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和他的“女人們”

1727年,弘時被玉蝶除名,削除宗籍,同年8月,政治生命被宣判死刑的弘時,很快抑鬱而終。《清史稿》的評價:“放縱不羈”,而弘時的真實死因,卻是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以後,皇太子胤礽被廢,造成“九子奪嫡”,引發殘酷的兄弟相爭,鑑於前車之鑑,雍正開始改行“秘密立儲”,結果卻遭到了弘時的強烈反對。

弘時雖為名義上的第三子,但兩位哥哥的早逝,讓弘時成了實質的皇長子,在中國“立嫡為長”的傳統下,嫡長子身份,既是機會,也是危險的源頭。

弘時,生於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生母為工部員外郎(正四品京官,類似住建部廳長)李文燁的二女兒,李姑娘比雍正大兩歲,通過內務府選秀渠道,被婚配許給了彼時的貝勒爺,李氏進入雍貝勒府邸之前,雍正已由父親包辦婚姻,與出身顯赫的內大臣步軍統領(上三旗,從一品)費揚古之女結為夫妻,也就是說雍正的原配夫人,來自根正苗紅的滿八旗“上三旗”之一的正黃旗,而李氏以漢人身份,侍妾名份,屈居嫡福晉烏拉那拉氏之下。

雍正皇帝和他的“女人們”

所幸,李氏的肚子極為爭氣,和雍正一起後,一連生了3個兒子,1個女兒,而嫡福晉雖出身名門,但在康熙三十六年,生過一個兒子,8歲夭折以後,再無生育。1722年,雍正稱帝前,大雍正那兩歲的李氏,才是雍王府的受寵之人,母憑子貴,雍正登基以後,李氏自然也被升格為齊妃。

可惜,齊妃的優渥現實,很快被另一個女人徹底擊碎。

年氏——大名鼎鼎的撫遠大將軍,年羹堯的親妹妹,憑藉剿平準格爾策王阿拉布坦的大規模叛亂,加上平叛成功,扶正了雍正皇位,年氏由此在後宮一步登天,雍正繼位的第一年就迅速將其晉為“貴妃”,宮中地位遠勝齊妃,之後不久,雍正又將年氏,再次破格晉封為皇貴妃,如日中天的勢頭,蓋過了正宮皇后——烏拉那拉氏。

公允地講,年氏的確是雍正生命週期裡最疼愛的女人,證據是年羹堯平定青海的準格爾叛亂以後,獨攬西北大捷的蓋世奇功,恃功自傲,還不停的反覆作死,一向有著“冷麵王”之稱,手段毒辣的雍正,居然一反常態,多次放過了他。

雍正皇帝和他的“女人們”

年羹堯從青海平叛返回京城的沿途,先是作死要求百官下跪迎接,同時,更讓總督,巡撫這類高級地方一把手,也跟著下跪,一時間,彈劾年大將軍的奏章,如雪花般,飛入了乾清門西側的軍機處。回京後,年羹堯不僅沒收斂,反而強硬要求,濫封濫賞下屬的文武官員,保舉數量令人瞠目結舌。這是什麼?這是藐視皇權,搶奪人事,此時,雍正已動了殺心,但看在年貴妃的份上,再次放過了年羹堯。

雍正是什麼人,康熙時期就已名滿天下的“冷麵王”,心機深不說,從來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厚黑學一頂一的絕世高手,現在為了一個女人,忍氣吞聲,殊為不易。

雍正皇帝和他的“女人們”

雍正如此看重年貴妃,源自何處?

年貴妃1714年嫁給雍正,除了是當時雍王府最年輕的女人之外,更重要的是年貴妃極會做人,她的父親是湖北巡撫,哥哥是四川總督,家世顯赫,手握重權,而當時的雍正,卻貴為親王,但因性格內向,做事不留情面,朝堂之上得罪了很多人,在“九子奪嫡”的皇權爭奪中,雍正不僅沒有勝算,反而可能備受冷落。

年貴妃不僅對公公備加恭敬,更在王府內恪守對嫡福晉烏拉那拉氏的臣屬本份,從沒有僭越之舉,即便對家奴僕人,也總是和顏悅色,難怪雍正對她評價:“品性溫和,賢淑恭謹”。年貴妃在世時,是哥哥年羹堯的護命符,即便哥哥在宮外如此驕橫,妹妹始終能在宮裡保他小命,可惜年貴妃在公公康熙皇帝駕崩時,剛好懷孕,不停的鞠躬下跪,讓其動了胎氣,此後體弱多病,日甚一日,雍正三年,年氏在被封為皇貴妃不久以後撒手人寰,貴妃去世僅僅一個月,年羹堯就被立刻法辦殺頭。

雍正皇帝和他的“女人們”

但雍正並沒有做絕,考慮到和年貴妃的情誼,雍正並未像對老八、老九、老十等異母同父的兄弟們,動輒“阿齊納”、“賽斯黑”一通訓斥抄家,他只將年羹堯的錯誤限定其本人,沒有過度牽連年氏家族,這種不搞連坐的帝王懲處,縱觀整個封建王朝,也極為罕見。可見雍正對年氏用情至深。

