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楊姓流源與涼州楊家將述略

武威楊姓流源與涼州楊家將述略


王其英

一、武威楊姓流源

楊姓,據說最早源於春秋時期的楊國(今山西省洪洞縣),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西周王族姬姓,另有源自揚姓和改姓(包括賜姓、收養、避難和少數民族改姓等諸種情形)。得姓始祖為晉武公之子、晉獻公之弟楊伯僑。周襄王念其先人功勳,封伯僑於楊,為楊侯,承繼乃祖爵位。楊姓發源地始於山西境內,後世因得罪晉國貴族而遭迫害,春秋時楊國為晉所滅,子孫隱居華山避難,遂居華陰,以祖宗封地楊為姓,其後代開基各地,成為楊氏繁衍發展的主流,史稱楊氏正宗。

楊姓向西發展繁衍,其先遷入陝西,而後繁衍至河南。春秋戰國時期,有楊氏族人遷入江漢地區(今湖北省)。與此同時,又有楊氏族人自山西遷至江蘇和安徽,散佈於長江中下游地區。秦漢時期,楊姓已廣泛分佈於中國北方地區。之後,因西晉“永嘉之亂”、唐朝“安史之亂”和宋代的“靖康之亂”,中原社會動盪,楊姓子孫大舉南遷,形成了浙蘇魯、贛閩、晉陝、川湘四大塊楊姓人口聚集地區,重心由西部傳到了東南部。隨後,開始了大規模向海外遷移,移居的主要地區是東南亞一帶。

楊姓郡望主要有弘農郡、天水郡、河內郡等,堂號主要有四知堂、弘農堂、關西堂等。弘農古代為陝西弘農縣,今為華陰縣,是楊姓先人杼(zhù)公興旺發祥之地,以望立堂。東漢關西人楊震,博覽群書,時人稱為“關西孔子”,官至太尉,為官清廉正直,不屈權貴,在拒賄時曾說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後世遂以關西、四知為堂號。“楊”是太陽的意思,由“木”和“昜”組成。“木”指扶桑,也稱楊樹,生長在東方大海上的湯谷(在今連雲港雲合山);“昜”古同“陽”,是“日升湯谷”的形象描寫。以此為圖騰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楊氏族,由此產生了楊姓族徽,最終形成了姓氏。

楊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6位,目前是中國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是楊姓第一大省。楊姓何時播遷武威,目前很難找到可考的史料。查閱武威地方文史資料,本籍人物中明代以前基本沒有楊姓人物入選。張澍《涼州府志備考·人物卷》所載西漢至明代涼州人物家族130多個,無一楊姓人物;楊嘉謨及其楊姓人物是以家譜收於《藝文卷》而顯名。《武威地區志·人物》中,明代之前近1500年間,本籍楊姓人物只載三國楊定1人。楊定是東漢末期人物,董卓部將,官至鎮南將軍、安西將軍,其後裔不詳。唐代詩人高適在武威河西節度使幕府任職期間,曾拜訪楊七山人,並作《武威同諸公過楊七山人》詩。楊七山人是一位隱居不仕的高士,具體不詳。到了明朝,就有楊大烈等楊姓人物10人。能夠足以反映地方人物顯達的《五涼全志·選舉》所記載的明代楊姓人物中,武威縣貢生4人,永昌縣貢生6人;鎮番縣文武舉人各1人、貢生(包括優貢)22人,佔到明朝鎮番貢生總數178名的12.4%。這說明,武威早在漢代就有楊姓播遷繁衍,但數量不是很多。而從明朝開始,較多的顯達人物見諸史料,這與明代人口遷徙和涼州楊家將於明代落籍並興起於武威是完全吻合的。發展到清代,武威有楊姓進士1人,文舉6名,武舉24名,貢生更多。這既說明楊姓人口繁衍、優秀子弟大量湧現的事實,似乎又與楊氏家族以武功安身立家有一定的傳承關係。《古浪縣誌》1991年統計的姓氏排名表中,楊姓在414個姓氏中排名第四。編纂於1981年的《武威縣地名資料彙編》,以“楊”姓命名的楊家莊分佈於武威縣許多鄉鎮,除“楊家莊”莊名外,還有楊家亂莊、新莊、舊莊、前莊、後莊、大莊、小莊、上莊、東莊、西莊、廟莊、塔莊、石莊、柳莊、松樹莊、榆樹莊、墳莊等莊名。這足以說明,明清以後,由於楊姓子孫繁衍增廣,一二個“楊家莊”已不能夠容納人口眾多的楊氏後裔,需要賦予“新”“舊”“前”“後”等莊名相別。楊姓播遷繁衍武威的流源支脈,目前雖然還不能理出一個清晰的頭緒,但明代楊嘉謨家族即涼州楊家將的落籍並興起,無疑是武威楊姓崛起並迅速繁衍壯大的一支重要生力軍。

