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關於年輕幹部應當如何如何的文章已經很多了,批評的聲音也不少,給出的建議也是千篇一律。本文要說說職場上的懷才不遇或者大材小用。
懷才不遇的歷史文化現象
在歷史上,懷才不遇幾乎是一種文化現象,每個時代都有不少被後世謳歌的著名人物,他們被當成懷才不遇的典型。也因此,湧現了很多詠懷詩,以感嘆那些被埋沒的有才之人。這些人物最集中體現在這樣一首集合詩裡邊:“孔子聖賢;韓非稟法。屈原抱恨;賈誼藏憂。李白清高;李賀苦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除了這些著名的歷史人物被認定為懷才不遇外,歷史上更多的懷才不遇是一些書生們。也因此,落魄書生也成為歷史上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他們白天飲酒作對,吐槽當局不識人才;晚上寄居青樓,依靠小姐維持生計。他們做著黃粱美夢,幻想著哪一天名聲大振。在現實中,我們總能聽到周圍一些人的抱怨。他們吐槽自己一身才華,卻沒有被領導賞識,在小公司,做著一些低端的工作,掙著微博的工資。
現實中的謎之自信文化
根據經濟學中的“二八法則”,20%的少數人身上集中了更多的聰明才智,他們很可能一出生就已經鶴立雞群。但同時,大多數人都是那80%的普通人,他們一生也基本上平淡無奇。所有大多數人並沒有超凡的能力,只是自己自視甚高。心理學上稱之為“虛假普遍性效應”,人們總是習慣於高估自己,低估別人,就像看鏡子的自己總覺得自己長得挺帥的那樣,人總是認為自己是出類拔萃的。網絡上“謎之自信”這樣的流行詞彙,多半就是網民創造用來DISS那類過度自信的人的。
從這樣一個調查可以看出來,這裡所言不假。有機構開展的網絡調查顯示,在職場上575位被調查的人中:有41%的人常常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有34%的人偶爾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只有25%的人從來不覺得自己懷才不遇。
網絡上也流傳著很多關於懷才不遇的文章,有的認為你的懷才不遇其實才華配不上你的野心,即是才華還不夠,如上面說的過度自信了;有的認為你的懷才不遇是沉不住氣,即是不能延遲滿足,總想立竿見影的功成名就。
而我們今天說的,既不是真的沒有才華,也不是不夠沉得住氣,也不是運氣不好。而是真的有很多知識才華的年輕人,怎麼就沒能在工作中表現出應有的技能和素養。
無處安放才華的慨嘆
出於中央對幹部基層工作經歷的重視以及一些專項的招錄政策,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公務員被選拔到鄉鎮基層工作,在一些省會城市,由於吸引力強,當地基層大多數招錄的都是名牌高校的碩士生,甚至是博士生。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確實具有匹配名牌高校的知識,甚至在他們的專業領域有很好的建樹。但是到基層工作,他們並沒有表現出相應的解決處理問題的能力,辜負了名校的光環。
然而對於他們個人來說,他們卻總是嫌工作檔次低,覺得基層的工作不足以展示體現自己的能力才華,甚至產生懈怠心理。有的抱怨自己做的事情,領導不認可,覺得領導水平層次太低,不能欣賞自己的思考和認識。所以,一方面領導很無奈,另一方面,這些名校加冕的青年幹部也很苦惱。
這樣的事情,在我們身邊是不乏案例的。筆者認識一個名校出身的基層幹部,他985社會科學類專業,自學考取了注會、法律職業資格等證書。無論是拿到社會上任何地方,都是響噹噹的品牌,自然會在大企業中佔據一席之地。但是事實上,他並沒有在基層工作中展現出特別出眾的一面,以至於他個人也產生消極懈怠心裡,自認前途渺茫。
而相反的是,有另外一個人。本科在一個非常一般的學校學習的工程類專業,碩士轉專業學了財經專業。畢業後到企業工作,先是到地方上的小企業,很快成為領導秘書,再又考到省裡大企業,因表現出色,又被選派到中央企業裡邊學習交流。
