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鬼吹灯到盗墓笔记,这条盗洞还能在哪里出现?

奇奇乐见,用文化的视角感受新奇、品味生活!

时下正在热播的《盗墓笔记之怒海潜沙&秦岭神树》,以及即将开播的《鬼吹灯之龙岭迷窟》,是不是又勾起了大家对盗墓探险内容的热情了?说起盗墓探险就不能不提《盗墓笔记》和《鬼吹灯》这两部作品了,两部原著小说一前一后,几乎是同时出现在读者面前,开创了盗墓探险题材的先河。悬疑、惊险、奇幻而又别开生面,自2007年以来,这两部小说就一直被读者所钟爱。随后两部小说的影视剧改编,也先后不断推出上线,让我们由此有了更多的谈论话题。

从鬼吹灯到盗墓笔记,这条盗洞还能在哪里出现?

这一次我想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谈一谈对盗墓题材作品的一些见解。《盗墓笔记》和《鬼吹灯》两部小说有不少相似之处,对于一般的观众或读者而言,可能会把两部作品都混淆在一起。题材一样风格相似,铁三角里都有王胖子,都写的是古墓探险,关键还都一起上线播出。两部小说在面世的时间上也都很相近。也难怪观众会把这两部影视片所弄混。这两个作者他们相互认识吗?怎么会在几乎同样的时间内,同时创作相同的题材作品呢?

《鬼吹灯》是天下霸唱创作的悬疑盗墓系列小说。小说中作者首创历史上四大盗墓门派摸金、卸岭、发丘、搬山,其中摸金是技术含量最高,规矩最多的门派。《鬼吹灯》于2006年4月份在起点中文网上发布,并由此获得网友读者的追捧。到2015年底《鬼吹灯》的图书出版权、影视、漫画、游戏等改编权相继落地,标志着《鬼吹灯》在全网全渠道有了更大的影响力。

从鬼吹灯到盗墓笔记,这条盗洞还能在哪里出现?

《鬼吹灯》全书一共分两部八卷,顺序依次是精绝古城、龙岭迷窟、云南虫谷、昆仑神宫、黄皮子坟、南海归墟、怒晴湘西、巫峡棺山。第一部到昆仑神宫为止,之后的部分为第二部。《鬼吹灯》以惊悚、探险、寻宝为元素,凭借相关史料和传说做故事依据,从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雪山、密林、沙漠、深山、远海,几乎写遍全部地域景色。

从鬼吹灯到盗墓笔记,这条盗洞还能在哪里出现?

作者天下霸唱,原名张牧野,天津人。出生于1978年9月25日。在2017年2月第二届网文之王评选中位列百强大神,学美术出身。作者在沈阳出生在内蒙古长大,父母都是物探队的职员,从小就对当地精致的古墓充满好奇心。后来在山西又了解了许多风水知识,由于工作没有起色,就在天涯论坛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在天涯走红之后便与起点中文网签订了协议,正式开始了写手之旅,《鬼吹灯》就此诞生,这一年就是2006年。

《鬼吹灯》系列小说风靡华语世界,是继金庸等人的武侠作品以来,在华人圈传播最广的小说。天下霸唱的创作,将东方神秘文化与世界流行文化元素融为一体,为类型小说打下了深深的中国烙印。

从鬼吹灯到盗墓笔记,这条盗洞还能在哪里出现?

下面咱们再来看看《盗墓笔记》这部小说的情况。《盗墓笔记》系列小说是由南派三叔创作的盗墓奇幻题材小说,最初2006年发表于起点中文网。《盗墓笔记》系列小说共分两部八卷依次为:七星鲁王宫、秦岭神树、云顶天宫、蛇沼鬼城、迷海归巢、阴山古楼。邛笼石影、大结局,第二部分两卷:沙海、藏海花。

从鬼吹灯到盗墓笔记,这条盗洞还能在哪里出现?

我们可以由此看出《盗墓笔记》在对内容的描写和设置方面,与《鬼吹灯》很相近,这个情况也不难理解,因为古墓设置的地方也就那么大的范围了,只是为什么都有王胖子这样一个主角的设置?而且设置的性格特点还都一样?……所以才会有二人的模仿之争吧,当然两部小说在对内容的具体展开、情节发展和更多人物的设置方面都是有很大区别的。

作者南派三叔,本名徐磊,1982年2月20日出生于浙江嘉善,现居杭州。以前曾做过多种行业。2006年由于工作不景气,开始在网上进行文学创作。并由此写出《盗墓笔记》系列。2011年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南派三叔以1580万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二名。

从鬼吹灯到盗墓笔记,这条盗洞还能在哪里出现?

作者自述,小时候就对地底下的神秘世界产生着浓厚的想象。2006年6月份26日《盗墓笔记》第一部先在贴吧起步,随着关注度的增加,后来就转到了起点中文网。而在同年的4月份《鬼吹灯》也正在起点中文网上发布。两个相隔四岁的作者,又在相隔四个来月的时间里,创作着同一类型的长篇小说,后来又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而自此以盗墓探险为题材的小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喜爱。他们着实开创了一片创作新领域!

两位作者虽然年仅相差四岁,但是创作风格却迥然不同,《鬼吹灯》很明显带有70后的印记,而《盗墓笔记》在冒险奇幻方面更为尤长。两位作者把古墓所能存在的任何地方都探索遍了,同时也把古墓可能出现的奇异现象也写遍了,致使后来者很难再出新奇,真不知道这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从鬼吹灯到盗墓笔记,这条盗洞还能在哪里出现?

那么那些深埋地下的古墓,真的有那么邪乎吗?那些隐藏在不为人知的地方的墓地,真的凶险无比吗?在古代真的有摸金校尉这样的人吗?那些古墓真的是机关重重吗?天下霸唱在创作《鬼吹灯》的时候,有不少是基于史料传说的,譬如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这样的称呼,在古时还真有存在。他们是相对于那些民间盗墓贼而言的,也称官方盗墓贼。盗墓行径历来为世人所不齿,一方面在律法上有严苛的明文昭示,另一方面在防止被盗上,也做了很大功夫。这主要表现在选址隐蔽、加固墓墙、设置机关等方面,但是这些从来都没有阻止过民贼和官贼的猖狂行为,墓穴考古开发发现盗洞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而这些就成了作者的创作素材。

从鬼吹灯到盗墓笔记,这条盗洞还能在哪里出现?

小说及其影视剧以盗墓为题材没有什么问题,惊悚、冒险、奇异为观者展现一幕幕别开生面的场景,欣赏完之外也可以就此打住了,当然我想也没有人会傻到,由此去模仿盗墓的行为。两部小说已将这一题材写完写尽,从小说到影视剧也已到达了一个高峰。这个夏天随着吴邪或胡八一,再一次去感受那片古墓魅影吧。这十余年间盗墓作品,给了我们新的想象和快乐,真的希望还能有新的领域可以去探险,也可以不再是古墓吧!

从鬼吹灯到盗墓笔记,这条盗洞还能在哪里出现?

【本文原创首发于今日头条】

奇奇乐见,新奇、有趣、真实,不一样的呈现!欢迎关注,乐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