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de朋友圈

唐高祖李渊de朋友圈

小知识:

李渊的母亲独孤氏和隋文帝的皇后独孤伽罗是亲姐妹。

独孤氏在家中排行第四,独孤伽罗排行第七,隋文帝杨坚是李渊的七姨夫。

隋文帝从北朝乱世过来,亲眼见证了关陇集团把持朝政,架空皇权的历史。

登基之后,一改皇室优待关陇集团的传统,开始限制他们的权力。比如武将(大将军)和文职(宰相、尚书)不可同时兼任;

享有勋爵的人尽量不要做中央高级官员。

李渊有唐国公的头衔,一直被隋文帝雪藏,直到开皇中期,才让他担任谯州刺史、陇州刺史、岐州刺史。也就是说,将近二十年时间,李渊的仕途都是原地踏步。

隋炀帝上任后,继续遵循文帝的执政思想,雪藏李渊。

604年,隋炀帝将岐州刺史李渊调任荥阳太守,过了几年,又调任楼烦太守,一直在平级移动。

几年之后,隋炀帝任命李渊为殿内少监(从四品),卫尉少卿(从四品),直接将官职下降了一级,而且李渊的头上还有殿内监、卫尉卿压着。

613年,李渊已经是47岁的高龄,却一事无成,全部拜隋文帝和隋炀帝所赐。可想而知,隋末大乱,李渊怎么会匡扶隋室。


02


唐高祖李渊de朋友圈

小知识:

604年,晋王杨广登基称帝,史称隋炀帝。

登基之后,杨广假传隋文帝的遗诏,处死废太子杨勇。

同时,继续执行打压关陇集团的国策。

杨广诛杀杨勇后,亲弟弟汉王杨谅在太原起兵造反,随后以失败告终。

群臣强烈要求隋炀帝诛杀杨谅,以儆效尤,但杨广坚持己见,留其性命,将他幽禁起来。

三弟秦王杨俊被隋文帝囚禁,最终郁郁而终。

四弟蜀王杨秀在隋炀帝死后,被宇文化及杀害。

626年,太极宫玄武门发生流血政变,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架空李渊,成为唐朝最高统治者。

同样是争夺太子之位,李世民的手段要比隋炀帝更狠。

隋唐两朝,“臣”是官员对皇帝的自称,但谦卑程度不够。

如果要显得自己低调,最好换成“愚臣”、“贱臣”这样的称呼。


03


唐高祖李渊de朋友圈


小知识:

616-617年,李渊镇守太原,依靠地理位置的优势,以及隋炀帝授予他的平叛大权,李渊暗中招兵买马,招揽各方奇人异士,筹谋起兵反隋。

起义之前,东突厥的始毕可汗派兵在晋阳巡游了一圈(是否是始毕可汗和李渊合谋,无法证实),李渊设下计谋,诛杀了隋炀帝的间谍王威、高君雅。

想要造反,确保始毕可汗不在后方捣乱是关键。

当时,李渊以平叛的名义给始毕可汗写信,承诺如果他进入长安,会给始毕可汗奉送无数的金银珠宝、奴隶、美女。

始毕可汗承诺送两千匹战马给李渊,李渊担心要太多战马,会显得自己很弱势,于是婉拒了始毕可汗的好意。

618年,全国暴乱,大隋政权摇摇欲坠。隋炀帝驻守在扬州,眼看着苦心经营的帝国即将倾覆,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发出“大好头颅,谁当斫之”的悲情感叹。

就在当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的属下用白绫勒死。


04

唐高祖李渊de朋友圈

小知识: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阻挡他一统天下的枭雄:李轨(总部甘肃)、薛举(总部甘肃)、刘武周(总部山西)、李密(总部河南)、王世充(总部洛阳)、徐圆朗(总部山东)、窦建德(总部河北)、杜伏威(总部江苏)、李子通(总部江苏)、沈法兴(总部浙江)、萧铣(总部湖北)等。

617年,刘武周谋杀了老板王仁恭,夺取马邑郡控制权,随后投靠东突厥始毕可汗,被封为“定杨可汗”,成为始毕可汗在中原的代言人。

李渊称帝后,李建成晋升为皇太子,坐镇长安,处理政务工作,秦王李世民则负责平叛工作,秦王府趁势崛起。

619年,杜伏威投降李渊,被封为吴王,赐国姓李氏。

唐朝习俗,如果对方是男子,一般称之为“郎”,即便皇帝也是如此。

李世民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叫二郎。


05



唐高祖李渊de朋友圈

小知识:

621年,李世民剿灭王世充、窦建德,将洛阳收入囊中。

洛阳府库有无数财产,李世民将一部分赏给部下,一部分上缴国库。李渊的宠妃张婕妤想找李世民拿点珠宝首饰,被无情拒绝。

对于李建成和李世民两大皇子,后宫嫔妃起初是没有明确站队的,可李世民的“直男性格”,让后妃们觉得不近人情,她们最终倒向了太子李建成。

李世民性格强势,经常忤逆李渊,且李渊察觉到秦王府的崛起已经威胁到太子李建成,时常给予打压。

619年,李渊和裴寂以压胜之事为借口,铲除了唐朝开国功臣,鬼才谋臣刘文静,而刘文静正是李世民的人。

因为这件事,李世民愤恨不已,称帝后将裴寂玩弄至死(刘文静已经去世,这里是穿越)。


06




唐高祖李渊de朋友圈

小知识:

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李渊被迫成为太上皇。

按照规制,李世民应该搬到太极宫,而李渊要退居二线。

然而,李渊痛恨秦王府玩阴的,拒绝从太极宫搬走,以至于李世民集团只能在太子宫办公,时间竟然长达三年。

李渊拒绝交出太极宫,其实在向世人证明,秦王府的政权并不合法。

因为这件事,李世民痛恨李渊,随后三年时间,父子没有互动,鲜少见面。

李世民无奈,只好对李渊的嫡系重臣裴寂下手,给李渊施加压力。

829年,玄武门政变的恩怨慢慢淡化,李渊率先妥协,搬到了大安宫,而父子关系也开始缓和。

635年,李渊驾崩,享年71岁。

在古代,朕不是皇帝的专用称呼,太上皇、可汗等都可自称为朕。


07


唐高祖李渊de朋友圈


小知识:

626年,太极宫玄武门发生流血军事政变,大唐权力格局被改变。

政变为何发生在玄武门?

政变时太极宫的空间布局?

当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政变的前因后果、秦王府的崛起过程、太子集团的反击动作、两派势力的交锋、李渊对两大集团的态度、朝廷重臣的较量,后宫的态度......

只能说,关于玄武门政变,教科书的内容都是表象,没有抓住根本逻辑,精彩内容还要期待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