從學校出身和專業技能上來看,他倆的高下立判,但從實際工作中展現出來的技能上,好像也是顯而易見的。為什麼就出現了這樣的差別。難道是兩個人的本身知識素養有差別嗎?顯然不是,如果從知識素養上來看,第一個基層幹部在各方面顯然高出第二個企業員工很多,無論是學校、專業知識技能。但是產生的結果卻是第二個企業員工卻很好的展現了自己的工作能力,也因此獲得領導認可,個人得到事業上的成長。那麼問題在哪裡呢?筆者認為是轉化的能力。
窮則思變的正途
學習心理學上有個專業名詞叫“遷移性思維”,講的是根據已經獲得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等因素,來獲取新知識、新技能和新方法的思維能力。與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類似,也相當於我們常說的“觸類旁通”。
遷移性思維在跨界中的作用最大。社會上不少大家,都是這方面的典型。魯迅,醫學出生,棄醫從文成為一代文豪。還有社會科學界很多的世界級專家,他們當年大學學習的都是諸如生物學、物理學等工科科學。甚至本文最初提到的那些歷史上著名的懷才不遇的人物,他們也只是在政治上沒有獲得成功,但他們在詩歌等領域依然取得了比政治成就本身高很多的成績。歸根結底的在於,他們善於進行知識轉化,或者是思維遷移。能夠依靠已經掌握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去獲取新的技能,掌握新的本領。
同樣的,基層工作本身並不是很低端的,相反在五級政府的終端、面向群眾的第一線,穩定的最基礎上,基層反而是能夠也需要良好治理的,也就是需要各類人才大顯身手也能有所成就的地方。而那些名校出身,感嘆懷才不遇,哀嘆生不逢時的年輕幹部,確實具有不錯的知識技能,但是並沒有轉化成基層實際工作需要的能力。比如有的博士學歷幹部,能寫出一手好文章,甚至登載各類期刊雜誌,但是卻沒能轉化成寫出一篇好的公文。有的人具有良好的口才,面對群眾卻不知道如何應變。
知識的遷移以知識的儲備為前提。如果他們能夠將原本就具有的知識能力進行適當的轉化,或者依靠依已掌握的知識去習得新的知識,相信他們一定比其他人學的更快,學的更出眾,畢竟學習轉化能力是需要以一定知識為背景的,不然轉化的基礎都不存在,如何實現轉化遷移成功。
遷移能力的培養,對於儲備了一定知識技能的年輕人來說,是“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如上文的案例,第一個基層幹部不光是“不能”遷移其能力學以致用,而更多是“不為”,而這種“不為”涉及到個人的心態。初出茅廬發現基層的崗位與象牙塔中幻想的情形相去甚遠,學無以致用,才無以經世,現實的骨感讓人挫敗,書生意氣開始變得濃厚,不去主動作為適應現實,而開始抱怨百無一用是書生。這種社會認知最終影響到個體的行為,這並非他們不能適應現實,而是精神上對理想國的抱殘守缺,而是心態上對苟且現實的不屑。無奈,現實終究是現實,我們血淋淋地活在現實中,無法迴避,必得認得眼前之真,必得重新以赤子之心平等地擁抱它,我們才能清爽而自洽地生存。只有端正了這種心態,將知識技能遷移到實際工作中,失意之人也許會少一些。
像某地領導在送行博士服務團時候提出的“才以用立”所希冀的那樣,一個人的知識和才華要轉化成實際的工作能力,這才是才華成為才華的終極目的,也即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職場的終極價值。
所以,一定要相信每一個時代都是黃金時代,在互聯網催生下成長的知識經濟和共享經濟,讓每個人都能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所以,針對那些掌握一定知識才華的人們,要調整認知,轉變心態,以開放豁達的心胸擁抱現實,現實才會擁抱你,將知識轉化成實際的工作技能,解決現實問題,才能在職場上叱吒風雲,如同當年過關斬將的名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