二、涼州楊家將支脈述略

北宋楊業祖孫四代保家衛國跨越千年的英雄傳奇,及明朝“涼州楊家將”的赫赫戰功,使我們能夠穿越歴史風雲,零距離接觸綿延千年、婦孺皆知的楊家將後裔。但一個家族的千年信史,若沒有完整的家譜等資料是難以信服的。楊嘉謨在《楊氏家譜序》中說得很明白:“吾楊氏所遺家譜多殘缺,今略述行輩,其遠年莫考,無從補綴。”武威文廟保存的刻於明崇禎十六年(1643)的《楊嘉謨墓誌銘》和兩件分別為明天啟六年、崇禎五年頒發的嘉獎楊嘉謨的誥命詔書(聖旨),河北省遷西縣保存的《三屯總府題名碑記》和北京密雲與河北興隆交界之處的《興隆霧靈山清涼界碑》,確鑿地記載了楊嘉謨的軍旅生涯和功勳,加上《涼州府志備考·楊氏家譜》、明史相關人物傳記、演義小說中散見的事略和楊氏後裔提供的許多資料,基本上為我們揭開了涼州楊家將撲朔迷離的英雄傳奇和武威楊氏播遷的基本情況,為研究地方歴史、撰寫人物評傳、續寫楊氏宗譜提供了翔實的資料。

楊嘉謨一生戎馬生涯四十年,是明末功德昭著的名將,也是北宋名將、世稱“金刀令公”“楊無敵”楊業的後裔。終明一朝,楊嘉謨及其祖宗八代祖先世居涼州,鎮邊守土,保衛大明江山270餘年,立下赫赫戰功。據《涼州府志備考·楊氏家譜》記載,楊嘉謨祖籍為重慶府長壽縣,那麼,他的祖先又是如何從遙遠的重慶府來到西北大邑武威的呢?

北宋滅亡之後,楊業的部分後裔從山西太原府走出,散播於四川、雲貴、遼東、江淮等地,其中一支落籍四川重慶府長壽縣。此後,部分後裔又輾轉於多地,其中一支落籍於江淮一帶,使江淮地區成為明代楊家將的重要源頭,湧現出一大批傑出將領,後分佈於全國各地。據現有資料推測,涼州楊家將即為江淮楊家將後裔。元朝末年,天下大亂,江淮楊氏後裔中的楊政率領三子二侄(楊璟、楊煥、楊柱、楊鶴、楊芳),從朱元璋起義,拉開了明朝楊家將的序幕。由於其作戰勇敢,被譽為“一傑五虎”。明朝立國後,“一傑五虎”中的楊柱,生子楊文,楊文又生四個兒子,其中楊稅、楊勝均從軍燕山護衛,隸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

