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读私塾学到了真本领,曾彦修读私塾为什么收获寥寥?

此前看过一个长篇报道,某青年小时候没有进正规学校接受教育,而是被家长送入传授国学的地方学习。十几年下来背诵了一些古代典籍,但一直未能理解、领悟。后来,这名青年感到枯燥乏味,逃离到大学,听了一些人文学科教授的课,感到如鱼得水,这才对以前背诵的儒家典籍真正理解,并且有了一些感悟。

近日读完《曾彦修访谈录》,1919年出生的曾彦修先生自称,“五岁读私塾。三字经、孔子、孟子、诗经 都要背诵,都不讲,读了六七年,没什么作用”。这种死记背背的教学,只是让曾彦修多认识了一些字,毫无学习的乐趣,他和同学们选择了逃学,而私塾先生也不管。


胡适读私塾学到了真本领,曾彦修读私塾为什么收获寥寥?

曾彦修

私塾先生只让学生死记硬背而不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少见。2011年我到长沙拜访钟叔河先生,钟先生曾经对我说,“(我)最早是十三四岁时用文言文写一部笔记,叫《蛛窗述闻》。文字倒还是通顺的,现在看也不需要怎么改。那时我用文言文写作,因为我看到的都是文言文。现在不是提倡读经吗?没有用的。当时我们一个班三四十个学生,大家都读经,但读得通的并不超过三五个人,做文言文,能做成篇,能通的也就这几个人,这是我的估计。能读,能背,不等于他能接受,不能接受的东西,你去灌输给他,那是没有用的。……我的叔叔当时都是五十来岁,他们的都能背四书,但是,他们读通了没有呢?我的父亲是教数学的,他的文章也写不好,并不一定读了就有用。读书人能够背诵,那有什么用呢。你说他读了经书,就对他的修养有用,那是胡说,我不相信这一点。”


胡适读私塾学到了真本领,曾彦修读私塾为什么收获寥寥?

钟叔河

只教学生背诵经典,却不做任何讲解,这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误人子弟之嫌。胡适讲过一个不是笑话的笑话:胡适读私塾的时候,有一个同学的母亲请塾师用孩子的名义代写家信给在异乡的丈夫。塾师把信写好了就交给那个学生,让他放学后带回去。等塾师出去的时候,那个学生就把信抽出来偷看。忽然,他走过来问胡适说:“糜(指胡适),这信上第一句‘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意思?”那个学生只比胡适小一岁,已经念过《四书》了,却居然不懂“父亲大人膝下”(对父亲的敬辞)是什么意思!

而胡适的幸运在于,他遇上了一个好母亲。别人每年出两块钱给私塾先生,胡适的母亲给私塾先生送十块钱,但要求先生详细讲解古文的意思,这使胡适真正学到了知识,把古文的文理弄通了。即便如此,胡适也没有把他在私塾里所念的古文全部弄懂,就像他在回忆里所说:“学堂里念的书,越到后来,越不好懂了。《诗经》起初还好懂,读到〈大雅〉,就难懂了;读到〈周颂〉,更不可懂了'《书经》有几篇,如〈五子之歌〉,我读的很起劲;但〈盘庚〉三篇,我总读不熟。”

胡适、曾彦修、钟叔河的亲身经历可以看出,让学生在不理解的情况下死记硬背,无异于鹦鹉学舌。


胡适读私塾学到了真本领,曾彦修读私塾为什么收获寥寥?

青年胡适


私塾先生为何要多交钱才为胡适讲解,而曾彦修、钟叔河遇到的先生都不讲解?这里面的原因有二:1.在当时的中国识字率很低,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一定程度上让教书先生形成了知识垄断。在这种情况下,私塾先生视知识为自己谋生的看家之宝,不轻授予人,更不愿培养可能抢饭碗的竞争者。2.大部分私塾先生自己所知有限,自然无法为学生讲解。

这种状况,直到现代教育在清末民初引入中国,并逐渐普及之后才逐渐改变。随着现代教育的确立,不仅识字率大大提高,知识的普及程度也大为改观。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知识的分享更成为寻常。前些年兴起的 “读经热”,如果换汤不换药,一味要求学生在没有理解通透的情况下背诵古代典籍,就无异于开历史倒车,误人子弟。至于两三千年前农业文明、熟人社会的典籍不能在当下拿来即用,更是基本的常识——当然,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