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金桥港湾在江津滨江大道最西端,这里道路不堵车,森林最茂密,还有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门球场、乒乓球场,以及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完全是一片福地。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二十多年前,尚无金桥港湾,原地为四川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优良水果繁育基地。江津城市扩容,在这里建起了居民小区。小区地处艾坪山麓,近邻军港码头,远眺长江大桥,因方位坐南向北,古为黄金之地,而得名金桥港湾。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江津是历史文化名城,很多历史故事都与金桥港湾有关。我从小生活在这里,这里有我童年的欢愉,也有许多难忘的琐事。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江津是柑橘之乡,有从东汉至今种植柑橘的漫长历史。江津柑橘最出彩的品种是鹅蛋柑,先锋、仁沱、贾嗣、李市等区乡是主产区。1938年,中国柑橘学奠基人、成都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章文才主持,在江津开展了我国首次柑橘良种选育,先后选得了品质好、产量高的先锋橙和鹅蛋柑,并在真武建立了江津园艺推广示范场。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1973年,四川省农科院果树所在《四川果树良种图谱》审稿中,将其正式定名为“锦橙”,喻意中国甜橙产业必有“锦绣前程”。为了大规模推广锦橙,除真武示范场外,又在江津城大西门外艾坪山下建立了示范场。新中国成立后,两个示范场都隶属当时的四川省农业厅江津园艺实验站。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江津锦橙不负众望,现已遍布我国南方产区,成为了柑橘主要栽培品种,曾为广交会中国出口柑橘样品。2005年,我国水果产量1.13亿吨,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柑橘约占18%,仅次于苹果,位居我国第二大水果。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我家最早住在园艺站场警室下的一个小院。场警室,即门卫传达室,为一左一右两幢四方尖顶青瓦房,所在位置就在现在的荣华大酒店对面。小院后是一片柠檬树林,林边有一口青石水井,井水清沏透明,还有一丝淡淡的清甜。老人们说,水甜与周边橘林有关。那年月,园艺站和附近西关村都没供自来水,长江虽在近旁,但浑浊洪水期约有半年,这口水井,就成了周边几百号居民的唯一取水源。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刚上小学时,我家搬迁到了柯家院。新中国建立初期搞土改,周边农地都转为园艺场用地,农民也转为了园艺场工人,不知啥原因唯有柯家没有转。柯家院由两幢平行土墙瓦房和一块石灰院坝组成。土墙房屋冬暖夏凉,无需电扇空调,不过那年月普通人家也没谁用得起。热天太热,晚上搬张竹凉板放在院坝歇凉,冬天太冷,屋里放个杠炭火盆升升温,也就这样过来了。柯家只有70来岁的柯婆婆与40多岁的哑巴儿子。柯家属城郊菜农,每月吃定额供应粮,自耕土地种蔬菜,全靠卖菜收入维持日常家用。我家与柯家相处很好,每逢时鲜菜蔬上市,柯婆婆都要送一些给我们尝尝鲜。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过了几年,我家又搬到了彭家院。彭家院有门厅、院墙和花园,虽是土墙瓦房,但高大气派。彭家院最打眼的是枝繁叶茂的百年老樟树,约有三、四层楼高,从院外远远就可以看见它,尤如耸立蓝天的一把绿巨伞。