洪武三十一年(1398),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建文帝採取一系列削番措施,準備削除燕王。朱棣深感不安,於1399年起兵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戰爭歴時四年(1399-1402),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 朱棣即位為明成祖。其間,楊稅、楊勝一直跟隨朱棣征戰。1402年,在小河戰役中,楊稅陣亡,其子楊忠於永樂二年(1404)世襲彭城衛右所千戶(正五品武官),十五年調防涼州衛任千戶,世襲武德將軍(正五品武散官)。從此,楊稅這一支在明代世代鎮守涼州。楊勝繼續隨朱棣作戰,封懷遠將軍(從三品武散官)。其子楊斌於永樂二十年(1422)承襲父職,又於宣德六年隨鎮守太監王安巡視甘肅鎮,並要求內調涼州衛。宣德年間(1426-1435),已為金吾左衛指揮、懷遠大將軍的楊勝隨長子楊斌移防涼州。從時間上看,楊稅與楊勝的後裔到涼州鎮守,前後相隔約14年。從此,楊氏後裔分別以楊稅、楊勝為始祖,世居武威,世代為將,鎮守西北邊陲二百多年,湧現出了幾十位將軍級的人物,見證了大明王朝的輝煌歴程,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涼州楊家將故事。同時,開啟了有明一代“涼州楊家將”父子並肩、兄弟聯手、兒孫相承的保家衛國光榮傳統。而散居其他地區的楊氏後裔和楊稅、楊勝開枝散葉的另支另脈中,同樣產生了許多傑出人物,由於史料闕遺,其流源和支脈難以述明。明朝末年,作為明朝總兵的楊嘉謨及其子弟,曾經在遼東前線抵禦滿清;而楊道顯作為明代涼州衛世襲指揮、分守西寧道參將(正三品),於崇禎十七年(1644)在與滿清軍隊作戰時“死盡節”。

據《涼州府志備考·藝文·楊氏家譜》和民間涼州楊氏家譜等相關資料,現將武威三支楊氏傳承世襲情況整理如下。

第一支楊勝系。

一世楊勝(1359-1437),祖籍四川重慶府長壽縣。因兄楊雄於洪武五年(1372)在征討元軍的戰鬥中陣亡,將楊勝補充到燕山護衛中所右軍從軍,歴百戶、副千戶、千戶、金吾左衛指揮同知、涼州衛指揮使(正三品)。曾隨朱棣親征漠北五次,戰功卓著。宣德七年(1432),楊勝以73歲高齡隨子楊斌移防涼州。卒後葬於城東13裡堡北唐洪寨,現涼州區高壩鎮蜻蜓村楊家墳莊子。因楊勝軍功,祖父楊覺英,贈懷遠將軍,同知指揮使司事;父楊廷傑,贈懷遠將軍,同知指揮使司事;祖母、母、妻皆獲封贈。涼州楊氏,從楊勝開始拉開了明朝楊家將鎮守河西的序幕。

二世楊斌(1389-1448),承授父職,隨太監王安巡察河西,後奉調涼州衛掌印,官至甘州後衛指揮使司指揮僉事(正四品)。

三世楊威(1423-1472),襲授祖職掌事,官至涼州衛指揮使。  

四世楊和,襲授父職涼州衛指揮使。

五世楊佑(1483-1542),襲授祖職,歴參將、都指揮僉事、都指揮同知,甘肅左副總兵。卒後入鄉賢祠。

六世楊鰲(1538-1615)襲授父職,歴守備、都指揮僉事、遊擊將軍、參將。  七世楊魁,襲授祖職,21歲卒。

八世楊嘉謨(1576-1642),襲授祖職,歴守備、遊擊將軍、參將、副總兵,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等,官至甘肅總兵掛平羌將軍印、薊鎮總兵,敕授上柱國、光祿大夫。祖弟嘉臣,隨伯兄勤王有功,升守備。

