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金庸的作品,到了《天龙八部》,又是一个全新的巅峰。

有人从佛法「贪嗔痴」的角度出发,将三位主角认为是「贪嗔痴」的代表,颇有一定的道理。

以下,即据此来探讨向来痴从此醉的段誉、任人算由人摆的虚竹及豪气壮英雄泪的乔峰三种主角不同人物面貌。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倪匡先生说,《天龙八部》是金庸的第二好作品。

《天龙八部》讲了三个人的故事:乔峰、段誉、虚竹。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老实说,一开场段誉的出现让我有些突兀。

一个完全不会武功的人,抢着出来游荡江湖,到处游玩,喜欢胡说八道,不幸的遇上了一些倒楣事,但也幸运的遇上了几个女人,虽然这些女人后来一个个都成了他的妹妹。

到最后,见到了王语嫣,从此变成花痴一个,一见钟情到底有多少魔力,谁也不清楚。

不过段誉的个性我不爱,在他的世界里,好像除了王语嫣,也没有其他事情让他在意了,也算是他幸运,每次因为得不到王语嫣而将生死置之度外时,反因祸得福,学了武功,救了人,被人救,最后还因此得到美人心,真是幸运。

不过除了幸运还有痴心,段誉这个人,也没什么好说的,既没远大抱负,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过人之处,金庸《天龙八部》以他为主角,大概只是想要引出其他人的故事吧。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不过如果要比幸运,怎样也比不上虚竹吧。

至于虚竹,则为少林方丈玄慈及四大恶人中「无恶不作」叶二娘的儿子,但却自幼即被萧峰之父萧远山夺去,偷偷放回少林寺,让少林僧众误为弃婴而抚养成人。其恪遵佛家一切清规戒律。

虚竹更是幸运,不过他的幸运,一部分来自于他的慈悲心肠。

如果不是为了救人,他不会闭着眼睛去下了一只棋,如果他没有救了段延庆,也不会受段延庆的回报而因此破了棋局,最后白白多了七十年的功力。

当然他因为一时的慈悲心,救了天山童姥,又因此学了一身的武功,还糊里糊涂的认识了西夏公主。还当上了灵鹫宫宫主,统领三十六宫、七十二洞。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乔峰,是《天龙八部》里面最潇洒、最着迷的一个人物。

但同样的,也是最让人感觉遗憾的一个人物。

他的出现,就是一种潇洒、一种惊喜,每次写到乔峰的时候,就是个洋洋洒洒的英雄人物,喝酒千杯不醉,越喝越豪迈,与人相交,也是贵乎其心,他可以为丐帮众长老自伐数刀,这样的胸襟及气魄,怕是找不到第二人了。

可惜这样的一个人物,却在最后,因为看不开、想不透,决定自杀,也因为他这样的举动,是所有英雄人物中最让人欣赏的一位。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乔峰身为丐帮帮主,义气豪迈、胸襟开阔、行侠仗义、仁义为怀,但造化弄人,在汉贼不两立的年代,身世竟非正宗汉宋,而为契丹胡辽,并且遭到康敏的构陷戕害、中原众人的无端排挤,实早已注定其一生悲剧的命运,惟其不拘小节的豪侠气概,终较大侠郭靖,令人倾慕。

而其与段誉、虚竹间的兄弟义气;其与阿朱、阿紫姊妹间的情爱纠葛;其与慕容复父子的仇恨怨怼;乃至于小说里大理段誉与姑苏王语嫣、少林虚竹与西夏公主等各个众人的描述,均堪称活灵活现。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至于他和阿朱之间的爱情,到底他是不是如此的深爱阿朱,其实观众心中早有了答案。

一开始他为了阿朱舍身,勉强来说,只能说是他的英雄气概发作,再加上阿朱也是对他至情至性,以乔峰的个性,为阿朱冒险是可以想见的,而后来却因为一点一滴的相处,还有阿朱对他的体贴,他似乎在芸芸众生中找到一个可以理解他的人,也才让他真正的爱上了阿朱。

但他到底有多爱阿朱?

我总觉得他的爱情是夹杂着愧疚还有遗憾,因为阿朱让他给打死了,而他曾经有的期待因为落空,因为对阿朱的愧疚,让这份无法修成正果的爱情更加深刻,到底是真的爱到深处,还是因为没有结果,才无法遗忘,我想,人生中的许多情感,都是在冥冥之中发生的,在不同的情境下,对着不同的人,发生了不同的情感

也许遗憾,才是让人可以真正记住一辈子的爱情。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乔峰最后决定自杀,难道真只是因为汉人与契丹人的矛盾?难道如此的矛盾真是无法解决?

