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典到中古:一个充满战乱、天灾与裂变的文明"中间期"

序言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无休止的蛮族围攻与内讧中走向衰亡。在经历公元5-8世纪的长期混乱后,西欧世界从罗马帝国的统一分裂为被人文主义者称为"黑暗时代"的中世纪。

但西欧,尤其是古典时代西欧文明的中心:意大利是如何经历这一系列打击、重塑与蜕变的,对于遥远的东方读者来说却是一个值得仔细讲解与梳理的过程。

作者尝试从公元476年罗马帝国西部政权的覆灭开始讲起,直到公元756年的"丕平献土"为止,为读者们简要阐述这一个充满战乱、天灾与裂变的文明"中间期"。

一、西罗马帝国灭亡与短暂的地中海和平

公元5世纪以后,罗马帝国在西部的统治已经苟延残喘,从5世纪的第一任皇帝霍诺留登基开始,日耳曼人、哥特人与汪达尔人轮番冲击西部帝国的统治。公元475年日耳曼裔将军欧瑞斯特驱逐西部皇帝奈波斯,扶植自己的儿子罗慕路斯·奥古斯都为西部皇帝。公元476年另一个日耳曼将军奥多阿克杀死欧瑞斯特,废黜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这也被后世一般认为象征着罗马帝国西部统治的覆亡。奥多阿克废除罗慕路斯之后,遣使前往君士坦丁堡,告知东部皇帝芝诺:由于西部已经没有皇帝,因而只需像过去那样东西部只有一位皇帝好了。

奥多阿克进而希望芝诺承认他在西部的代理统治与权力。尽管芝诺希望让流亡达尔马提亚的奈泊斯返回意大利,但出于东部的政治内斗与萨珊王朝的持续战争;芝诺同意了奥多阿克的请求。

从古典到中古:一个充满战乱、天灾与裂变的文明

公元476年的地中海世界

公元489年,东哥特人在狄奥多里克的率领下进入意大利,并在493年攻入拉文那,击杀奥多阿克,进而继承了奥多阿克对意大利的代理统治。东哥特人在意大利的统治一般被称为东哥特王国。但与同时期的其他蛮族国家不同的是,东哥特王国的国王狄奥多里克名义上臣属于东部皇帝的统治。西部政权的机构,如罗马元老院仍在正常运转;意大利的罗马社会一度得以恢复。狄奥多里克得到了意大利的大部分罗马贵族与东哥特人的一致拥戴,一度被认为是传统罗马文明的复兴者与维护者。

但好景不长,狄奥多里克去世以后,哥特文化与罗马文化间的矛盾开始浮现,尤其是哥特人上层对待罗马文化的态度出现分歧。

例如在基督教派别上,罗马人多尊奉罗马帝国公教,而哥特人多归属于被罗马帝国官方定义为"异端"的阿里乌派。即位的新王,狄奥多里克的外孙,喜爱罗马文化更甚哥特文化的阿塔拉里在位仅仅八年就过世了。而得到东罗马人支持的太后阿玛拉逊莎被软禁并刺杀;东哥特人中的亲罗马势力影响大减。

另一方面,东罗马帝国的新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出身拉丁人家族,希望将北非与意大利等地区收回到自己的直接管辖下。东哥特王国与东罗马帝国间的矛盾由此激化。在公元年贝利撒留攻灭北非的汪达尔王国之后,查士丁尼将他的矛头指向东哥特王国占据的意大利

二、查士丁尼的哥特战争

公元535年,贝利撒留率军登陆西西里,标志着哥特战争的开始。战争开始之前,哥特人派遣罗马贵族组成的使团前往罗马说和,但因为双方已经在达尔马提亚大动干戈而流产。意大利半岛与东部帝国间半个世纪的和平彻底终结。

从古典到中古:一个充满战乱、天灾与裂变的文明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

公元536年春,贝利撒留在意大利南部登陆,最终在12月攻入罗马。随后战争便陷入了冗长的拉锯战。尽管哥特人一度反攻罗马,而贝利撒留与另一名统帅,宦官纳尔赛斯的不和导致罗马人作战不利;贝利撒留还是凭借兵力优势击败了哥特人引来的法兰克援军。最终在公元540年,贝利撒留攻占东哥特首都拉文那,将哥特人压制到意大利北部。

从古典到中古:一个充满战乱、天灾与裂变的文明

哥特战争

在收复拉文那后,被俘的哥特人贵族宣称他为皇帝,这一事件以及贝利撒留的赫赫战功引起皇帝的猜忌。贝利撒留不久被调往波斯前线。哥特人随即展开了反击,将罗马人拖到反复消耗中。由于哥特人煽动波斯萨珊王朝撕毁与罗马人的和约,而公元542年查士丁尼大瘟疫在整个地中海世界内大规模爆发,东罗马帝国的兵力与后勤损失极大;罗马人一时难以应对东西两线作战的局面。哥特人得以在意大利展开反击。重新向南挺近。

