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司机报复社会:对不起,我并不想同情

贵州安顺公交坠湖事件终于真相大白。

一直认为此次坠湖事件是意外使然,然而在7月12日出现了最新消息:司机蓄意报复社会...

这几个字眼的出现,让人不禁心中一颤。

早就有网友推测,看似意外的坠湖事件,其实就是司机不想活了。

然而,谁也没有轻易相信的评论居然成真。

全车37位乘客,21人遇难死亡,15人受伤,1人正常...

终于等到的真相,却是如此沉重。

不是天灾,是人祸,我却宁愿是天灾,也不愿是人祸。

因为人祸更加恶意满满。

一场刻意的谋划,导致了21个家庭的支离破碎。

可能他们的家人无法想象,一次出行,就是永别。

不就是做个公交车吗?怎么会回不来了呢?

公交司机报复社会:对不起,我并不想同情

1

我厌世,你们要陪我一起下地狱。

事情发生在7月7日,这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今年的7月7日是万千学子高考的日子。

然而在中午12点左右,贵州安顺一辆公交车在行驶至西秀区虹山水库大坝的途中,避开了所有车辆,忽然向左转九十度,快速冲向护栏外,掉入湖中。

公交司机报复社会:对不起,我并不想同情

一场事故来的太突然,当周围的人反应过来时,整个公交车已经坠入湖中。

一时之间,现场一片混乱,与此同时消防、公安等部门立马赶往现场救援。

看到这种情况,人们可能会猜测,是不是公交车出现了故障?

但是通过坠湖前的视频发现事情似乎不是这样简单。

若是车子发生意外,为何避开了所以车子才忽然左转?

90度的左转,如此诡异的角度,除非是司机把方向盘使劲向左打死。

公交司机报复社会:对不起,我并不想同情

就算是司机和乘客发生冲突,混乱之中碰到方向盘,也不可能达到九十度的急转弯,并且还避开了来往的车辆。

种种疑点,使一些网友大胆猜测“是不是司机故意要自杀的?”

终于在7月12号,警方发布通告,此次意外主要是由司机张某钢蓄意报复社会引发的事故。

而这场谋划仅仅在几个小时内瞬间起意完成。

而原因是生活不如意,婚姻不美满,家庭不幸福。

2016年,张某钢便与妻子离婚,之后一直住姐姐女儿的房子。

作为整个事件的大背景,犯罪嫌疑人张某钢的家庭不美满。

而真正引发悲剧发生的导火索是今年张某钢的公房被拆。

公交司机报复社会:对不起,我并不想同情

2020年6月8日,张某钢的公房搬迁补偿7万多块钱未领取,申请的一套公租房也未获得。

很容易猜到,这时候张某钢心里一定产生了不满。

时至7月7日上午8点30分左右,张某钢发现自己的租的公房被拆。

气愤之下,张某钢拨打了政务服务热线,通话内容虽然不知道,但根据张某钢最后的做法,可想而知,这通电话并没有解决他的问题。

然而就是这最后一通电话,极有可能就是压倒他身上最后的一棵稻草。

按照警方通报的消息来看,张某钢在打完电话后,8点50分就开始谋划这场坠湖事故。

先是联系对班司机提前交接班,接着回到住处附近买了白酒和饮料,并把白酒装进饮料瓶带上公交。

11点39分,张某钢微信联系女友,露出厌世的情绪,在女友这里,张某钢也许并被有得到安慰,女友也没有发现他情绪不对。

事故发生前,12点9分张某钢趁乘客下车,喝了饮料瓶的白酒,12点12分张某钢制造了坠湖事件。

从8点50到12点12分,不过短短三个多小时,让一个人带着一车人送死。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张某钢选择了前者。

因为自己对社会的不满,选择带着一车人下地狱。

一个人的绝望,带走了21个人的希望。

张某钢选择了用最惨烈的方式对抗他不满的社会,并且拉上了二十一人陪葬。

这二十一人中,甚至还有正在准备高考的五位考生。

家长们不知道,高考的路上葬送了自己的孩子;恋人们不知道,就在一个极其普通一天的途中逝去了最爱的伴侣;亲人们不知道,一次再见,便是再也不见。

一块墓碑把人们分在两个世界,阴阳两隔,再不相见。

2

不必同情张某钢,他不配。

当他选择带一车人送死的时候,他就不再值得人同情。

这算是什么事故?这是无差别杀人事件!

冤有头债有主,拉上陌不相识的乘客一起下地狱,就能解决事情了吗?

那失去生命的二十一位乘客何其无辜?