九世楊光烈,應襲指揮使管道標中軍守備,任遊擊將軍。弟楊光國,隨父徵賊有功,升三岔堡守備,楊光裕,隨父出征有功亦升守備。

第二支楊仲玉系。

一世祖楊仲玉,祖籍直隸州宜興(今江蘇宜興市)。早年參加元末農民起義,洪武十三年授陝西西安前衛左所百戶(世襲軍職,正六品),後駐守涼州,世襲流官誥命一道。

二世楊達,世襲父職誥命一道,實授涼州衛前所百戶。

三世楊能,授涼州衛後所,實授百戶。因陣亡有功,例升副千戶。

四世楊鑑,授涼州衛所世襲副千戶(從五品)。

五世楊春,授涼州衛所世襲副千戶。

六世楊縉,授父職。乏嗣,去世後由其弟楊經世襲兄職副千戶。

七世楊淮,未襲職即病故。

八世楊添爵,楊淮嫡子,授涼州衛所世襲副千戶。

九世楊愈茂,楊添爵嫡子,襲祖職副千戶,萬曆三十年(1602)著升右軍都督(正一品)。其兄弟愈盛、愈光、愈彩、愈耀、愈華、愈旺,此後歸農。

第三支楊稅系。

一世楊稅,祖籍直隸州徐州。1366年從軍于徐達義軍,洪武四年(1371)撥彭城衛右所馬軍,後從宋晟(明朝開國功臣,曾四鎮涼州,前後二十多年)克戰有功,於1401年授百戶,次年在小河大戰中陣亡,贈宣武將軍(從四品武散官)、世襲千戶(正五品)。

二世楊忠,於永樂二年(1404)襲父職為彭城衛右所千戶,授武德將軍(正五品武散官),永樂十五年調陝西行都司涼州衛右所,任千戶。

三世楊英,景泰五年(1454)襲授涼州衛右千戶所千戶。

四世楊繼隆,襲授千戶;繼隆乏嗣,其弟楊銘襲職千戶,後以功升指揮僉事。

五世楊潔,楊銘嫡子,襲職千戶。

六世不詳。

七世楊道顯,世襲涼州指揮,崇禎十七年(1644)“死盡節”。

1644年,赤膽忠心捍衛有明一朝的涼州楊家將,隨著明朝的滅亡,也褪去了耀眼的光環。當年戰場上的對手滿清,如今入主中原而為當朝天子。涼州楊家將後裔為保全子孫,保全家族,只能低調處世,隱忍不發,甚至不惜毀史滅跡,隱姓埋名,遠走他鄉,遁跡市井,待時而動,以家族中蘊藏豐富的功名價值將迎來涼州楊家將的逆襲。

據有關楊氏宗譜記載,明末清初,楊勝一支,其八世祖楊嘉謨於崇禎十五年(1642)去世後,其子楊光烈應襲指揮,任中軍守備,楊光國任三岔堡守備,楊光裕亦任守備,其弟楊嘉臣加升守備。楊仲玉系,傳至九世楊愈茂,襲祖職副千戶,官至右軍都督(正一品)。以上兩支,明亡後,後裔不知流落何處。楊稅一支,傳至七世,其中楊道顯於崇禎元年(1628)世襲涼州指揮,崇禎十七年“死盡節”,其子孫或隱姓埋名,或遠走他鄉;而楊道煥、楊道興、楊道昌及其後裔在今大柳鎮王城堡務農,數代以後,一直團結和睦,在楊氏大家庭中生活,沒有分門立戶。明朝實行衛所和軍戶世襲制度,其家族傳承世襲與歴朝不同。以上三支楊氏,相互間的血緣傳承及輩分還不太清楚,所列各世代表性人物只是按照朝廷規定襲職的軍方人物,而眾多不能襲職的後裔,只能是“歸農”的結局,即其他沒有襲職的餘丁,或隨軍或留在原地從事其他經營,與民戶無異,這實際上也是所有門閥家族共同的結局和命運。