那些年代,果研所职工住房实行配给制,住房里都配有木床、桌子、椅子、衣柜等家具,每月从工资中扣付房租。我家隔几年搬一次家,如是现在不知有多累,当时却很简单,要去的新家都有现成家具,打起铺盖卷搬过去就行了。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彭家院住了好几家人,与我家同住较久的有刘婆婆一家。刘婆婆与女儿住在内院,她家没小孩。女儿上班去了,刘婆婆一人在家很冷清,特喜欢院里的小孩到她家玩。每次去,刘婆婆都要从食品柜拿出糖果瓶,一人给两个水果糖。我们一边咀嚼着香香甜甜的糖果,一边静静聆听刘婆婆讲故事,讲她过去的经历。刘婆婆不是江津人,抗日战争时期从外地迁入江津,曾任过东门外女中校长。刘婆婆说,那年月,常有日机来轰炸重庆,援华苏联战机还在城外击落过日本战机。东门公园中苏友谊亭就是用被打下的飞机铝外壳做成的。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刘婆婆问我们,知不知道陈独秀。我们都摇摇头,说不知道。刘婆婆说,“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个大学者、大书法家,在中国很有影响。我见过陈独秀,高个,清瘦,说话声音不大。现在的新宿舍大院山坡上有个康庄,那是江津富商邓蟾秋、邓燮康叔侄修建的别墅。陈独秀与邓家关系好,在搬迁到鹤山坪石墙院之前,曾在康庄短住了一段时间。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彭家院出门就是果园,排列整齐的锦橙树宛如蓝天下的一片绿海。春季,洁白橘花竞相绽放,一束束挤满树梢,招引蜂蝶飞舞,传递醉人花香。初冬,橙红鹅蛋柑挂满树梢,宛如元宵节张挂的椭圆小宫灯,鲜亮,耀眼,还漫溢着淡淡香甜。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我在果园外的西关小学上学,每天都要从藏溢着飘香的果园经过,也把果园飘香带进了学校,带进了教室。放学经过果园,还要与同路的小伙伴钻进林子里捉迷藏,粘知了,弹麻雀。那时,没有家庭作业,我们在林子里,总要玩够了才回家。春天桔花谢了,结出小绿果,也会掉一些下来。我们到林子里捡起这些小果实,晾晒干了去卖钱。一斤干桔实可卖两角钱。公路边有个陈银庭小商店,两角钱可买4封米花糖,或者10颗薄荷糖。卖了桔实换了钱,我们要到店里挑选自己喜爱的东西,然后在一起分享。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彭家院墙外是鲤鱼石河滩,也是我们玩耍寻欢的天堂。鲤鱼石是长江江畔一块突起的孤石,约有三米多高十余米长,半没水中时,状若鲤鱼背脊而得其名。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枯水季节,我和小伙伴们时常登鲤鱼石观景,远眺江轮逐浪,近观惊涛拍石。当一轮轮波涛撞击巨石,绽开几束花朵般的洁白飞沫时,伸手承接晶莹剔透的浪珠,手心特别凉爽。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我们也会用一根棉线连着的鱼钩,穿半截蚯蚓,赤脚蹬在水漫一半的鹅卵石堆旁,静静等候小沙鳅上勾。劳作半天,也有一些收获,钓到的小鱼拿回家,可炒一盘美味的下饭菜。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我们经常瞒着家里大人偷偷到江边游泳,有时还仗着胆子从三尖石河滩横渡长江,过江后在德感中坝沙滩稍事休息,又从对岸一口气游了回来。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从鲤鱼石溯流而上,有一座广子桥,站在石桥可见三块巨石横卧江心,船家称之为三尖石。湍急江水涌往三尖石,在江心航道形成了一连串滚滚漩涡,过往船只都得格外小心,否则,撞在石上就会船毁人亡。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我曾亲眼见过,上游下来的一只大木排躲闪不及,一头撞上三尖石瞬间四分五裂,散落的大圆木满江漂浮。所幸的是,放排水手熟悉水性,也穿戴了泡沫救身衣,木排撞石之后,他们迅速跳水浮游到岸边,逃过了一劫。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三尖石江岸小山坡种满了红桔树,桔林边有一幢二层青瓦小白楼,那是陈独秀曾短住过的康庄。解放后,康庄收归园艺场所有,安排了几家职工居住。康庄机耕道下有一处小平台,是当年陈独秀落葬地。听过陈独秀的故事,也时常到康庄去玩,还在附近山坡挖野葱。康庄山坡是红壤土,长出的野葱又粗又壮,是炒嫩胡豆的好佐料,每年我们都要去挖采。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有一次,看见康庄机耕道来了几辆军用吉普车,七、八位头戴大盖帽身穿军官服的解放军一下车就打听,陈独秀墓在哪里。我知道,陈独秀遗骨早就迁回安徽安庆老家了,原墓址长满了荒草,残存的半截墓碑已被园艺场工人陈大爷抬回家铺作兔圈了。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康庄的巨变是在重庆直辖之后,原四川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改名为重庆果树研究所。江津城区大规模扩建,康庄周边果研所土地都被规划为了城市建设拓展区。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那年月,交通不畅,制约江津城正常发展。十几平方公里几江半岛,出城只有城南一条公路。群众来往对岸,乘火车要过人渡,乘汽车到重庆要过车渡。是晴日还好,乘船过江无非就是慢一点,如遇雾天,江轮停航,需待雾散视线好才能重新开渡。每年洪水季节,宽阔江面浊浪翻滚,湍急水流险情难测时还要封渡。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大雾封渡,洪水封渡,有钱难过江津渡。一江之隔,隔断交通,隔断发展,还把江津地区行署机关逼迁到了乘火车不用过江的永川县城。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江津要发展,必须在长江上修桥,成了所有人的共识。长江建桥投资不菲,那年月经济不发达,一个小县城等待国家投资建大桥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江津人不等不靠,外出招商引资,终于引进了马来西亚南发集团投资。1994年8月,第一座中外合资长江大桥工程破土动工。1997年12月20日,全长1360米的江津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也是长江建桥史上工期最短的一座大桥。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通车典礼那天上午,江津城早已万人空巷,人们自发来到现场,亲自感受大桥通车那激动人心的难忘时刻。随着“江津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一声令响,两排大货车缓缓驶过大桥,江津城终于结束了一江阻隔的历史,也随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当年修建大桥,康庄附近成了南桥头建设工地,康庄撤除了,广子桥撤除了,陈独秀墓园也不复存在了。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后,江津城市建设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年代,滨江大道西段开发建设速度加快。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2005年,金桥港湾小区项目在原果研所新宿舍附近开工建设,小区建成后,三幢28层高楼拔地而起,成了江津滨江大道西段第一高楼。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随后,广法宫、西关村、新铺子、气象站、场警室、陈银亭、柯家院、彭家院、鲤鱼石、西关小学等等小时候熟悉的那些地方,以及锦橙母本繁殖基地与果研所科技大楼,也从视野中渐渐消失,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幢幢现代化建筑。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滨江大道西段开发建设基本完成后,沿江防洪堤巍然耸立,四车道滨江路平坦宽阔,各种花草树木郁郁葱葱。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观音岩是艾坪山风景最佳处,也是观景最佳处。一条石板古道依山而建,悬崖边两株黄桷树傲然挺立,观音岩如鹰咀,突兀临空很有气势。来到观音岩平台上,一左一右两株黄桷古树依崖生长。右侧黄桷树最大,约需七、八人环抱,虽显老态龙钟,仍是枝繁叶茂,张开的树冠如巨伞,遮盖着约一亩地大小的观音岩。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观音岩下有股清泉,泉水冬暖夏凉,一年四季从不间歇。沿黄桷树石径往上走有一座小院,原来是观音寺,后来改做艾坪小学。

