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汝州 陈向敏《三个男人的“同情”》

河南汝州   陈向敏《三个男人的“同情”》

《三个男人的“同情”》

——读《心灵的焦灼》有感

茨威格是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

初识茨威格,是读了他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这部小说里,他把“爱”写到了极致。

再识茨威格,是读了是他唯一的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这部小说,我认为,以轻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和贵族地主封·开克斯法尔伐的女儿艾迪特的感情纠葛为线索,通过三个男人的故事,用对比手法,把“同情心”写到了极致。

这三个男人分别是贵族地主封·开克斯法尔伐、艾迪特的主治大夫康多尔、轻骑兵少尉霍夫米勒。

封·开克斯法尔伐原本是一个农家子弟,出身贫贱,做过小伙计,当过经纪人,放过高利贷,从侯爵夫人的财产继承人——侯爵夫人的伴娘狄称荷夫小姐手里低价骗取了她的大部分财产,包括庄园、制糖厂、养马场、宫殿等。骗术成功,两人分手时,狄称荷夫小姐说自己即将到乡下外甥女家寄人篱下,这使开克斯法尔伐想起了自己以前颠沛流离、无家无室的生活,他突然良心发现,同情心泛起,竟脱口而出“您就待在我这里吧”。如此求婚,让狄称荷夫小姐大吃一惊。三天后,他再次真诚地向她求婚,两个月后他们结婚了。婚后幸福美满,还生了个姑娘叫艾迪特。

康尔多大夫是艾迪特的主治大夫,他总为病人着想,每一个病例对他来说都是一种责任,他要是帮不了病人的忙,就觉得仿佛欠了病人一笔债似的。她答应过一个行将失明的女人,一定把她治好……等到她后来双目失明了,责任感加上同情心,年纪轻轻的他竟然娶了这个瞎眼女人为妻,而这个女人比他大七岁,长得不美,也没财产,还是个歇斯底里的女人……

轻骑兵少尉霍夫米勒,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后天下肢瘫痪的少女艾迪特,出于同情常去陪伴、关心、帮助她,天长日久,使艾迪特萌生了爱情。霍夫米勒发觉艾迪特倾心于自己,便惶然不知所措。经过一番痛苦、矛盾的内心挣扎,霍夫米勒出于同情和怜悯答应与艾迪特订婚,但旋即后悔。艾迪特得知霍夫米勒毁约,痛不欲生,跳楼自杀。霍夫米勒因此带着沉重的负罪感抱恨终生。

小说运用对比手法,把“同情心”写到了极致,阐释了“同情”的内涵。同情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地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于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霍夫米勒的同情属于这一种。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它毫无感伤的色彩,但富有积极的精神。这种同情对自己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它下定决心耐心地和别人一起经历磨难,即使力量耗尽也不停歇。康尔多大夫的同情属于这一种。而开克斯法尔伐的同情则介于二者之间,是内心深处良心的突然复活。

有人说,“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同情”同样属于人类的美好情感,同样能引发人们的共鸣。这大概就是《心灵的焦灼》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