三、有關涼州楊家將文物及文化遺產述略

1.蜻蜓村涼州楊家將墓葬及楊氏碑刻。1958年,全國各地進行平墳開荒整地運動,武威六壩鄉蜻蜓村(今屬高壩鎮)同樣如火如荼地開展此項運動。蜻蜓村,原名北唐洪寨,古稱楊家墳莊子,從明代至清,一直是涼州楊嘉謨家族的佳城(祖塋)之地,規模較大。在那次平墳運動中,蜻蜓村楊家墳被無情開掘。村民們掘開了一座古墓,挖出了許多的金、銀、玉器和珠寶等陪葬品(文物),其中最為珍貴的是刻於崇禎十六年的《楊嘉謨墓誌銘》。墓葬雖未進行考古發掘和有效保護,但隨著墓葬的有效保護或將來可能的發掘,出土或發現大量文物是遲早的事。《楊嘉謨墓誌銘》和之後從楊氏成員中徵集到的聖旨,它向世人揭開了一代名將楊嘉謨隱藏了數百年的未解之謎(詳見《楊嘉謨墓誌銘與武威楊府巷》一文)。另外武威還有幾通楊氏碑刻。

《唐武安府校尉楊君碑》,據《涼州府志備考》《五涼全志》古蹟載:(楊君)名文才,字德茂,宏(弘)農華陰人,漢太尉震之裔。墓在永豐鄉,碑記甚悉。碑佚,碑文無存,志主生平不詳。

《明楊佑三官神祠碑》,於明萬曆九年(1581)立於楊府街三官祠,通判胡松年撰文,碑佚,碑文無存。楊佑為楊嘉模曾祖父,官至甘肅副總兵、都指揮同知,去世後入鄉賢祠。

《烈婦楊氏墓碑》《高節婦墓誌銘》(楊氏嫁與高氏為妻,故稱之),二碑立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已佚,碑文載《五涼全志》,內容基本相同。簡述出身貧寒的烈(節)婦楊氏在外打工受辱及被害的過程,讚揚其“行芳志烈……寧死不屈”的貞烈品行。前者為鎮番知縣江鯤撰寫,後者為涼州知府何德新撰寫,在當時具有典型教化的社會意義。

2.王城堡楊氏木製屏風與祝壽頌詞。大柳鎮王城堡楊家榆樹莊子村民楊某家藏的一組乾隆三年(1738)製作的18扇木製屏風,進一步揭開了生活於清代前期的涼州楊家將後裔的社會關係。屏風上面藍底金字,周遭刻有花卉人文圖案,內容為楊家二位老人六十大壽的祝壽頌詞,題目是《大郡佐即伯牧升、安翁崑玉六泰榮壽雙慶序》。屏風距今已愈280多年,雖有部分破損,但除了祝壽者人名有些字跡模糊不清外,大部分內容清晰完整,足可辨其全貌。二人生日僅相差一月,說明是堂兄弟無疑。大意是楊氏升、安二公德高望重,樂善好施,仁德孝友,親友在他倆六十壽辰之際雙陳獻壽。文中除祝壽之詞外,還提到了楊氏家族的歴史淵源和敦厚和睦的家風族範。

祝壽頌詞撰者為康熙四十四年(1705)舉人,曾任福建莆田、甌寧知縣王化行;書者為康熙五十三年(1714)舉人、曾任江西安義縣知縣、浙江安吉州知州高崇徽。祝壽者有雍正制科舉孝廉方正的涼州三徵士張玿美(曾任廣東廉州府知府、雷瓊道,《五涼全志》總修)、張綸(曾任山東濟寧州知州)、張爾戩(曾任兵部主事、陝西同官縣知縣)和雍正八年進士、曾任山西文水縣知縣蘇暻等地方名士及涼州鎮標右營遊擊朱國傑、淮安府中協中軍都司高崇韜、涼州鎮蔡旗堡守備楊春澤、蔡旗堡千總周大學等地方官員;還有武威文舉人王道久、王化南(乾隆四年進士,山東知州),武舉朱承愷、劉允龍(隆)、李弘猷以及涼州府、縣儒學訓導、監生、庠生及鄉耆親誼等數百人。