我经常到观音岩玩耍,还在岩下连接艾坪水库的堰沟水草里捉鱼摸虾。这条堰沟有好几里长,不仅可浇灌山上的田地,还通到山下,浇灌柳林坝高产试验田。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早年,城区缺少休闲公园,市民一到节假日,多是从康庄石板步道登艾坪山春游。白屋诗人吴芳吉对艾坪山情有独钟。临观音岩,凭栏俯眺,只见碧水东流,桔红橙黄,流香飘溢。吴芳吉吟诗赞道:“几水真真好,津城处处情。大西门外路,长忆艾卿坪。树树枝枝香桔子,村村舍舍涌滩声。风光四季明,归兴一舟轻。”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在艾坪山陡崖险坡上种植了数千株黄桷树。我也随植树队伍,在观音岩前种植了两株黄桷树,还用水桶在山下池塘打水浇灌新树,离开时还把军用水壶喝剩的半壶冷开水倒到了树下。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如今,黄桷树已长成参天大树,故道也修葺一新,沿途山石还刻制了不少诗句联语,黄桷树长廊成了江津城的一道美丽风景线,也成了市民们休闲观景的好去处。当晴空万里时,登艾坪山顶极目远眺,远处群山拱围,近旁江水如镜,一江两岸尽收眼底,来往江轮高亢鸣响,江津城山水环抱更显古韵新姿。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2012年,我家搬迁到了金桥港湾,搬回了留下童年记忆的老地方。居高层,驻足阳台放眼,左侧是青翠艾坪山,右侧是涛涛长江水,近处大桥横越宽阔江岸,远处鹤坪雄踞五举港湾。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儿时玩耍的老地方一览无余,但原貌已逝,更没有了记忆中的情趣。尤为抱憾的是桥下三尖石旁,再也没有了健壮木排水手搬动长桡尽力避险的惊心动魄场景,也听不到了过往船工划桨时高声喊叫的川江号子。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看着金桥港湾四周变化了的景物,未免有些惋惜。不过对世事变迁,应有豁达襟怀。时代在进步发展,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并会以更先进更时尚更容易满足人们需求的方式继续前行。

有的地方,在发展经济中,遗忘了城市文脉,伤及了自然环境,如今亡羊补牢,修复绿水青山,再续城市文脉。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古人能正对变迁,何况今人?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唐代大诗人王维久驻他乡,思乡心切,故人来访,问之:“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我在想,游子之情牵系的不仅有故乡的人,也有故乡的情、故乡的景。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重忆金桥港湾往事,也是为居住在此的人,或曾到过此地的人,还有未曾来过将来有可能来此的人们存留一些值得回味的念想。

忆金桥港湾往事,亲身感受江津故城在一路前行

2020年9月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