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一詞最早源於何處何時?

相信,很多人,包括專家學者,包括練太極拳的,可能也未必知道。這並不稀奇。誰能生而知之呢?但是,不知而求知就很好,不懂裝懂就是飯桶了,不懂以為懂便以盲導盲了。有人會說,這有什麼問的,我練的是太極拳,太極拳就是太極拳,管他什麼太極呢,太極拳是武術,太極是一哲學概念。按這樣人的邏輯一推論,大有公孫龍在世曰“白馬非馬”,太極拳非太極;更有甚者,大有趙匡胤在世指鹿曰“此非馬乎”?專家效應集體無意識曰“好馬,好馬啊!”好太極,好太極啊!

當然,有的說,太極最早是孔子說的,太極是儒家的中庸思想,再細詢,下面就之乎者也鑿鑿有理,終還自圓其說;按這人的思路,千古一孔子,無底的孔子,什麼都可以裝下。只是,裝下卻不見底,於是便非禮勿視勿言勿聽,不了了之,所以不是他說的還好,要真是他說的一定得注意。慎獨,不慎獨讀不活孔子,四海之內不吃香。

還有的說,太極最早出自《易經》;這個就讓一般人十分沒得辯解,《易經》群經之首啊,一出口便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可是,《易經》歷經三聖,稍稍再一問,是哪一聖說了太極呢?對方就越回答越多,越多越模糊糊,本來還是明白人的弄得最後自己也稀裡糊塗。於是曰,糊塗著活,明白著死。嘖嘖,沒得說。

再有的一類,大有快刀斬亂麻,接口就說,問的無聊,拿了錢鍾書打過的比喻說,“喜歡吃雞蛋,吃了了還管他是哪隻雞下的。而且再進一步說,喜歡的是雞蛋,又不喜歡那雞。練了太極拳便是,練了還管它是哪國產的太極。”這乍一聽,確實是無聊啊,無聊又深刻。只是驢唇不對馬嘴,答非所問,錢鍾書說吃雞蛋不問雞是文學謙辭,而搞學問,知道吃雞蛋,不關心雞生蛋,猶如,工人知道領工資,不關心工作一樣。但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可曰,一如父母生養了他,生養了還管他父母是什名誰,以及別的不說,就以比喻而說比喻,現在問題是,你不喜歡雞,不是你自己養的雞,何以保證你吃的不是雞下的“雞蛋”,人工雞蛋多了去了呀!


所以,瞭解瞭解自家的身架結構氣運性命對生活沒啥壞處;瞭解瞭解太極的來龍去脈生成發展對練太極拳也沒啥壞處。

言辭雖艱澀不中聽,但腸子還是熱的,於是,筆者近來讀了一文,覺得說的很確鑿受益,便全文轉載如下,有根有據,供學者參閱

“太極”一詞最早源於何處何時?

“太極”一詞最早出於何時何處

“太極”一詞最早出於何時何處?太極拳的哲學基礎屬於道家還是儒家?這是太極拳愛好者很關心的問題。然而在學術界的看法並不一致。多數學者或太極拳師都認為,“太極”一詞來自《易傳。繫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根據近年一些考古發現和哲學研究,這一說法已經受到挑戰。至於太極拳的哲學基礎,傳統說法都是來自道家理論。一是太極拳創自武當道士張三丰,屬武當派;二是太極拳基本理論源於道家創始人的著作《老子》。

