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根問底:小心,葡萄酒中有玻璃碴!

“就剩這麼點了,幹了就睡覺。”

意猶未盡的我,舉起瓶子,猛的把酒全部倒入杯中。還在體會這種暴力美學的時候,突然大吃一驚,我X,杯子壞了麼?怎麼這麼多玻璃碴子?這要是喝肚子裡不得胃出血啊!

刨根問底:小心,葡萄酒中有玻璃碴!

玻璃碴?

刨根問底:小心,葡萄酒中有玻璃碴!

還是白砂糖?

仔細檢查,杯子沒有壞啊。找來放大鏡,是不是白砂糖?這是為了讓葡萄酒喝起來有甜味,騙子勾兌的假酒麼?

趕緊把照片發給好朋友,一個上海灘著名的酒販子,幾家德國著名酒莊的總代。

“正常現象,這是酒結晶,也叫wine stone”

她輕描淡寫的回覆。

百度了一下,好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也都嚇得不輕。

是時候亮出我老記者的身份了,刨根問底是我的老本行。這一切還要從葡萄酒中的酸說起。

葡萄酒中有哪些酸?

最常見的有三種:酒石酸,蘋果酸和檸檬酸。

每一種酸各司其職,不可或缺。蘋果酸負責讓葡萄酒香氣十足,通過釀酒的乳酸菌發酵過程,蘋果酸轉化成更加柔順的乳酸。而酒石酸在保持葡萄酒的穩定方面功不可沒,這使得葡萄酒更具陳年能力。

在發酵和過桶中,不到一半的酒石酸會跟固體殘留,單寧,色素等結合而沉澱。剩下的則溶解在酒中,對最終的口感,均衡度和層次至關重要。

酒結晶是什麼它如何形成的?

酒石酸的可溶性跟溫度有關。當溫度降到4度左右的時候,酒石酸就會同自然產生的鉀離子結合形成晶狀酒石酸氫鉀,也就是“酒結晶”。

對紅酒來說一般問題不大,因為陳年的葡萄酒裡面本來沉澱就會變多。但是對白葡萄酒來說可能就比較明顯,因為白葡萄酒在喝之前經常要放冰箱冷藏一下。

這些酒結晶看起來像是玻璃碴,或者白糖,雖然不太美觀,但是無害。我親口嚐了嚐,有一點點酸,之後沒什麼味(心裡還是比較抗拒)。

釀酒師有沒有辦法?

為了美觀,一些釀酒師會採取冷穩定處理的方式以降低之後酒結晶形成的幾率。在過桶裝瓶之前,把酒倒入不鏽鋼容器中放在冰冷的環境裡帶上幾天或幾周,這樣酒結晶會沉澱到容器底部便於過濾。之後再裝瓶的酒就不容易形成酒結晶了。

但這也有問題:冷穩定處理的過程會降低葡萄酒中的酸,改變了風味,也降低了葡萄酒的陳年能力。

如何避免酒結晶的形成?

控制溫度。

儲存酒的溫度儘量控制在5攝氏度以上,這樣就不會產生“玻璃碴”了。

如果一不小心產生了也沒關係,找個醒酒器,沉澱一下,控制角度和流速,慢慢的把酒倒入杯中,而把晶體留在醒酒器裡。

刨根問底:小心,葡萄酒中有玻璃碴!

澄清之後就好了

有趣的是,現在普遍認為酒結晶是優質葡萄酒才有的,這至少說明釀酒師沒有過度的處理葡萄,而保留了自然的風味。而陳年的葡萄酒更容易形成“酒鑽”。比如上面這瓶99年的雷司令,快20年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