也许,即便如乔峰一样的英雄人物,最后也选择了逃避,当他失去了父母,失去了阿朱,失去了他过去所坚持的理念,当他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可以再失去的了,那么生命对他,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这样与其留下来面对痛苦,不如归去,一了百了。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慕容复这个人物,是个挺吸引我的人,他出场的时间不多,个性上也不是挺好,可是他的一举手、一投足,总是潇洒,北乔峰、南慕容,他可是和乔峰并列其名的英雄人物,对于他的结果,我反而觉得比乔峰更加遗憾。

毕竟,乔峰的结果,有一部分是来自于自己的选择,而慕容复,却有大半部分来自于父亲的影响。谁知,到了最后,慕容博和萧远山同时皈依佛门。留下的,徒有慕容复的复国之心,却已经失去了心灵上的强烈动机,慕容复的悲剧,让人感到心疼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整体来说,天龙八部里面的人物,有大半为情所困。

段正淳的众多女人,即使嫁了人,却总是放不下过去。

段誉,为了王语嫣连命都可以不要,除了眼中的女人,其他的都不在乎。

虚竹,终究为了女人,而皈出佛门。

段正淳,最后为了死去的情人,也自杀;阿朱,为了一个未曾谋面的父亲,甚至连真相都没有努力去寻找,就简单的让乔峰打死;

王语嫣,为了慕容复痴迷,最后选择段誉到底是因为爱上了他,还是只是因为对慕容复失望。

至于阿紫还有游​​坦之这两个人物,我只能说,两个都是“疯子”,而这两个疯子又刚好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除了为爱痴狂,我也无话可说。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佛学之大彻大悟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书名典故出自佛经,指的是八种神道怪物,它们常在佛像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参与听法。

小说主角之一段誉出生于佛国大理,自幼即有佛缘悟性,故事桥段更常有作家对佛学与人生的理解。其中,贪、嗔、痴三毒无一不具的吐蕃国国师鸠摩智的「大彻大悟」便是其中一例。

所以放下,实是因为痛过,是谓大彻大悟。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鸠摩智聪慧过人,但为人高傲自负,痴迷武学,狂热追求至高武功。

后来,他因错学少林72绝技,走火入魔,导致内息大乱膨胀,全身欲炸,最后在与段誉的缠斗中,这股体内奔腾鼓荡的内力被段誉的「北冥神功」吸去,从此武功尽失。

在历经死劫后,鸠摩智幡然悔悟,终成一代高僧,此后广译天竺佛家经论而为藏文,弘扬佛法,度人无数。

当时,鸠摩智本来是陪同吐蕃王子到西夏国争夺驸马之位,在看透人生真谛之后,段誉曾问他今后何往,他微微笑道:

“世外闲人,岂再为这等俗事萦怀?老衲今后行止无定,随遇而安,心安乐处,便是身安乐处。”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虽说,鸠摩智原是个大智大慧之人,佛学修为也十分睿深,但若未曾经历生死大关,他真的能身心安乐大彻大悟吗?

鸠摩智曾说,若不是段誉吸去他的内力,他已经疯狂而死,他武功虽失,性命尚在,还得感谢段誉的救命之恩。由此可见,武功与性命,在此时的鸠摩智心中已有明确轻重,因为濒临死亡的经历很痛,他才懂得了放下。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其实《天龙八部》里面大彻大悟的不只鸠摩智一位,慕容博与萧远山也是此中人物。

两人先后被少林寺的无名扫地僧“一掌拍死”点化之后,竟能化解长逾30年的仇怨,更互以内力助对方疗养内伤,最终皈​​依佛门,两大枭雄豪杰的王霸雄图与血海身恨,于此尽归尘土。

慕容博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大燕皇族后裔,一生矢志复国,为挑拨宋、辽两国,从中谋取渔翁之利,他假传音讯说契丹武士要大举来少林寺夺取武学典籍,身为武林龙头的少林寺于是率领群雄于雁门关外伏击,却错杀了回雁门关省亲的萧远山妻子与其族人,种下了萧远山与中原武林。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尤其是萧远山和始作俑者慕容博之间的超过30年的血海深仇,雁门关一役也贯穿整部小说。

在雁门关一役后,慕容博为在暗中继续策划复国大业,以假死遁世,和劫后不死的萧远山先后潜入少林寺偷学武功,两人在之后的「少室山大战」中才又重回世人面前。

当时的慕容博因长年强练少林武功导致内伤,发作起来痛不欲生,已到久病厌世程度,他因此提议,希望能以自己的性命为条件,换取已身居辽国南院大王的萧峰出兵相助其子慕容复兴复大燕。

