴重的腐朽之風。公元前305年,雄才大略的趙武靈王見條件成熟,便發動了吞兼中山的戰役。腐敗無能的中山王早已被嚇破了膽,只好割地求和,苟延殘喘。兩年後,趙軍再次進逼。前296年,中山國都靈壽陷落。

中山國在歷史上逝去已經兩千多年了。但其興衰一直在昭示後人:

一個國家不論大小,統治者勤政憂民,奮發向上,國家就興旺發達;

昏暗弄權,奢靡淫樂,國家就衰落敗亡。









付凱91458867


中山國不同於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他是一個由遊牧的白狄人滲透進入中原後建立的國家,他不被周朝所認同,也不為各大諸侯國所接受。

他的不同在於,其他國家是由周天子分封的,中山國確是方外之國。

在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開始了大亂鬥,草原上的遊牧文明開始向中原滲透,對中原的土地餐食的非常厲害,甚至到了中原文明快要被打斷的地步,各個諸侯國單獨都已經不能制止遊牧文明的侵蝕。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贏得諸侯的認同有一個很重要得舉措就是,“尊王攘夷”,主要內容就是驅逐遊牧文明對中原的侵蝕。各大諸侯國,在齊桓公的號召下,聚兵一處,攻擊滲透的草原文明勢力,最終草原文明退出了中原。但是在太行山一處狹長的高地上卻距集了白狄遊牧部落,沒有撤退,由於地理環境得緣故,諸侯聯軍也沒有攻擊這個地方,久而久之這部分白狄人劉再次生根發芽,接受了農耕文明,以半遊牧半農耕得方式進行生活。放他遭受到晉國攻擊時,打不過就跑,晉國撤軍他又回來了。到了三家分晉時,他有壯大起來,魏國強大時,他也是如此,久而久之,這個白狄建立了國家,國號就是中山國。

直到戰國中後期,趙國在趙武靈王趙雍的領導下,開始強大起來,他採取了與以往不同的策略,開始殼攻打中山國的軍事行動,第一步,先佔領中山國幾個較為重要得城市,然後駐紮不走,又去攻打別的遊牧部落或者諸侯國去了,等到中山國放鬆警惕使,趙雍突然集中軍力,採取殼第二步工作,滅中山國,由於趙軍強大,建國300多年的中山國最終被趙國滅亡。

(玉之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