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與八分書的淵源,你清楚了嗎

隸書又名佐書、分書。隸書可分為古隸和八分,秦漢初期波磔(蠶頭雁尾)不很明顯都屬古隸,反之左波右磔、蠶頭雁尾,左右分背明顯的就是八分書。

“八分”說法的來歷主要有,唐張懷瓘《書斷》雲:“漸若八字分散,故曰八分。”清包世臣《藝舟雙楫》說:“言其勢左右分佈相背然也。近人胡小石在《書藝略論》中也說:“隸書既成,漸加波磔,以增華飾,則為八分。”《乙瑛》、《禮器》、《曹全》等東漢碑刻是八分書的典範,而《史晨》結體方整,端莊典雅,用筆圓潤,疏密勻稱,提按得法,被後世譽為“八分正宗”。八分的代表人物是蔡邕 ,人稱八分高手,《熹平石經》即出自其手。


隸書與八分書的淵源,你清楚了嗎

對隸書起源問題的研究,裘錫圭先生更是在其《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一九八八年版)一書中指出:"隸書在戰國時代就已基本形成了。"而且關於隸書的起源,現在已至少追溯到了春秋末年的山西候馬盟書,常耀華先生曾專門撰寫了《開隸變端緒的東周盟書》(載《中日法史論研討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出版)一文,明確提出:"東周盟書宜為隸變之濫觴"。他指出,盟書已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藏頭露尾、有輕有重、有肥有瘦的新型筆劃,例如撇、捺筆劃的出現,大大簡化了篆引纏繞的筆法,改變了筆劃的基本走向,由上下運轉變成左右舒展,從而使篆書的扭結得以解放,使字勢由二維向著四維空間擴張,形成八面來風之勢"。由此可見,隸書的起源,保守一點地說,也應定在春秋晚期,即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後為宜。


隸書與八分書的淵源,你清楚了嗎

  如果從秦武王二年的青川木牘到東漢永興元年乙瑛碑的隸書的成熟,再到漢末三國時鐘繇楷書來劃分,經歷了先秦的秦隸、西漢時的古隸、東漢時的漢隸,漢後的今隸,前後大約六百年左右。隸書是由篆書的圓筆演變成為方折的筆畫,字形由修長變為扁方,上下收緊,左右舒展,運筆由緩慢變為短速,生動活潑、風格多樣,給書寫者帶來很大的方便。漢隸,主要是指東漢碑刻上的隸書。漢隸是在西漢古隸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漸趨整齊美觀,並有規律的運用波磔。所謂波,指筆畫左行如曲波,後楷書中變為撇;所謂磔是右行筆畫的筆鋒開張,形如燕尾的捺筆。字形比較左舒右展,有分張外拓之勢。它們的特點是用筆更為技巧,點畫的俯仰呼應、筆勢的提按頓挫、筆畫的一波三折和蠶頭雁尾及結構的重濁輕清、參差錯落,令人歎為觀止。風格多樣且法度完備,或雄強、或雋秀、或瀟灑、或飄逸、或朴茂、或嚴謹,如群星燦爛,達到了藝術的高峰。漢隸中,《乙瑛》結體方整中有跌宕之姿,筆劃規矩有法度,捺畫沉著有力,用筆方圓結合。《禮器》結體富於變化,字形有長、有方、有扁、有大、有小,極為生動,秀麗典雅,筆畫瘦朗勁健,收筆處多見方析,捺畫特別肥厚,斜度大,長筆的波畫下重筆,尾部尖挑狀。《石門頌》全名為《司隸校尉楗為楊君頌》,清楊守敬認為“其行筆如野鶴閒鷗,飄飄欲仙”。康有為稱為“高渾”“勁挺有姿”由此可見。後人對於此碑推崇倍致。其結字上疏密大小不一,瀟灑自如。行筆如行雲流水,不留痕跡,極為老辣,代表了漢隸的最高成就之一。

隸書與八分書的淵源,你清楚了嗎

隸變既然在秦代基本完成,那麼隸書的成熟期也就不會晚至西漢末年或東漢晚期。現已有許多學者明確提出:隸書確立在西漢初年已經開始(參見牛克誠《簡冊體制與隸書的形成》一文,載《中日法史論研討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出版)。其實,不僅是隸書的確立,而且是隸書的成熟也在西漢初年就完成了。這裡所說的隸書也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今隸,或者叫八分隸書。一般說來,所謂八分隸書的顯著特點乃是構形扁方,筆劃已具有規律性的波勢和挑法,左波右磔對比強烈,字形內斂而外張,構形部件穩定一致。如果我們根據這些特點來檢測帛書中的隸書抄本,那麼,誰都會很容易發現,這些八分隸書的主要特徵,在帛書中已充分地顯示了出來。以帛書《相馬經》為例,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歸納出如下特點:


一、 構形比較規範,結構趨於扁平方正。
二、 用筆已很有規律,橫畫切鋒重人,方起尖收,呈蠶頭雁尾之態,點、挑、撇、捺已成為構形的主要筆劃,並且各以成熟而定型的姿態組構字形。
三、 線條以方折為主,長短相聚,粗細相間,已完全沒有篆書線條圓轉纏繞的態勢。
四、 章法上則分行布白,整齊有序,或行距推近、字距拉開,或行距較寬、字距較密,均疏密有致,整齊劃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