此时的慕容博已有死志并不惧死,心中的第一件大事还是兴复大燕。不过,在接受了扫地僧「龟息疗法」死而复生之后,他才真正明白生死之重,王霸之轻,悟出了“庶民如尘土,帝王亦如尘土。大燕不复国是空,复国亦空。”的参道。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而萧远山30年来心心念念的就只有报杀妻之仇一事,对罪魁祸首慕容博更是“恨不得食其肉而寝其皮,抽其筋而炊其骨”,但当慕容博被扫地僧首先“拍死”,他却是一片茫然,只觉得这世间再也没什么事情可干,活着也是白活。

此外,他见到死去的慕容博“脸色平和,嘴角边微带笑容,倒似死去之后,比活着还更快乐”,此时的萧远山心中隐隐羡慕慕容博能藉由一死,凡事一笔勾销。

也是在慕容博“死后”,萧远山才真正明白,就算扫地僧没打死慕容博,他也不想报仇了。

萧远山因为慕容博的死与复生放下仇恨,也因为自己的死与复生摆脱尘缘执念。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原著对于鸠摩智、萧远山与慕容博3人大彻大悟的过程描写不多,但电视剧节奏非常流畅快速,这或许是金庸希望读者能体会「顿悟」的伏笔。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懂得放下是种大智慧,更需要一种大机缘。鸠摩智等3人都经历生死之痛,也明白生死之重,但刹那间他们又将生死看轻看淡了,此时他们的绝世智商已升华为无上智慧。

当人生最重的生死他们都能看轻了,那绝世武学、王图霸业与杀妻之仇也无异于尘埃一般。

过度的执念通常导致毁灭性的后果或是痛苦的人生,鸠摩智等3人或机缘或幸运遇到了生死大关,以此作为和过去执念切割的节点,执念得以放下,人生也得以解脱。

人生的道理通常很简单,例如凡事大不过生死,但人们总是在真正遭遇生死之后,才有机会放下与开朗,此类例子不胜凡举,纵然是鸠摩智、萧远山与慕容博等当世一流也是如此。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三个难忘的片段

有学者这样评价金庸:

“通常,流行小说失之于肤浅,没有深度,写人物事件过于浮泛,金庸小说不会有这种弊病。正统文学常摆一副艰深的面孔,金庸却能免疫。”

金庸用高明的手法把一连串的错误编成动人的情节,既引人入胜,又不会流于肤浅。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1)萧峰误信马夫人的话错杀阿朱

不知看了几次《天龙八部》萧峰错杀阿朱那段,

不管是小说、电视剧都同样让我潸然泪下。

萧峰因误信马夫人的话而错杀阿朱,这段情节让我感到揪心,却也是最让我感动的情节。

年轻的时候,我怨萧峰因为报仇而蒙蔽双眼,也怨阿朱痴,怨金庸为何让这俩人命运这么坎坷。但我在想,如果萧峰的命运是跟段誉和虚竹一样得到好的回报,那也彰显不出萧峰的悲剧性格了。而阿朱的易容术精湛,却毁了她和乔峰的一生。

两个人都大错特错,却酿成了一段铭心刻骨的爱情。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反复观看原著那段刻骨铭心的话:

萧峰伸手到段正淳脸上一折,着手是一堆软泥,一揉之下,应手而落,电光闪闪之中,他看得清楚,失声叫道:“阿朱,阿朱,怎么会是你?”

阿朱斜倚在桥栏杆上,身子慢慢滑了下来,跌在萧峰身上,低声说道:“大哥,我……我……好生对你不起,你恼我吗? ”

萧峰大声道:“我不恼你,我恼我自己,恨我自己。说着举起手来,猛击自己脑袋。 ”

阿朱的左手动了一动,想阻止他不要自击,但提不起手臂,说道:“大哥,你答允我,永远、永远,不可损伤自己。”

萧峰大叫:“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我年轻的时候觉得阿朱这样的牺牲太不值得了,但她仅仅是为了从未养育她的段正淳吗?