当通报出来后,一些网友不禁开始同情张某钢。

“你们没经历过绝望,你们不懂。”

“都是社会逼得。”

“司机也是被逼无奈。”

“只有这样做,社会才会注意到他,制度才会改变。”

同情张某钢,真的大可不必。

一个人家庭不幸福,婚姻不美满,一个人经历的绝望不等于拉上二十一人陪葬就是理所当然,就有情可原。

你可以怪制度的不公,怪社会的不平,怪人们的麻木,把一切的错按在这些头上,但把屠刀伸向毫不相关的陌生人你就是错的,是不容原谅的。

我们在同情张某钢的同时,请看看那些无辜丧命的二十一位乘客,看看那十五位受伤的乘客。

他们不需要关注吗?无缘无故横遭此祸,谁替他们悲哀?

坠湖事件后,救上来16人中只有一位是未受伤的,而她是正在准备高考的考生。

被救后,女孩一句话让多少人瞬间泪目?

“我下午还有考试。”

即使刚从死神手里逃出,即使正在坐着轮椅,她却依然心心念着高考。

由此可见,高考对她有多重要。

公交司机报复社会:对不起,我并不想同情

张某钢认为不公,拉上三十七位乘客一起坠湖,对这一车的乘客又有何公平可言?

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一些网友批评说“没有经历过绝望的人不会懂”,但有多少经历绝望的人会选择以伤害别人为代价来泄愤?

真正心怀善意的人,在经历绝望时也不会拉人垫背。

我以前就说过,当一个人经历绝望时,崩溃到无法言语时,当他们选择极端的做法时,极有可能是这两个选择:

第一是自杀,把最后的善良留给世人,把所有的恶意自己独吞。

第二是杀人,把恶意传递给其他弱者,一起承受痛苦。

这次的蓄意报复社会事件,张某钢很明显属于第二种:既然自己不痛快,你也别想痛快,怪就怪在你倒霉遇上了我,而我又恰巧要报复社会。

这种蓄意报复社会拉上一车人送死,和无差别杀人有什么区别?和一个恐怖分子拿枪扫射一群人有什么区别?

无论有多可怜,也不是夺取无辜人生命的理由。

同情,真的没必要,没带人坠湖前他值得同情,但拉人陪葬后,他就不配人同情。

拉上无辜的人算怎么回事?

在即将崩溃时,依然能守住生而为人的底线才是真正的善意。

3

与其同情,不如反思。

知乎上有位答主说得很对:

“社会是一艘大船,任何人的不幸,都是全船人的风险。

关注别人的不幸,就是关注自己的安全,死刑威慑、大众唾弃都只对活人有用,对被逼上绝路心存死志的人是没用的。”

公交司机报复社会:对不起,我并不想同情

反思不等于同情。宁要反思,不要同情。

张某钢为什么走上这条道路?

他的戾气来自哪里?很明显,来自他不幸福的人生,如果他家庭美满,生活如意,又怎么会做出这种极端行为呢?

如果张某钢没有遇到公房拆迁,如果他受到公平对待,是不是就不会发生悲剧。

如果这个社会变得更好,悲剧、愤怒、不甘、埋怨会不会就此减少?

如果我们能及时关注到别人的不幸,并且伸出援手,社会这艘大船是不是就不会就此沉沦?

张某钢背后是无数个张某钢。

社会上某个角落,一定还有因为身处绝望而苦苦挣扎的人,一定还有心存死志的人。

他们绝望,旁人无处可寻,视而不见,最终演变成了他人即地狱。

如果不能深究背后的原因,不能解决,预防,还会有更多个张某刚出现。

一念之间,人人都会成为夺命的魔鬼。

我们与恶的距离,就只在那一念之间。

《我们与恶的距离》中,一名律师提到:

“如果我们早一步,”

“我们的政府也早一步,”

“试着去了解,”

“他为何要这么做,”

"为何要犯这样的罪,”

“是不是未来就比较有可能,”

“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再度发生。”

公交司机报复社会:对不起,我并不想同情

批评、谴责、惩罚一个罪人是他应得的结果,但仅仅让这种人消失,并不能让世界变得更好。

我们只有试着了解别人的不幸,政府解决他们的难题,若不幸的人幸福,世界才会真正变得更好。

如果制度更加公正,能及时解决民众的苦楚,“张某钢”等人才会越来越少。

再次强调一次,同情不等于反思,反思事件的发生的原因,才是预防的第一步。

无谓的同情,不如认真地反思。

最后,愿遇难者安息,生者警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