随着半岛战局日趋恶化,贝利撒留在公元551年又被调回战局日趋恶化的意大利担任救火队员。贝利撒留充分发挥了他多变的策略,迫使地方面对坚固的防御阵地与精锐部队;收复了一度失守的罗马城。公元552年,被称为"哥特人之锤"的纳尔塞斯指挥东罗马军队在塔地那战役中击溃了东哥特人,哥特人国王托提拉阵亡,由此意大利战局趋于平缓。在公元553年、554年两年间,罗马人清扫了哥特人的残余势力,并挫败了南下的法兰克人。由此,在经历近二十年的消耗战之后,意大利大部重新回到罗马皇帝的直接统治之下。

三、西部罗马世界的最终衰亡

东罗马皇帝对意大利的控制既不稳固,也不长久。多年的拉锯战严重摧残了半岛刚刚有所恢复的经济,半岛上的城市几乎沦为废墟,尤其以罗马、米兰等半岛上的大城市破坏尤为严重。查士丁尼一世耗尽国库换来的帝国西部反而加剧了帝国的负担。

特别在查士丁尼瘟疫以后,罗马帝国的人口大幅衰退,兵源减少,农业受创。意大利在狄奥多里克统治下短暂的复兴几近全灭。哥特战争首先导致了西部罗马人社会的重创,西部传统的罗马贵族与元老势力在战争中被打碎。战争中罗马元老院的元老们被迫选择跟随哥特人撤退或者归附罗马军队,其成员亦不少遭受杀戮,损伤惨重。战争之后作为罗马帝国在西部重要统治象征的罗马元老院逐渐销声匿迹。而交战双方对西部城镇的摧残也导致了意大利城市经济与社会的衰颓。哥特人也在遭受打击之后失去了对意大利的统治,只得向罗马人投降或是逃往北方。

意大利的和平并没有得到持续。公元569年春,在阿尔博因的领导下,伦巴底人联合其他日耳曼部落翻越阿尔卑斯山脉,攻占了意大利北部。由于帝国东部也出现一系列变故,君士坦丁堡已经没有能力维持对意大利的稳定统治。在7世纪以及8世纪初,伦巴第人不断向南侵蚀罗马人的领土。东罗马帝国仅能控制拉文那、罗马与半岛南端的小片地区。

伴随着一连串的战争与灾难,末日的气氛一度笼罩着公元6世纪以后的意大利,瘟疫、战乱与气候变化深刻改变了西部社会的面貌与心态。罗马教会由此崛起,从一个宗教组织向地区性政治力量演化。

公元590年9月3日当选罗马主教的额我略一世,他在罗马城组织了规模甚大的赎罪游行,教会宣称游行时大天使加百列曾于万神殿上显灵。以这一事件为代表的,额我略一世对罗马基督教会进行了关键的一系列改革。最主要的是,在支持罗马皇帝福卡斯的同时,额我略一世对北方的蛮族政权法兰克王国与伦巴第王国开展积极的外交活动,从而使罗马教会势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也初步奠定了罗马教会在中世纪的西欧世界的特殊地位。但这也意味着,罗马教会与东部帝国的关系走向淡化。由于罗马帝国在意大利的政治与军事力量日益稀薄,君士坦丁堡与其教会对罗马教会的影响日益削弱。罗马教会与西欧各个蛮族国家联系日益紧密。至此,西部的罗马世界逐渐名存实亡,罗马帝国失去了对意大利的控制,本地的罗马人社会也成为了过去时。

从古典到中古:一个充满战乱、天灾与裂变的文明

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

结语

最终公元756年的"丕平献土"与教皇国的建立,表明罗马教会依托西欧封建王国获得了统治意大利的能力,这亦在某种程度上宣告了西部罗马世界的最终衰亡;罗马世界与罗马帝国的统治被教会与西欧诸王国所取代。为了获得新的军事强权庇护,也是为了扩张自身的政治势力,罗马主教斯德望二世求助于法兰克王国国王"矮子丕平",借兵驱逐盘踞意大利地区的伦巴第人。主教批准丕平废黜墨洛温王朝末代国王希尔德里克三世自立为王;还加封丕平罗马贵族头衔。作为回报,丕平率军在754年进入意大利,驱逐了伦巴第人;随后将意大利中部的土地交给罗马教会。这也就是教皇国的由来。

从古典到中古:一个充满战乱、天灾与裂变的文明

教宗利奥三世将预先准备好的皇冠戴在查理曼头上

而为了巩固罗马教会与法兰克人的关系,主教(或者说教宗)利奥三世在公元800年的圣诞节于罗马圣保罗大殿加冕丕平之子查理曼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也就是贯穿西欧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的由来。当然,罗马教会的一系列行为忽略了仍然存续于东方的东罗马帝国。由此西欧彻底消除了古典时代与罗马世界的范式,进入了一个罗马天主教会一统思想的中世纪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