頌詞中雖然指出楊氏兄弟二人九世先祖為楊稅,十世先祖為楊忠,並未明確說明所擔任的官職。但從眾多官員、名士為其祝壽來看,足見其身份、資望之崇。頌詞中有“黼黻皇猷,馳聲仕路”“共垂勳名”等語,當為兄弟二人曾經為官的明證。頌詞中又有楊氏家族數世“同堂而居,共灶而食”之說,至少說明楊氏數代在乾隆隆三年還沒有分門立戶。從“兄及弟兮,如賓如友”等表述說明兄弟二人關係極好,不分彼此。值得一提的是,武威楊氏十世族人楊士藻在嘉慶十九年(1814)所寫的《楊氏家譜序》中指出,楊氏“居數十年,兄友弟恭,雍睦成風,耕讀世繼,宜乎與張公藝仿一二焉。”隋唐之時的張公藝,九輩同居,和睦相處,傳為美談。楊氏效仿張公藝,可見合族共居之盛況。

清代武威楊氏數世同堂,家風和睦,文德世繼,在修身齊家、道德文章、耕讀相繼方面,皆有傳承,且人才輩出,蔚然成風。乾隆十四年《武威縣誌·人物誌·節義》記載,時耆壽“楊國正,住西街。事母孝謹,持身端正。壽九十一。申報,贈‘五世同堂’額。”這是住在城裡的一支楊氏的情況,與上述王城堡楊氏“同堂而居”互為映襯,相得益彰。幹隆中後期,因為人口增加,楊氏一族開始從王城堡陸續分家遷居各地,其中一部分遷往民勤、古浪和新疆。楊氏在武威的散居地除王城堡外,分佈於四鄉六渠。武威楊氏同堂而居和散居及播遷繁衍,歴經幾百年,也從側面反映了清代武威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的總趨勢。

3.與武威楊氏相關的文物及文化遺產。明代天啟六年(1626)皇帝授贈楊嘉謨聖旨,從楊氏成員中徵集,現收藏於武威文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涼州攻鼓子、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威水陸畫以及涼州楊家將武術、永昌石碑滾燈、王城堡社火、白塔溝舞龍等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這些文化遺產,其原創或傳承,或為武威楊氏獨創,或與武威楊氏關係密切,都是涼州寶貴的財富,對於研究明清武威民風民俗、家譜傳承、詩文書法,具有極高的歴史價值。

4.其他分佈於武威城鄉的楊府巷(街)、楊府、楊家祠堂、四知堂、楊業廟、楊殿廟、白衣寺(相傳楊嘉謨女因所許配的軍人陣亡,終身未嫁,為其建寺)、清涼寺、楊家壩河、楊府花園、楊家牌樓、楊家臺(堡、寨、場、墩、山、屲、灣、溝)、楊家燒坊(磨坊、油坊、紙坊)以及眾多的楊家莊等,無不潛藏著涼州楊家將的信息。

四、餘思斷想

明朝時期,武威及西北邊境,多次遭到北元勢力的進犯騷擾,給百姓的生產生活和生命財產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和破壞。所以,百姓更加追思那些血戰報國的英雄。於是,蘇武、狄青和楊家將等英雄的傳說得以廣泛流傳。涼州區頌揚狄青的詩詞不絕於書,而且有狄青臺遺址;民勤保存著蘇武的碑刻、祠廟等相關遺址及傳說、詩文、楹聯等;古浪則有楊家將十二寡婦徵西及其“滴淚崖”的悲壯傳說。依史書,狄青的主要戰場在陝甘寧一帶,楊家將故事發生在山西雁門關和大同一帶,狄青與楊家將對陣交手的主要對手分別是西夏和遼國;蘇武牧羊的故事則離我們更為遙遠。這些故事大量出現於明代以後,與“有明以來,邊鋒屢警”的歴史事實是一致的,可以看作是地處遊牧民族與漢民族爭奪前沿的武威人民崇文尚武、尊崇英雄、追思血戰保國先烈的一種情愫,創作者並不是無知,而是借古喻今,或表達一種對英雄的傾慕之情,或在國家危亡時期表達一種期望、一種預期。

