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与八分书的渊源,你清楚了吗

隶书又名佐书、分书。隶书可分为古隶和八分,秦汉初期波磔(蚕头雁尾)不很明显都属古隶,反之左波右磔、蚕头雁尾,左右分背明显的就是八分书。

“八分”说法的来历主要有,唐张怀瓘《书断》云:“渐若八字分散,故曰八分。”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说:“言其势左右分布相背然也。近人胡小石在《书艺略论》中也说:“隶书既成,渐加波磔,以增华饰,则为八分。”《乙瑛》、《礼器》、《曹全》等东汉碑刻是八分书的典范,而《史晨》结体方整,端庄典雅,用笔圆润,疏密匀称,提按得法,被后世誉为“八分正宗”。八分的代表人物是蔡邕 ,人称八分高手,《熹平石经》即出自其手。


隶书与八分书的渊源,你清楚了吗

对隶书起源问题的研究,裘锡圭先生更是在其《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一九八八年版)一书中指出:"隶书在战国时代就已基本形成了。"而且关于隶书的起源,现在已至少追溯到了春秋末年的山西候马盟书,常耀华先生曾专门撰写了《开隶变端绪的东周盟书》(载《中日法史论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出版)一文,明确提出:"东周盟书宜为隶变之滥觞"。他指出,盟书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藏头露尾、有轻有重、有肥有瘦的新型笔划,例如撇、捺笔划的出现,大大简化了篆引缠绕的笔法,改变了笔划的基本走向,由上下运转变成左右舒展,从而使篆书的扭结得以解放,使字势由二维向着四维空间扩张,形成八面来风之势"。由此可见,隶书的起源,保守一点地说,也应定在春秋晚期,即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后为宜。


隶书与八分书的渊源,你清楚了吗

  如果从秦武王二年的青川木牍到东汉永兴元年乙瑛碑的隶书的成熟,再到汉末三国时钟繇楷书来划分,经历了先秦的秦隶、西汉时的古隶、东汉时的汉隶,汉后的今隶,前后大约六百年左右。隶书是由篆书的圆笔演变成为方折的笔画,字形由修长变为扁方,上下收紧,左右舒展,运笔由缓慢变为短速,生动活泼、风格多样,给书写者带来很大的方便。汉隶,主要是指东汉碑刻上的隶书。汉隶是在西汉古隶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渐趋整齐美观,并有规律的运用波磔。所谓波,指笔画左行如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所谓磔是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字形比较左舒右展,有分张外拓之势。它们的特点是用笔更为技巧,点画的俯仰呼应、笔势的提按顿挫、笔画的一波三折和蚕头雁尾及结构的重浊轻清、参差错落,令人叹为观止。风格多样且法度完备,或雄强、或隽秀、或潇洒、或飘逸、或朴茂、或严谨,如群星灿烂,达到了艺术的高峰。汉隶中,《乙瑛》结体方整中有跌宕之姿,笔划规矩有法度,捺画沉着有力,用笔方圆结合。《礼器》结体富于变化,字形有长、有方、有扁、有大、有小,极为生动,秀丽典雅,笔画瘦朗劲健,收笔处多见方析,捺画特别肥厚,斜度大,长笔的波画下重笔,尾部尖挑状。《石门颂》全名为《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清杨守敬认为“其行笔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康有为称为“高浑”“劲挺有姿”由此可见。后人对于此碑推崇倍致。其结字上疏密大小不一,潇洒自如。行笔如行云流水,不留痕迹,极为老辣,代表了汉隶的最高成就之一。

隶书与八分书的渊源,你清楚了吗

隶变既然在秦代基本完成,那么隶书的成熟期也就不会晚至西汉末年或东汉晚期。现已有许多学者明确提出:隶书确立在西汉初年已经开始(参见牛克诚《简册体制与隶书的形成》一文,载《中日法史论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出版)。其实,不仅是隶书的确立,而且是隶书的成熟也在西汉初年就完成了。这里所说的隶书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今隶,或者叫八分隶书。一般说来,所谓八分隶书的显著特点乃是构形扁方,笔划已具有规律性的波势和挑法,左波右磔对比强烈,字形内敛而外张,构形部件稳定一致。如果我们根据这些特点来检测帛书中的隶书抄本,那么,谁都会很容易发现,这些八分隶书的主要特征,在帛书中已充分地显示了出来。以帛书《相马经》为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归纳出如下特点:


一、 构形比较规范,结构趋于扁平方正。
二、 用笔已很有规律,横画切锋重人,方起尖收,呈蚕头雁尾之态,点、挑、撇、捺已成为构形的主要笔划,并且各以成熟而定型的姿态组构字形。
三、 线条以方折为主,长短相聚,粗细相间,已完全没有篆书线条圆转缠绕的态势。
四、 章法上则分行布白,整齐有序,或行距推近、字距拉开,或行距较宽、字距较密,均疏密有致,整齐划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