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抗疫群英譜④ | 陳婭瓊:用“溫柔力量”守護重症患者

援鄂抗疫群英譜④ | 陳婭瓊:用“溫柔力量”守護重症患者
援鄂抗疫群英譜④ | 陳婭瓊:用“溫柔力量”守護重症患者

作為首批返義援鄂醫療隊成員,陳婭瓊僅休整了4天,就主動回到了市中醫醫院重症監護室副護士長的崗位上。4月14日是她正式迴歸崗位的第7天,工作一如既往地忙碌,而她說:“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

援鄂抗疫群英譜④ | 陳婭瓊:用“溫柔力量”守護重症患者

在陳婭瓊的鼻子、耳朵上,被N95口罩壓迫摩擦而破損的傷疤正在慢慢褪去,但是在武漢戰鬥的記憶,卻一直伴隨著她,成為在日常工作中繼續前進的動力。

援鄂抗疫群英譜④ | 陳婭瓊:用“溫柔力量”守護重症患者
援鄂抗疫群英譜④ | 陳婭瓊:用“溫柔力量”守護重症患者

用溫柔的力量做重症“守護人”

“奶奶,你今天感覺怎麼樣?有哪裡不舒服嗎……”回到市中醫醫院上班後,每天一大早,陳婭瓊像往常一樣來到患者床邊,溫柔地詢問、觀察患者的身體情況。得知患者奶奶身體情況良好,她覺得很欣慰。

而此前,在她援助的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內,陳婭瓊的崗位也是在ICU重症監護室,接觸的大部分都是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第一天上班,她就親眼看見了新冠肺炎把病人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樣子。作為醫護人員,陳婭瓊雖然早已見過無數次這樣的場景,但還是感到十分揪心。

援鄂抗疫群英譜④ | 陳婭瓊:用“溫柔力量”守護重症患者

對此,她只能竭盡全力去幫助他們緩解痛苦:為行動不便的患者餵飯,給情緒焦慮的患者加油打氣。聽到患者說“謝謝”,她的心裡酸酸的,希望多做一點,能讓患者感受到一點溫暖,再堅強一點,提高和疫情對抗的信心。

每天工作到中午12點後,陳婭瓊按照嚴格的流程脫下防護用品,換下貼身衣物,上面的汗液清晰可見,而耳朵、鼻子貼了潰瘍貼還是被壓得生疼。回到駐地,進門消殺、換衣、換鞋、洗澡、吃藥……全部忙完已經是下午2點多。她開始養精蓄銳,準備下一場“戰鬥”,她說:“希望能用自己這份小小的力量,幫助武漢這座美麗的城市早日渡過難關,恢復曾經的活力和朝氣。”

用平和的內心做生活“熱心人”

在援鄂出發前一晚,陳婭瓊連夜去理髮店剪去了長髮,安頓好女兒,告別家人,輕裝上陣。臨出發前,同是醫務工作者的丈夫徐龍禮對她說:“我會把家裡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好,你在那邊安心工作,全力救治更多的病人,早日結束疫情,平安歸來。”之後,一家三口就通過視頻電話相互瞭解工作生活情況,相互加油打氣。

援鄂抗疫群英譜④ | 陳婭瓊:用“溫柔力量”守護重症患者

援鄂期間,武漢當地酒店自發為國家醫療隊提供了免費食宿,許多醫療隊隊員主動給酒店做捐助,並感謝酒店給醫療隊改善飲食、保障後勤。陳婭瓊聽說後,馬上為酒店捐獻了6666元。收到酒店的感謝時,她說,每天看到患者們的情況,還有武漢空蕩蕩的街道,感到很心痛,只想再出點綿薄之力,幫助武漢人民共渡難關。

回到義烏後,她時常和武漢的“老朋友”張凌通話。原來,張凌是陳婭瓊在援助武漢時救治的患者,如今已經康復回家,但他們的友誼通過網絡繼續延續了下來。她說,張凌在接受新冠肺炎救治期間,從沒給醫護人員添過麻煩,還積極開導身邊的病友和醫護人員,出院後還主動給醫院捐贈了呼吸機和200副護目鏡。

同為生活中的熱心人,陳婭瓊十分珍視醫患之間的良好關係。她說,同事們的鼓勵與指導,患者們的樂觀與善意都讓自己倍感溫暖。這樣的溫暖,讓她只想儘快迴歸工作崗位,在與疾病鬥爭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援鄂抗疫群英譜④ | 陳婭瓊:用“溫柔力量”守護重症患者

作者:何欣

部分圖片來自義烏女性

編輯:石薇 責編:張丹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