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克赛钦地区远比加勒万河谷重要的,实际上是这条河谷

从我国周边的形势来看,印度处于我国西南,在中印之间,有喜马拉雅山脉隔绝,且远离我国的核心地区,之间有广袤的青藏高原。因此,我们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即印度不是我国主要威胁的。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印度对我国的威胁甚至超过美国。印度一直觊觎我西藏领土,是我西部边境最主要的威胁。最为重要的是,印度俯瞰印度洋,对我海上命脉形成巨大的威胁。每当我国面临内、外困境时,印度都是冲在最前面的打手。如在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时期,印度便趁我无暇西顾时,侵占我西藏领土。在1962年,印度趁我三年大灾,中苏交恶时,蚕食我西藏领土,由此爆发了中印战争。在1986年,印度趁我打击越南入侵而发生老山战役时期,将我藏南地区设立伪阿鲁纳恰尔邦,并挑起桑多洛事件。在2017年,印度趁美国对我进行全方面打击,我国际形势恶化时,挑起洞朗事件。2020年,又挑起加勒万河谷冲突。等等。

在阿克赛钦地区远比加勒万河谷重要的,实际上是这条河谷

在2020年,加勒万事件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而以前很少听闻的加勒万河谷极大的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其实,加勒万河谷虽然重要,但其河谷狭窄,两岸多为乱石和悬崖峭壁,通行条件极差,只能展开较小规模的战役。远比加勒万河谷冲要的,是羌臣摩(Changchenmo)河谷。只不过这次的加勒万事件掩盖了羌臣摩河谷的光芒。

在阿克赛钦地区远比加勒万河谷重要的,实际上是这条河谷


羌臣摩(Changchenmo)河是西约克河的一条支流,其源于札嘎尔冰川,往西经章图山,在基阿姆温泉进入印控区,又横穿喀喇昆仑山而流入西约克河。羌臣摩河谷非常宽广,适合人员大规模的运动,是一条战略性的通道。由我国的新藏公路G219国道沿线的龙木错湖和界山达坂一带往西经野马滩河谷,接羌臣摩河谷,就可直达空喀山口、温泉一带,沿途一马平川,道路非常平坦,适合大规模的人员运动,现我国已修有边防公路,可由界山达坂直通空喀山口。

在阿克赛钦地区远比加勒万河谷重要的,实际上是这条河谷

在阿克赛钦地区远比加勒万河谷重要的,实际上是这条河谷

而羌臣摩河谷自错斯塔鲁(Tsogstalu)以下,便为峡谷地带,难以通行,故人们通往列城,不再走羌臣摩河谷,多转入羌臣摩支流立姆迪(rimdi)河谷,翻越马斯米克山口(Masimik),而到班公湖西端的如昆(lukung),再经坦克赛(Tangse)、羌拉山口(Changla pass)而到列城。这条路线中,只要经马斯米克山口(Masimik)山口、羌山口两个山口,道路相对来说比较便捷,故向来为空喀山口一带通往列城的主干道。

在阿克赛钦地区远比加勒万河谷重要的,实际上是这条河谷

但即便如此,由于沿途为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无霜期很短,植被难以生长,环境非常恶劣。据晚清时期英俄探险者传记云,这里终日“空气稀薄”、“寒风凛冽”、“地上寸草不生”。晚清时期,李源鈵前往勘察边界,亦云 “千里戈壁,寒风甚烈”,“六月披裘,俨如冬”。更为要命的是,没有柴草取暖煮食,在这样的零下20-30度的高原上旅行过夜,是有被冻死的危险的,其艰险可想而知。

在羌臣摩(Changchenmo)河谷的南岸,还有一条通往班公湖北岸的重要通道,即尼苏曲河谷。尼苏曲河在班公湖北岸冲刷出一片平坦开阔的三角洲,即喀纳三角洲。同时,尼苏曲深切东喀喇昆仑山,形成一条平坦开阔的天然通道,该通道甚至能适合重型装甲兵团运动,为班公湖湖北岸的一条战略性通道。由喀纳三角洲沿尼苏曲河谷北上,就可以直抵羌臣摩河谷空喀山口一带。同时,喀纳三角洲地当班公湖北岸通往手指区的通道,且地势开阔,能够驻守大批人员,向来为咽喉要地。在现代,喀纳三角洲为我国控制班公湖北岸的大本营,我国在此处设有日姆昌、库尔那克堡(Khurnak Fort)等营地,为我国防御印军从班公湖北岸通道深入日土县的桥头堡。

在阿克赛钦地区远比加勒万河谷重要的,实际上是这条河谷

在阿克赛钦地区远比加勒万河谷重要的,实际上是这条河谷

但是,尼苏曲河谷毗邻印控区,且有多条谷道通往印控区,极易被印度切断。其中,尤其以绝拉沟和安拉沟最为冲要。在尼苏曲河谷西部,为险峻的喀喇昆仑山脉,有海拔6000米以上的羌臣摩山、塔马山等高峰,而绝拉沟和安拉沟深切山体,形成两条便于通行天然孔道。其中,由绝拉沟翻越塔拉昌山口,就可以连接基阿姆温泉经Masimik山口通往列城的道路,我军就可以截断基阿姆温泉的印军退路。而通过安拉沟,翻越爱尼山口,就可以通往印控班公湖北岸地区。

