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三招,走出因家境原因而自卑的困境

在做心理諮詢的時候,經常有學生遇到這樣的困擾?老師,我因為家庭環境不好,從小自卑,不敢在眾人面前大大方方的介紹自己,做事也畏畏縮縮,感覺人生沒有奮鬥的動力,問我該怎麼辦?

其實,在我們的人生過程中,自卑是每個人都有的,很多人都誤解了這個詞,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自卑。

什麼是自卑?自卑是一種不能自助和軟弱的心境模式,是指在和別人比較時,由於低估自己而產生的情緒體驗。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人從幼兒時期起,由於無力、無能和無知,必須依附父母和周圍世界,就會發生一定的自卑感。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想讓自己更優秀,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而一個人自卑,其實主要根源這三個方面::

1、原生家庭的影響

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原生家庭的影響。小時候是孩子自尊形成的基礎,父母的態度與行為對孩子有重要的影響。一個經常在父母打擊下成長的孩子更容易自卑,而被摧毀的自信往往要經歷很長的時間才能恢復。

心理學曾發現,自信本身就是一種可以塑造的,它來源我們自身的信念與積極行動。一旦我們從內心肯定與相信自己的價值,我們就不會害怕原生家庭的影響,我們才能超越原生家庭對我們的束縛與侷限。

2、內在負面自我評價

一個人自卑的根源來源內在消極自我評價。心理學上有一個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講述的是科學家曾做一個實驗,如果一個人經受打擊次數多了,就會自然認為自己不行。

一個人自卑的根源也是如此,如果長期處在負面的情緒中,再加上習慣和別人比較,那麼往往就會非常自卑。這種自卑如果想要徹底的改變,必須要學會慢慢掌控自己的生活。

3、完美主義作祟

一個人自卑的第三個根源就完美主義作祟。過於完美自信的人往往因為自己身上的小缺點就開始否定自己, 即使自己很優秀的前提下,也依然會認為自己做得不好,這往往和小時候父母過於嚴厲要求也有關係。

因為家境原因而感到自卑,說明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裡,家境可能有問題,讓他感覺到不舒服,就像眼裡有沙子或鞋裡有沙子,他是能感覺到的。

那家境有什麼問題呢?

從普世化觀念來看,人們多因為以下這些家境原因感到自卑或不舒服,比如,貧窮、來自農村、家庭中有暴力、離異家庭、或家中有犯罪人員等。

其實自卑這種自我認知,不屬於我們的意識,而是屬於我們身體層面的認知。從我們大多數人的經歷來看,自卑其實是一種情緒,一種自我能感受到的情緒。

那面對因家境原因而產生的自卑,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從深層次理解自卑背後的心理機制。在生活中,當我們不如別人感覺家境不好,這些其實都是主觀看法與認識,是我們骨子裡的一些標準與評判。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太多的二元評判了,以家境為例,我們認為,家庭完整是好的,離婚是不好的;有錢是好的,貧窮是不好的;城市是有文化、高大尚的,農村是貧窮落後、沒文化的;家庭裡有犯罪人員或殘疾者是不好的等等。我們在這樣的文化里長大,深深地吸收並相信了這些觀念,這些觀念在我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它便控制了我們,一旦我們的外境與我們認可的好的情形不同,我們便會感覺自卑、難過或痛苦。

實際上,在現在這個多元的世界裡,我們所信奉的這些二元觀念完全不是真理。沒有任何人規定說貧窮不好、離婚不好。我們評判和認知一些事物,也並不是非此即彼的。

所以,要想去掉因家境而形成的自卑,首先必須面對現實,看到自己因家境的什麼而自卑,看到自己頭腦中那個觀念,然後質疑它的正確性。有一種“不好”叫做“別人覺得你過的不好”,說實話,當你身邊的所有人都覺得你過得不好的時候,你是真的過得不好?有的家庭雖然貧窮,但是家庭和睦,相處融洽;有的家庭雖然離異,但是沒有多年的冷暴力;有的家庭雖然普普通通,但是也有平凡有意義的幸福和溫暖。觀念的消融或者改變,不是靠對比出來的,而是要用理性的光芒去照亮它,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立價值觀。

其次,明白生活萬物其實沒有任何標準,人生重在體驗。標準是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在文化裡形成的頭腦觀念。這些觀念或說標準本來是虛妄不實的,但我們卻常常拿它當尺度,不由自主地去比較。一旦達不到我們認為的好標準,我們便會自卑與痛苦。所以,要看到自己有標準、有評判、有比較,慢慢地學著去掉這些觀念與標準,把所有的生活都看成是一種人生體驗,比如,家境貧窮是一種體驗,富有是一種體驗;離異家庭是一種體驗,完整家庭是一種體驗。它們沒有好壞之分,只是不同的體驗而已。

最後,找到自己的生活興趣及奮鬥目標。其實,自卑本身不是一件壞事。自卑會把一個人真正毀掉的,是“外界對自己的不接受、排斥和討厭”造成了“自己也對自己不接受、排斥和討厭”,令人自暴自棄,這才是自卑最害人的地方。他人的排斥、不接受,讓你以為自己不如別人,就一定會產生自卑感,而如果你有目標,熱愛生活,你就會以這種自卑感來鞭策自己,告訴自己不能鬆懈,一鬆懈就會受到別人嘲諷,被人看不起,“我不想這樣”,自卑感會帶來這種積極作用,給你力量,讓你在困境中收穫不一樣的人生財富。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最後結尾說,祝每一個人都能有一個平凡而有意義的人生。其實我們都是平凡人,我們面臨的困境也是平凡人的困境,我們能做的,就是熱愛生活,積極健康,努力進取,讓人生變得不平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