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修行,亦如参禅和习武,一直在“得到、悟到、再得到”中循环

都说人的一辈子就是一场修行,时而笑,时而哭,时而又笑着哭,时而又哭着笑......不停地得到和失去,反复地悟到再得到,就这样,在哭

哭笑笑中,走完这人世的一生缘,或许也是渡完这凡间的一场劫。如参禅,如习武,都是人生的修行。

人生修行,亦如参禅和习武,一直在“得到、悟到、再得到”中循环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参禅: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对参禅总结出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大师以此来指出佛家参禅过程的理解与顿悟。其实,也同样适用于形容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对世间的事物有不同的认识和见解。这就是人生修行的精进过程,也可以像参禅一样分成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目之所及,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这个时候,人是单纯的、甚至是“童真的”,看不到事物表面之下的东西;也许,有人是不愿意看到背后或深层的龌龊。这个阶段,人主要还是处在认知自我、认识世界的本原阶段。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这个时候,慢慢能看到事物的背面,或透过事物的表层看到更深的东西。看上去黑暗,其实有光明;看上去堂堂正正,其实是蝇营狗苟;看上去低调,其实很奢华......雾里看花,亦真亦假。进而,就会产生怀疑、犹豫、失望、迷惑、彷徨、挣扎,或者随波逐流,或者不屈抗争,终究是在混乱中手忙脚乱、奔波不停,大半生都已去了。就像一首歌中唱的,“我在这里欢笑,我在这里哭泣,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死去。”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这已经算是活明白了、活通透了。对自我、对世事、对这个赖以生存的社会和世界,已经有了比较清晰、正确的认知,能看到本来的真实面目,且不易受到迷惑和干扰。或者,看破不说破,too young too simple!人生已经达到世事洞明、返璞归真的阶段。看那山,还是山,不是山,又如何?

习武: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这所谓的习武之三重境界,来自于王家卫的《一代宗师》。

第一重境界:见自己。这个阶段就是在认识自我,反复寻找自己、证明自己。每个成长的人,都会经历灵魂三问:我是谁,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有很多人,也可能一辈子走不出第一重境界,因为一辈子没活明白“我是谁”;而很多练武之人,不明白自己为何而练;就像很多前浪、“后浪”、“我辈”,不知为谁辛苦为谁而忙?这也说明,武功长进和人生突破之艰辛。

第二重境界:见天地。走出自我、跳出井底,才发现天地之大、江湖之险,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就叫见世面了,从个人的小境界,提升到天远地阔的大境界了。有的人,变张狂了;有的人,却清醒了;有的人以为看到了天地的边界,从而骄横张扬、唯我独尊;有的人,却因为看不到天地之外的未知空间,从而谦虚低调、上下求索。

第三重境界:见众生。见到了自己、见到了天地,已然成为武术高手甚至一代宗师。但真正的侠之大者,都有着悲天悯人的普世情怀,见自己而由己及彼,见天地而心怀众生。所以,我们见到平常难得一见的大领导时,却觉得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遥远或高大,反而很亲切,因为在他们心中,有着对芸芸众生的悲悯和敬畏。

人生修行,亦如参禅和习武,一直在“得到、悟到、再得到”中循环

得到,悟到,再得到

修行:得到、悟到、再得到

人生由许多阶段组成,每个阶段又有许多的小目标,而为了这一个个小目标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修行。

我们在不断地得到。孩提时得到一个玩具,少年时得到好的教育,年轻时得到美满的爱情,年老时得到好的归宿......

我们在不断地悟到。终于明白玩具只是玩具时,却已经是少年郎;终于悟到惜时如金的道理时,才后悔浪费了许多光阴;终于走到耄耋之年,才顿悟这世间的因果轮回......

我们在不断地再得到,也是得道。明白了一些事物的来龙去脉、因果报应;看到了人世间的许多分分合合、欢笑悲忧;也悟透了人生的一些本质规律,比如生,比如老,比如死;最终,所有人都要回归极乐、得道升仙,“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终究只是一缕烟。

活法:稻盛和夫的修行与境界

稻盛和夫是著名的企业家,同时,被很多人尊崇为商界的哲学家,他被业界认为是真正活明白了的人。就像前面所说的习武三重境界,有人评价:稻盛和夫,才是真正达到了见众生的境界。

27岁创立京瓷,做到世界500强;52岁又创立KDDI,再次做成世界500强;后因患癌症而退休,念经学佛,参禅悟道;78岁再出山,挽救破产的日本航空,一年后扭亏为盈,利润竟然做到对手的三倍。这个人的一生,跨越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时代,都如此成功!稻盛和夫自己曾说:“这是利他之心的回报,为对方着想似乎伤害了自己利益,但却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他用哲学家的洞见之明和悲悯之心,来做企业和生意。

人生修行,亦如参禅和习武,一直在“得到、悟到、再得到”中循环

磨练灵魂,提升心态

稻盛和夫是通过怎样的修行而达到如此的境界?从他自己写的《活法》一书中,可以找到很多的答案。在《活法》中,他提倡敬天爱人和利他精神,提出了磨练灵魂、提升心态的路径,即著名的六重精进。

精进第一重:付出不逊于任何人的努力;

精进第二重:谦虚戒躁;

精进第三重:每日反省;

精进第四重:对生活怀有感恩之心;

精进第五重:积善行,思利他;

精进第六重:不为感性所困。

结语

《活法》这本书,我看了许多遍,觉得其精髓与中国传统的儒家和佛家思想有很多的共通之处,毕竟日本文化起源于中华;其次,是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不同的收获和感悟,在迷茫时读一读,一定能找到相应的答案和启示;另外,这本书既是人生教科书,也是开启经营思维的好教材,甚至有人奉为“商业圣经”

;可以说,这本书,能指引个人的“活法”,也能指导企业的“活法”。

书中的语言并不是那么优美,而是朴实无华。但作为稻盛和夫的代表作,已连续畅销10年销量近300万册,成为商界人士首选的心灵读本,值得我们放一本在枕边或包里,随时翻看,汲取人生王道,找到最幸福的“活法”!

我是@哈哈生活视界,感谢您阅读我写的文章,欢迎转发、收藏和评论,我会认真倾听和反馈,持续分享我对职场和人生的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