在阿克赛钦地区远比加勒万河谷重要的,实际上是这条河谷

同样,印军由绝拉沟和安拉沟东进,就可以截断尼苏曲河谷,从而切断空喀山口和日姆昌三角洲的联系。因此,绝拉沟和安拉沟是中印双方争夺的重要地区,在中印战争时期,绝拉沟和安拉沟是战斗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在现代,二沟中均修有边防公路。由于二沟均会于尼苏曲河谷中部的尼亚格祖,故尼亚格祖为我防御印度的重要据点。

在羌臣摩(Changchenmo)河谷的北岸,则以空朗昌波河(kugrung)最为重要。由基阿姆温泉地区沿空朗昌波河及其支流昌隆河谷北上,经温泉、温泉达坂,即进入广阔的阿克赛钦林济塘(也叫灵吉塘,Lingzee tang)平原,再往北经甜水海,接新藏公路进入喀拉喀什河谷,经大红柳滩、康西瓦等地,就可以到达昆仑山咽喉赛图拉。在解放前,这条路线向来为空喀山口、基阿姆温泉一带通往赛图拉的主要道路之一。在晚清时期,英国探险者罗伯特·沙敖 (Robet Shah,1839-1879),曾于1868年以经商为名,由拉达克到叶尔羌、喀什噶尔活动,并拜见阿古柏,即走温泉达坂这条路。1891-1892年,李源鈵和英国人划定边境而勘察阿克赛钦地区时,也是由此路由赛图拉南下经林济塘平原而抵空喀山口一带。

在阿克赛钦地区远比加勒万河谷重要的,实际上是这条河谷

由于出温泉达坂后,即为一马平川的林济塘平原,便可直抵新藏公路G219国道,再无险阻,温泉地区为兵家必争之地。在上个世纪中印战争期间,温泉地区为我国防御印度的要隘,此处为印军入侵的重要方向。时至今日,每当印度在我边境挑起事端时,温泉地区都是热点地区,所幸的是,经我军付出血与生命的代价,温泉始终控于我手。现在,我国已经修有温泉经温泉达坂通往林济塘平原而在河岔口连接G219国道的边防公路,告别了以往只能由人工骡马搬运的艰苦历史,极大的提高了我军防御的效率。另外,由基阿姆温泉沿空朗昌波河谷(kugrung)而上,经班西达坂、加南达坂等山口,就可以通往加勒万河谷,从而抄我加勒万驻军的退路。在中印战争时期,印军就曾由此路突入加勒万河谷,并在萨木崇岭一带建立据点,我军称之为“印加14据点”,对我加勒万河谷哨所以及河尾滩地区形成巨大威胁。

在阿克赛钦地区远比加勒万河谷重要的,实际上是这条河谷

因此,阿克赛钦南部、班公湖北岸诸道几乎都汇集于空朗昌波河入羌臣摩河的基阿姆温泉、空喀山口一带,故空朗昌波河口处向来为阿克赛钦地区的战略要地。在清代时,喀喇昆仑山口叫卡拉胡鲁木达坂,而空喀山口叫“昌器利满达坂”,是通往列城的2个最为重要的山口。如《新疆图志》记载,“又东南卡拉胡鲁木达坂(即喀喇昆仑山口),又东南为昌器利满达坂,皆通条拜提(也叫吐摆特,即今拉达克列城)路”。其中,经空喀山口的这条路线即由赛图拉往南至林济塘平原,然后经温泉达坂、温泉地区,到达基阿姆温泉,再往西南经Masimik山口、羌山口等地而到列城。此道虽比经喀喇昆仑山口的大道较迂远,但由于经喀喇昆仑山口的道路离处于罕萨河谷的坎巨提较近,而常受坎巨提劫匪的劫掠,因此,商队常走温泉及空喀山口一带以躲避劫掠。这两个山口是中印分界线,李源鈵在勘察喀喇昆仑高原时,在喀喇昆仑山口立有铁铸界碑,而在空喀山口立有木制界碑。

在阿克赛钦地区远比加勒万河谷重要的,实际上是这条河谷

但是,在印度独立后,又主张以从来没有发生效力的“约翰逊线”为中印边境线,于是局势便紧张起来。作为阿克赛钦高原要冲的空朗昌波河口一带,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印军在基阿姆温泉地区建有军事基地,以作为向我阿克赛钦腹地蚕食的桥头堡,而我国为防止印度入侵,也针锋相对,在空喀山口设立营地。在中印战争期间,空喀山口是我对印度发动自卫反击的重要阵地之一,在西部战场,我国共设立天文点、河尾滩、空喀山口、阿里等四个防区,空喀山口防区的指挥部便设立在空喀山口,这就是著名的“空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