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分鐘橫穿馬路13次被撞:樹立規則,是父母給孩子一生的保護

近日,安徽銅陵樅陽縣,兩名男孩在城區主幹道上奔跑玩鬧,3分鐘內竟來回橫穿馬路13次!

孩子3分鐘橫穿馬路13次被撞:樹立規則,是父母給孩子一生的保護

最終,一輛路過的轎車避讓不及,將其中一名六歲男童撞倒。

孩子3分鐘橫穿馬路13次被撞:樹立規則,是父母給孩子一生的保護

男童當即被送往醫院治療,所幸暫無生命危險。

據銅陵公安介紹,事發時家長在路邊屋內,沒有注意到孩子的危險舉動。對此網友們紛紛表示憤慨:

孩子3分鐘橫穿馬路13次被撞:樹立規則,是父母給孩子一生的保護

民警也再次提醒:家長一定要管好孩子,別再讓這種危險的事情發生。

很多家長抱怨現在的孩子難管,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孩子難管?為什麼有的孩子很乖巧,有的孩子卻和“混世魔王”一樣?其實,那些所謂的“混世魔王”,大多是父母一手培養出來的。

因為無視規則,所以肆意妄為;因為不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所以做任何事情全都由著自己的性子。合格的父母懂得用正確的愛和陪伴,幫助孩子樹立規則和自律意識。讓孩子懂得規則,是父母給孩子一生的保護傘。

孩子3分鐘橫穿馬路13次被撞:樹立規則,是父母給孩子一生的保護

孩子3分鐘橫穿馬路13次被撞:樹立規則,是父母給孩子一生的保護

哲學家塞內加說:教誨是條漫長的道路,榜樣是條捷徑。

但是有時候,某些父母總會在不知不覺間給孩子樹立一個壞榜樣:

比如飯店用餐時,服務員上菜比較慢,父親便憤怒的拍桌子,指著服務員的鼻子破口大罵。坐在一旁的兒子看到後,默默地學了下來;

比如過馬路時,明明是紅燈,家長卻拉著孩子,趁著沒有車的空檔,一路小跑闖了過去,孩子還覺得“玩得很開心”;

我們平常總會給孩子傳遞一些道理,可是道理說得再好聽,也不如以身作則,真真切切做給孩子看。

父母所做的每一個行為,對於是非觀念尚未成型的孩子而言,都是代表著“正確”。他們會效仿,會照著做,而這樣的後果就是,他們會不自覺地漠視規則,甚至做錯了也不自知,這是最可怕的事情。

有一段視頻曾在網上廣泛流傳。

視頻裡,小女孩因為欺負同學而被禁止乘坐校車,父親懲罰她徒步走去學校。天氣很冷,從家到學校需要走8公里的路程,父親也很心疼,但他必須這麼做,因為這是對女兒不遵守規則的懲罰。

女兒曾請求父親開車送她去學校,但父親拒絕了:"那不行,自己走著去吧,記住了,別再欺負同學。"

年幼的孩子正是建立邊界感的時候,他會嘗試性地犯錯,通過犯錯來摸索他到底可以做什麼程度的事情。如果父母不能明確制止,孩子很可能會繼續試探下去,甚至做出更過分的事情。

為孩子樹立規則,並不是為了限制,而是為了更好地保護。

在愛爾蘭有一家咖啡店,要對吵鬧的小孩收取尖叫費。

孩子3分鐘橫穿馬路13次被撞:樹立規則,是父母給孩子一生的保護

這個咖啡館規定:如果有孩子吵鬧,需多收取15%的費用。若增加一名“熊孩子”,再收10%的費用。若共攜帶4名吵鬧的“熊孩子”,整家人都要離開咖啡店。

很多網友表示大力支持:

孩子3分鐘橫穿馬路13次被撞:樹立規則,是父母給孩子一生的保護

我們應該讓孩子從小明白:只有你心存規則感,長大以後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下面,分享幾個小妙招,來幫助爸爸媽媽們為孩子建立規則意識:

(1)營造和諧有趣的家庭環境

和諧的家庭氛圍,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心靈,慢慢滲透到孩子的生命中。在和睦家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內心是充滿愛的、是溫暖的、是善良的。一個內心充滿愛、善良的孩子,會更加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2)培養規律的生活和行為習慣

3歲之前,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有限,家長可以從生活中的日常小事開始,幫助他們養成規律的生活和行為習慣,如規律作息、飯前便後洗手、吃飯要坐餐椅等習慣。隨著孩子精細動作、自理能力的發展,家長可以慢慢讓孩子學著主動收納、整理玩具,參與家庭勞動等等,幫助他們有條理地生活,逐漸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3)給孩子更多自由,讓他學會自律

在跟孩子相處的時候,不要事事幹涉、處處控制,讓孩子無所適從。長期在父母壓制下的孩子會走上兩個極端:一是孩子被管束成小綿羊,逆來順受,沒有個人的主見,什麼都要別人來做主;二是孩子受不了長期的壓制,會反抗父母,過早叛逆,經常幹一些讓父母頭疼又無法處理的事情。所以父母不妨放手多給孩子一些自由成長的空間,多教會他如何自控和自律。

(4)樹立榜樣,強化正確行為

養育孩子遵守規則的同時,家長要和孩子一起遵守規則,親身示範正確的做法,並向孩子強調正確行為能夠帶來好的結果,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孩子3分鐘橫穿馬路13次被撞:樹立規則,是父母給孩子一生的保護

媽寶寶親子點評:

規則的制定是用來約束人們的行為習慣,不能成為管制孩子的條條框框。在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的基礎上,才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自覺主動的遵守規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