向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明版《楊家將演義》和《楊家府演義》等英雄傳奇小說,同樣產生於這樣一種宏大的背景之下,它所塑造的北宋著名軍事世家楊家將主要人物楊業、楊延昭、楊文廣一門三代前赴後繼、忠勇衛國的事蹟及其英雄群體,表達了人民群眾抵禦外侮,保國安民,表彰忠烈的理想和願望。早在北宋時期,楊家將英雄群體就已經聞名天下,並廣泛傳頌。歐陽修在《供備庫副使楊君墓誌銘》中寫到:“父子皆為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裡兒野豎,皆能道之。”《楊家將演義》作者熊大木,號鍾谷,福建省建陽人,明代歴史演義小說的編著者與刊行者;《楊家府演義》作者紀振倫,號秦淮墨客,江蘇南京人,明代著名作家。江淮地區作為明代楊家將的重要源頭,可以推測,他倆生活於明代中後期,與江淮許多楊氏將領及其後代保持著密切聯繫,在小說創造中,既汲取了北宋楊家將的許多史料和傳說,更融入了明代楊家將的歴史事實。蘇武、狄青和楊家將在武威的被尊崇及其英雄故事的流傳,反映出武威人民對英雄的敬仰和熱愛,凝聚著中華民族前赴後繼、忠心報國的偉大精神,寄託著追求和平美好生活的熱切希望。這些人物和故事,歴史背景相同,相互輝映,充滿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閃耀著理想主義的光芒。相比而言,涼州楊家將的人物與歴史是實實在在的,是楊家將演義等英雄傳奇小說的涼州版本,這與古浪民間傳說的楊家將傳奇故事應區別開來。

“楊氏初微自河西,彎弓馳馬耀邊疆”(歐陽修)。有明一朝270多年,涼州楊家將從江淮地區輾轉於西北邊疆,浩氣枕戈,忠勇愛國,喋血沙場,戍邊屯墾,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歴史人物,譜寫了一部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英雄壯歌,是楊家將演義的涼州版本,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英雄家族史詩。

“山川不老英雄逝,環繞祁連幾戰場”(于右任)。蘇武、狄青、楊家將等英雄人物,他們為中華民族的大融合、大團結、大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永遠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今天,我們要在充分尊重歴史的基礎上,而又不必拘泥於歴史,大力挖掘其閃光的精神價值,塑造出具有時代意義的英雄豪傑。

附 楊才年先生《涼州楊家將賦》

夫涼州楊氏,源於弘農郡望一脈清香,斯為宋將楊業後裔枝蔓。日升湯谷,扶桑沐祥光;崇文尚武,代代譜華章。

先祖楊震,暮夜卻金,“四知”氣節美名揚;文帝楊堅,盛世開皇,一統華夏高山仰。隋有衛昭王楊爽公,率軍反擊突厥,被譽“東方戰神”;唐時觀國公恭仁,破賊立功緻相,仍領涼州總管。涼州都督楊敬述,獻得《霓裳羽衣曲》;志烈休明兩節度,拒蕃捐軀河西地。宋代楊家將,忠烈馳疆場。破陣守關,衝鋒陷陣,勇字貫三軍,屢敗契丹功赫赫;赤膽立身,灑血拋頭,忠心銘四海,久傳梨園史悠悠。鐵骨錚錚老令公,金刀無敵,長令楊家名萬古;神勇浩浩楊家將,勁節有根,甘教忠義載千秋。

