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说明,《局中人》其实手握两张王牌,可惜打得太迟

谍战剧《局中人》在未能及格的口碑中,迎来了全剧最大的高潮部分——大结局,电视剧里的各色人马,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结束了在剧情里的命运,是非功过伴随着观众的些许叹息,已然成为过去,但是,精彩的大结局说明,其实《局中人》一直手握两张王牌,如果早早就祭出,想必风评不会如此不堪。

大结局说明,《局中人》其实手握两张王牌,可惜打得太迟

首先是叶局长提供给吕步青的又一个“日本人”,如果这个神秘人物早些出场,那么先前的剧情想必就很精彩,不会是那么一付不咸不淡的模样,剧集早期也设计了一个日本人田中作为沈放的对手,但是那样一个最精于计算和算计的谍战天才,居然就那样被沈放临场发挥、略施小计便干掉了,过后沈放就能几乎彻底安全地潜伏了下来,虽然也有一些外界的怀疑,但都几乎无关痛痒,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实质威胁到他的存在。

大结局说明,《局中人》其实手握两张王牌,可惜打得太迟

一个对沈放产生真正威胁的存在都没有,所以在《局中人》里我们就看到这样的剧情,沈放几乎一直都是主动应对各种问题,并没有多少无奈被动的时候,观众能深深地感受到是他在操控着一切,这对于一个小心翼翼潜伏在敌人心脏的地下情报人员,能拥有如此云淡风轻、如心所愿的境遇,实在太不可思议。

大结局说明,《局中人》其实手握两张王牌,可惜打得太迟

而这个神秘人物“日本人”一出场,《局中人》的画风立马就变了,吕步清隔着一道门递给他一个窃听器,交待他去秘密安装的场景,让人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不容多想都可以猜到监听目标肯定是沈放,而神秘人连面都没有露出,加上浓墨如漆的夜色衬托,简直让人脊背发凉。

大结局说明,《局中人》其实手握两张王牌,可惜打得太迟

果不其然,这个神秘人物受命监听的便是沈家兄弟,而且还直接渗透到沈家兄弟的“心脏”位置,这种角色的出现,对沈放来说才是致命的威胁,而且剧情对此并没有暗示任何“想当然”的故事发展方向,于是,本应是谍战剧特有的烧脑、刺激和紧张,立马就集中被营造了出来,假如《局中人》早早祭出这个人物,或者多几个这样的角色,那么他们和沈放之间的斗智斗勇便会更加的丰富起来,故事也就不会那么的平淡。

大结局说明,《局中人》其实手握两张王牌,可惜打得太迟

另外,吕步清也是《局中人》一张迟到的王牌,他本应该比罗立忠更出彩,奈何被剧情人设所限,未能及时地绽放出他那角色的戏剧张力,直到大结局来临,得到了叶局长的授权,成为了内调局留守南京的代理局长,以他凶残狠毒的一贯作风,这一来果然更加的为所欲为,随之而来的便是他对沈放、乃至沈林的威胁就越来越致命,他对于《局中人》故事性的重要塑造能力,此时才得以真正被体现出来。

大结局说明,《局中人》其实手握两张王牌,可惜打得太迟

所以对吕步清这样的安排,也大可更早一些,因为在早前的剧情里,他显然完全不是沈林的对手,沈林几乎对他不屑一顾,而他对于那种“被蔑视”完全无计可施,甚至在沈放面前他也几次丢人丢气势,这样薄弱的人物对立设定,怎能营造出剧烈的戏剧冲突呢?故事的戏剧张力也就大大减弱了。

吕步清的存在,作用应该如《潜伏》里的马奎、李涯、陆桥山,或《风筝》里的高占龙、田湖,此类人等都有和潜伏的主角明争暗斗的实力,而且对主角的威胁非常巨大,迫使主角不得不动用一切手段与其周旋,最后被逼无奈、迫不得已选择把他干掉。《潜伏》和《风筝》也证明,那样既对等、却又尖锐对立的人物关系设计,让谍战剧的剧情充满了故事张力。

大结局说明,《局中人》其实手握两张王牌,可惜打得太迟

可惜,那个神秘的“日本人”,还有吕步青,其实都是贯穿《局中人》全剧的一个人物线索,只不过在早先那么多剧集里,一直都是比较平庸的存在,直到大结局才得以绽放异彩,《局中人》终于迎来了它的最精彩,这两张王牌打得太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