1925年,陳微明在《太極拳術》中附有《太極合老說》一文,引用((老子》十二條解釋太極拳原理。已故著名學者孟乃昌先生,在《武當》雜誌1990年第1、2期發表了《老子與太極拳》一文,進而列舉五十二條《老子)}原文,解釋太極拳的原理。然而,也有作者在其著作中斷言:“太極拳的古典哲學基礎來自《周易》,是無疑義的。談到太極拳的古典哲學基礎,有人認為是老子學說,這不正確。” 對此,筆者近年也做了一些探討,下面談淡淺見,歡迎方家指正。 “太極”一詞最早出自《莊子》 說到《易》,有所謂“易更三聖”,“世歷三古”之說。即伏羲氏作“先天八卦”;周文王作“後天八卦”,並將八卦演化為六十四卦;孔子作《十翼》,即《易傳》。這種說法對於《易》的體系是在不同時代、經過許多人逐漸完善的觀點,無疑是正確的,然而對其具體內容,從古代就有人懷疑過。所謂《周易》,包括《易經》和《易傳》兩大部分。《易經》是六十四卦及其卦辭,是佔盆(算卦)用的;《易傳》是解釋“經”的,有重要的哲學價值。二者出現的時代也有顯著差別。目前多數學者認為,《易經》產生於周朝初年,當非儒家作品,《易傳》創作於戰國中晚期,比《易經》晚得多。從北宋歐陽修開始直到現代學者的研究,孔子作《易傳》的說法已被完全推翻。限於篇幅,本文對有關考證材料從略。就《易傳》而言,也不是一人一時之作。《易傳》共有七種十篇,即《象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上下,及《文言》、《說卦》、《序卦》和《雜卦》(故稱“十翼”)。據北京大學朱伯昆教授研究,《象傳》形成最早,在戰國中期以後,孟子和荀子之間,《象傳》在《象傳》之後,《繫辭》又晚一些,在《莊子。大宗師》之後,是“戰國後期陸續形成的著述,其下限可斷於戰國末年。”(朱伯昆:《易學哲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繫辭》中的“太極”一詞,首見於道家典籍《莊子•大宗師》:“道……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朱伯昆教授說:“此處太極與六極對文,太極指空間的最高極限,《繫辭》說的‘太極’,指大衍之數或奇偶兩畫未分的狀態,乃卦象的根源,故稱其為太極。莊文說的‘太極’,當是此辭的最初含義,而《繫辭》則是借用莊文的‘太極’解釋籠法。”(引文同上)如果對於《繫辭》晚於《莊子》並借用“太極”一詞還有懷疑,那麼,到了漢代的帛書《繫辭》仍無“太極”一詞,就是“太極”最早見於《莊子》的鐵證了。見下述。 《繫辭》“太極”的原文是“大恆” 前面說,《繫辭》中“太極”一詞借用於《莊子》。

“太極”一詞最早源於何處何時?

實際上,“借用”是後來的事,《繫辭》的原文並非“太極”,而是“大恆”,這是從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繫辭》發現的。 1973年底,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大量帛書,尤其是帛書《老子》甲乙本和帛書《周易》,引起了世界性的關注。帛書《老子》公佈較早,惟獨帛書《繫辭》僅在1987年12月被透露出有關內容,直到1992年8月,才首次公佈了原件照片,和出土時間相差近二十年。 原來,帛書《繫辭》與今本比較,不但內容少了一半(在帛書中是另外的文章),還有兩處重要差別:一是帛書沒有“大衍之數”一節,二是今本的“易有太極”在帛書中是“易有大恆”。帛書沒有“大衍之數”,使《易經》研究的“象數派”頗感困惑;而“太極”一詞原為“大恆”,則使《易經》研究的“義理派”惴惴不安,因為“太極”說似乎向來被認為是《易傳》的專利。《繫辭》原無“太極”,為何借用《莊子》“太極”一詞代替“大恆”?是何時借用的? 筆者以為,這顯然是對“恆”字的忌諱所致,古代文章,都要回避皇帝的名字。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兩本帛書《老子》,乙本中的許多“國”字,在甲本中原為“邦”字。據研究,這是因為帛書甲本抄寫於漢高祖劉邦之前,不避“邦”字,乙本抄寫於劉邦之後,忌諱“邦”字,故將“邦”改為“國”。今本《老子》中的許多“常”字,在帛書《老子》甲乙本都是“恆”字。今本《老子》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帛書《老子》是“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這是因為帛書《老子》甲乙本都抄寫於漢文帝劉恆之前,不避“恆”字。到了漢文帝劉恆時,人們就忌諱“恆”字,把《老子》書中的“恆”字都改為“常”,沿用至今。帛書《繫辭》既然和帛書《老子》同出一墓,當在漢文帝之前,不避“恆”字。今本將“大恆”改為“太極”,顯然也是在漢文帝劉恆之時。 “大恆”的概念來自《老子》 帛書《繫辭》的“大恆”概念,確實要比《莊子》“太極”概念的原意更具有概括力。《莊子》“太極”原指空間的最高極限,而“大恆”是指陰陽未分的狀態,是卦象的根源,也可延伸為“道”。

“太極”一詞最早源於何處何時?

《繫辭》的“大恆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與《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 物”,內容比較接近。“大”與“恆”,正是 《老子》所述“道”的根本屬性。 在帛書《老子》中,“大”字凡59見,除了“大小”義之外,它還是“道”的代名詞。“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25章—按今本章序,下同)“大道祀兮……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34章)帛書《老子》的“恆”字,凡30見,是“道”最根本的定語和屬性。“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恆無慾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檄”(1章),“恆德不離……恆德乃足……恆德不武。”(28章)“道恆無名”(32章)…… “大”是空間的無限,“恆”是時間的無限,“大恆”即時空的無限。除了《老子》,在先秦著作中恐怕再無如此突出“大”與“恆”者。在《繫辭》形成的戰國後期,《老子》已有廣泛流傳,故而《繫辭》的“大恆”概念,必出《老子》無疑。但是到了漢文帝時,要回避“恆”字,人們不得不借用《莊子》的“太極”概念以代替“大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