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安徽繁昌發現上猿超科新屬種 東亞地區是早期演化中心

近日,中外科學家在國際刊物《人類演化雜誌》(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雜誌發表了發現於安徽繁縣的上猿超科新屬種:金氏繁昌上猿。屬名意為化石產地所在的繁昌縣,種名獻給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金昌柱研究員,以紀念他發現了繁昌上猿的化石以及對繁昌人字洞古人類活動遺址的研究工作所作的貢獻。該項研究受到蕪湖繁昌縣政府資助。

  據研究發現,上猿超科其實並不屬於真正的猿類,基於目前的化石證據,上猿超科是最早走非出洲進入歐亞的狹鼻猴類類群。最初的上猿超科基幹成員是通過阿拉伯半島並沿著環印度洋,從非洲進入亞洲南部和東部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科學家在安徽繁昌發現上猿超科新屬種  東亞地區是早期演化中心

金氏繁昌上猿化石產地鳥瞰(中部偏右塘口裂隙;人字洞遺址在最右側)

  先前的觀點認為,從最初走出非洲的猿類在約1600-1700萬年前的早中新世末期向西擴散到了歐洲,而更為特化的克魯澤爾猿科則於中中新世在歐洲起源於上猿科的某個成員。

  繁昌上猿的時代早於上述該科和上猿科在歐洲的出現。其在中國的發現表明,上猿科和克魯澤爾猿科在中國發生分化,並於早中新世晚期或中中新世才擴散到歐洲。繁昌上猿所保留的原始特徵說明克魯澤爾猿科演化自一個來自上猿科或者醉猿科的祖先。歐洲的克魯澤爾猿科成員都比繁昌上猿屬的衍生程度高,並且在繁昌上猿在中國出現至少300萬年之後才開始出現。如果屬實,則說明克魯澤爾猿科在亞洲於中中新世期間持續多樣化,然後才擴散到歐洲。

  總之,繁昌上猿的發現為上猿超科的演化歷史提供了新的認識,證明東亞地區是上猿超科重要的早期演化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