《甄嬛傳》中的熹妃,在雍正朝,確有其人,她不僅在戲中笑到了最後,更在現實生活中如魚得水。熹妃的歷史原型,源自雍正皇帝的第四子,寶親王弘曆的生母,乾隆皇帝媽媽,崇慶皇太后,熹妃的命極好,不僅生活在康雍乾盛世,更幸福地活到了86歲高齡,並且還將這種福氣的健康基因傳給了乾隆,助其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熹妃也成了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太后。

雍正皇帝和他的“女人們”

熹妃,原名鈕鈷祿氏,四品禮儀官凌柱的女兒,康熙末年,以13歲的年齡,進入雍親王府,作為一個女人,年少的她,除了年齡優勢以外,在家族背景,功勳顯赫上,並沒有更多有利條件,身份不夠尊貴的熹妃很聰明,善於結交盟友,比如日後同樣被封為皇貴妃的裕嬪就是她的好姐妹典型,加上她的親生兒子弘曆,天資聰穎,早早就被爺爺康熙看重,著力培養,雍正雖勤勉,但資歷一般,康熙駕崩,雍正能承繼大統,多多少少也沾了兒子的光。

熹妃的一生,盡享榮華富貴,結局非常好,但親兒子沒有登基以前,熹妃的宮鬥路也夠戰戰兢兢。因為在她前面,至少還有3個比她資歷更甚的女人,熹妃只能屈居第四,所幸她命好,排行第一的皇后烏拉那拉氏不能生育,構不成威脅。早年得寵的齊妃,又因為兒子弘時被廢,受到牽連被冷落,即便最為得寵的年貴妃,也因為身體不好,早早離去,失去了爭寵資格,仗著兒子爭氣的熹妃,終於在雍正八年,熬死了正宮皇后烏拉那拉氏,成功登頂後宮最高地位。

雍正在位十三年,和歷朝一樣,後宮同樣宮鬥不休,能在危險重重的環境下,笑到最後,除了家族支持,更需要運氣,更需要智慧,何況熹妃的家,並不能給她抱大腿,撐熊腰,在宮中,她只能靠自己,還好她遇到了裕嬪。

雍正皇帝和他的“女人們”

裕嬪,康熙末期,以王府內管領(王府中的管家,官階正五品)佐領女兒的身份與雍正結婚,說起來,裕嬪父親的品級,比熹妃爸爸還低,即便雍正稱帝,耿家被抬旗,進入上三旗的鑲黃旗,耿父的職位也沒有超過正五品。

不過,裕嬪有一項絕技,她的酒量很好,雍正喜歡在工作之餘,找她喝酒侃大山。雍正不喜聲色犬馬,一心埋頭苦幹,據後人統計,在位13年時間裡,共批閱奏摺4.2萬件,其中光批語就寫了1000多萬字,平均每天要看10份以上奏章,工作狂的間歇,要想不瘋,裕嬪的作用,究竟有多重要,不言而喻。天長日久,裕嬪除了能在皇帝面前留個鐵哥們的好印象,作為姐妹的熹妃,也能夠平步青雲。

這也是為什麼,熹妃的兒子——乾隆帝登基以後,會主動冊封裕嬪為皇貴妃的主要原因,乾隆自小長在深宮,對於母親熹妃,誰跟她好,誰不好,乾隆心裡,自然門兒清。清宮劇《延禧攻略》中,乾隆皇帝寵愛的和親王,就是裕嬪的親兒子,親媽好姐妹的親兒子,乾隆心生憐憫,多加照顧,似乎也算合情合理。

雍正皇帝和他的“女人們”

清朝後宮,嚴格制度管理,它不像明朝,後宮可以任由皇帝胡來,到了清代,皇帝必須遵循祖制,其中,皇帝正妻為皇后,皇后以下,定額(在世)皇貴妃1人,貴妃2人,妃4人,嬪6人,再往下的貴人、常在、答應,不設定額。每年,由內務府負責,甄選秀女入宮,每隔3年,會由戶部(財政部)遴選旗秀女入宮,秀女入宮被選上的品級稱謂,由皇帝本人確認,通常剛入宮,任答應或常在,而貴人、嬪、妃以上的高階稱謂,通常需要慢慢熬資歷,因為有定額限制,老人被熬死,後者才有機會,入主東、西十二宮,成為新的主人。

如果秀女們沒有家族背景,不能替皇帝生個一兒半女,那真可能連個“嬪”的序列也混不上,終日耗在紫禁城,油盡燈枯。雍正在親王和皇帝本職工作30餘年,前後31位妃嬪,其中,合葬雍正帝泰陵的后妃有三人(原配烏拉那拉氏,乾隆生母,年貴妃),成年的兒女有14個,或許對比康熙的55個並不多,但相較於清朝中後期的同治、光緒、宣統的絕後而言,已屬子嗣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