事实上我最近重温《天龙八部》才知道阿朱用心良苦,她是害怕如果萧峰杀了段正淳后,段家高手如林,一定会来找萧峰报仇,她想以死化解这场恩怨

诚如萧峰之父亲萧远山口中的阿朱“只是个婢女,也不是什么倾国倾城之貌”,但阿朱的舍身为爱的性格真的很教人感动,我想这是萧峰深爱她的一大原因。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2)虚竹与西夏公主在冰窖的巫山云雨情

虚竹宅心仁厚、纯朴善良、无欲无求,也可以说有点笨,有点傻。最初只是想在少林寺当一个小和尚,没想到,他纯善的个性却帮了他得到无崖子70年的功力,并娶了西夏公主。

原著里是这样写的:

那少女嘤咛一声,转过身来,伸手勾住了他头颈。虚竹但觉那少女吹气如兰,口脂香阵阵袭来,不由得天旋地转,全身发抖,颤声道:

“你……你……你……”那少女道:“我好冷,可是心里又好热。”

虚竹难以自已,双手微一用力,将她抱在怀里。那少女"唔唔”两声,凑过嘴来,两人吻在一起。虚竹所习的少林派禅功已尽数为无崖子化去,定力全失,他是个未经人事的壮男,当此天地间第一大诱惑袭来之时,竟丝毫不加抗御,将那少女愈抱愈紧,片刻间神游物外,竟不知身在何处。

那少女更是热情如火,将虚竹当作了爱侣。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虚竹欲火渐熄,大叫一声,要待跳起身来。但那少女仍紧紧搂抱着他,腻声道:“别……别离开我。”

虚竹神智清明,也只一瞬间事,随即又将那少女抱在怀中。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虚竹破了淫戒后,童姥再拿鸡鸭鱼肉之类荤食放在他面前,虚竹起了自暴自弃之心,寻思:

“我已成佛门罪人,既拜入了别派门下,又犯了杀戒、淫戒,还成什么佛门弟子?”

拿起鸡肉便吃,只是食而不知其味,怔怔的又流下泪来。虚竹犯戒以后依然不改佛性与纯善之心,虽然一再犯错,金庸却给他一段美好的姻缘。

最后虚竹不但娶了西夏公主,也成了逍遥派的第三代掌门。其实我觉得虚竹的错误,只是放在他做一个少林寺和尚的眼光来看罢了,只是这个错误改变了他的一生,却也成就了他的一生。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3)段誉与王语嫣的枯井底污泥处

《天龙八部》里的段誉一直是天之骄子,既是大理王子,又曾得到木婉清、钟灵两位美女的垂爱,他唯一的挫折就是王语嫣。

段誉比虚竹学识渊博,脑筋也比虚竹好,但段誉一旦遇上王语嫣就变笨,段誉和虚竹、乔峰不同的是,他最后如愿赢得美人心,这个错误不是他自己造成的,而是慕容复。

也就是说慕容复的野心间接成全了他和王语嫣的感情。

慕容复英姿挺拔,在武林中享有「南慕容,北乔峰」的盛名,又有一个深爱她的表妹王语嫣,理应很满足才是。但慕容复为了复兴燕国不择手段,为了怕段誉和自己抢西夏驸马而将段誉推下井中。

这一推,对段誉而言是美好的坠落,对慕容复而言才真正把自己推向万丈深渊。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井底地方既窄,又满是污泥,段誉身子站直,两脚便向泥中陷下,泥泞直升至胸口,觉得若将王语嫣放在泥中,实在大大不妥,只得将她身子横抱,连连道歉:

“得罪,得罪!王姑娘,咱们身处泥中,只得从权了。”

王语嫣叹了口气,心下感激。她两度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对于慕容复的心肠,实已清清楚楚,此刻纵欲自欺,亦复不能,再加段誉对自己一片真诚,两相比较,更显得一个情深意重。

井中一片黑暗,相互间都瞧不见对方。王语嫣微笑不语,满心也是浸在欢乐之中。她自幼痴恋表兄,始终得不到回报,直到此刻,方才领会到两情相悦的滋味。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其实我更偏爱82版由陈玉莲和汤镇业饰演的王语嫣和段誉。当然刘亦菲那版也还是很不错。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我不敢说《天龙八部》当时我全看懂了,但确有很多地方给我的童年留下了非常深刻甚至不可磨灭的印象。

黄日华演的萧峰在我心中一直就是英雄的代名词。以致于很多年后别人问我我心目中的英雄是谁时,我都会回答——萧峰。

我也喜欢这句话:“水木清华,婉兮清扬。”更喜欢叫这名字的人。我想能够佩得上这名字的人一定是高雅淡洁,婉约空谷幽兰。事实证明了木婉清的确人如其名。

我也喜欢阿紫,为爱痴狂,最后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陪最爱的人在一起。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记得以前我总爱较真改编的影视剧是否非要“忠于原著”。有时候尽管雄心万丈,最后看起来似乎也是貌合神离,反而是那些将观众需求和原著精神作了最佳平衡的改编,即使有删削改动,也能够直击观众心底,成为口口相传的经典。

在我心目中,97版《天龙八部》就是这样一部经典,而它塑造的众英雄和女性形象,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无可替代的经典形象。

为什么《天龙八部》被誉为是中国武侠片史上拍的最好的一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