楊家將後世裔孫,宋亡入蜀,如龍潛形。囊中長鋏,猶時發錚錚龍鳴之聲;楊氏英豪,仍不墜拳拳報國之志。元末苛政,天下大亂。巴蜀江淮,燃起烽煙。楊氏族人俱揭竿而起,令公後裔皆克戰各處。大明建國,卓卓有功。“三楊侍朝”,天下治隆。明代楊家將,帶眷舉家,駐防涼州,一腔碧血灑青史;塞上精銳卒,竭心盡力,戍守邊疆,四面黃沙唱輓歌。楊雄和林喋血,楊稅靖難陣亡。楊忠出使西域,絲路再通暢;楊斌籌建衛學,文德又敷誕。楊佑受供三官神祠,教化後昆,鄉賢拜家廟;楊鰲分守延綏西路,血戰有功,勇士仰孤標。英雄楊嘉謨,拔劍向天山海關;智勇楊衛國,共堅奇伐大松山。道顯死盡節,後代不仕清。武將世家,父子並肩,忠義猛將若星辰,威鎮邊陲;襲承祖職,子孫相繼,驅虜靖邊建殊勳,忠魂永垂。橫槊祁連山,修飭武備,築塞固邊,戰馬蹄驚千古荒;揚旌嘉峪關,南捍諸番,北拒蒙古,河西走廊一劍懸。縱馬大涼州,安撫番夷,羈縻羌戎,茶馬互市通貨暢;血戰河西堡,驅除韃虜,靖邊鎮番,大漠孤煙落日圓。雄關殘陽,浩氣枕戈,威名屢教敵寇膽寒,史乘殷殷留壯烈;古道西風,盡拋碧血,義舉常令國人淚湧,碑文歴歴鐫忠貞。靖平敵戎,戍守邊關,忠義高懸楊府巷;開渠屯田,濟民安邦,清輝盡灑楊家河。功耀千秋,勇武忠誠捍疆土,英名暉日月;名揚四海,忠肝義膽報家國,氣節鑄春秋。涼州楊家將,輩代戍涼州,代代皆有忠勇將才,世世頗具先祖遺風,故有“涼州楊家將”之稱謂。

鱣夢鷹揚萃一家,耀武揚威最堪誇。文經武緯古涼州,託根深處自生芽。涼州楊氏,當銘記嘉謨遺訓:“世承宗祧,光前裕後”;“善繼先人之志,克盡人道”;勿慢處世之理,為賢行孝;“能喜施捨,善根厚植”;“勤讀詩書,博覽群籍”;尋訪明師,親近賢士;勿狂詐恣肆而惺剔上進,蘊良善智慧且有品有德。譜牒舒捲,常誦先祖遺訓而教化後昆;優典宜頒,大書楊門家風以活化精神。

追根溯源,往事越千年;繼往開來,宏圖拓萬里。嗟夫!觀古來今往,華夏楊門,輩出英賢,代有俊彥,長盛不衰,世系繁衍。此何以哉?皆賴“四知”高節之魂,弘文崇德,清白傳家,留肅肅之家風,托起弘農楊氏之脊樑;全憑忠勇報國之志,尚武揚威,馳騁沙場,遺昂昂之家聲,高揚世代楊門之尊嚴。喋血沙場,只為鑄劍為犁;赤心烈膽,以祈和平永駐。古今一脈,泱泱家族昭示做人之道;家國同懷,冊冊史書闡釋處事之理。

縱橫千年時空,綺麗八方矚目。一朝醍醐千古毓,百代勤勉萬世昌。方今乾坤朗朗,百業隆隆,國強而家旺,業興而運昌。把酒覽史,英雄豪氣盡在老酒一壺;以德興業,運籌經營更有雄心一片。高懸“楊”字旗,旗開而必勝;敲響攻鼓子,鼓腹而擊壤。弘農裔孫,宜當慎終追遠,祖德高揚,勿忘伯起公“四知”之高風;楊氏族人,更應重振旗鼓,再鑄輝煌,續傳楊家將精神之榮光!

(2020.1.30於涼州)


作者簡介:王其英 涼州文化學者。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長期從事教育和黨政工作,曾兼任《武威市志》總編。編著出版《武威金石錄》《西部明珠涼州》《可愛的涼州》《涼州歷史文化散論》《歷代詠涼詩選析》《武威特色文化述要》等多部著作;編輯、修訂、通稿地方誌和地方文獻資料20多部。獲甘肅省地方史志先進工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