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忤逆秦始皇本意继位,为何还舍得大量财物葬入始皇陵并隆重安葬父亲呢?

高阳飞雪



秦二世忤逆秦始皇,不是对这个父亲有意见,他最起码做一个孝子,摆给百姓开,有个皇帝样。秦二世胡亥作为秦始皇幼子,早年没有什么建树,显得不突出,并不像扶苏那样才能逐重,在焚书坑儒中扶苏因为为儒士们求情被秦始皇发配到上郡守边,从此例子可以看出扶苏见识过人。他并不是在公子中爱出头,只是意识形态和父亲秦始皇迥异,亲近儒学,儒学恰恰在当时和秦朝奉行的法家形成对立,这也就有秦始皇为以后的帝国开始担忧,尤其是对这个长子不放心,怕把帝国搞乱。而胡亥却比较低调,他又是赵高一手调教出来的,赵高是什么人,他可是秦始皇的尾巴,所以胡亥受到如此信任,一定程度和赵高离不开的。

每每东巡,胡亥就陪在父皇左右,挡风挡雨,一旦到最危难的时候,赵高和胡亥都挺身而出,化解危机,所以除了赵高因素以外,最主要是秦始皇对胡亥的器重有意让他继位,因为胡亥不像扶苏处处和他悖着来,而是遵循父亲意志发扬帝国事业,将法家列位国本,所以历史对于赵高是不是窜改还存在这疑云,秦二世忤逆更不用说。但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秦始皇之所以将扶苏发配到北方目的就是历练他,让他成为他的接班人,有意将大秦的治国方略改变,因为当时他也意识到了弊端,可是时间不给他机会,最后导致赵高矫诏,赐扶苏死,不管怎样还是秦二世继位了。


胡亥继承皇位后,开始着手完成父亲遗留下来的遗愿,除了完成建完阿房宫以外,还有驰道,长城,陵墓,总共动用了三百万人,当时帝国才两千万,可见工程有多浩大!他为了使父亲永远拥有不朽的功业而将其埋在地下,意思就是将秦始皇和大秦帝国辉煌复制埋在地下让给后人看。所以秦二世还算是个孝子,而且不顾民间疾苦,家国破灭执意要把父亲的坟墓修好,在当时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秦二世不得不把征发给自己父亲修陵墓的劳役组成军队上前线应战。陈胜吴广起义军一直蔓延到骊山秦始皇陵附近,可见当时百姓对秦朝修陵墓有多愤懑,沉重的徭役和酷刑使百姓不得不拿起武器造反最后把无业游民刘邦给逼出来了。

等刘邦和项羽打到咸阳后,秦始皇陵墓已经完工,地上巍峨的建筑覆盖了秦始皇地下陵墓,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一时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于是就有后来项羽动用三十万挖掘秦陵,甚至危及到部分兵马俑坑,可惜半月没见结果。所以,秦二世的心血没有白流,他即便忤逆了也会遵循父皇遗愿按步进行,因为那可是大秦的宗庙,秦始皇是太祖,是神,后世传到千万世都要按着秦始皇创建的中央集权政治路子走,这样帝国才可以千秋万代,保住陵墓就等于保住社稷。


可是结果却恰恰相反,秦二世继承了秦始皇留下的公共建设以外还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和思想,法家思想过于极端,弊端重重比如造成酷刑严厉,徭役沉重,百姓哪能经得起。秦始皇认为继承法家就可以维护他统一的劳动果实,去分封行郡县,可没料到他一死,这种思想毁灭了他的帝国。

他的继承人秦二世生性就很残暴,为了维护权利,将他的兄弟姐妹们赶尽杀绝,部分殉葬,还何况谈国家呢?修完秦始皇陵后,为了保守秘密,封陵时将修陵的人隔着金刚墙统统活埋,秦始皇未怀孕的嫔妃被关入陵墓殉葬,她们在含有水银的地下宫殿里哪能存活下来,本来燃烧长久的人鱼灯在没有空气情况下早都灭了。


龙文说史


秦二世是不是忤逆秦始皇本意继位,其实目前还是有争议。

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暴毙沙丘,赵高胡亥伙同李斯发动"沙丘政变",矫诏杀公子扶苏和蒙家兄弟,篡位登基!

为掩饰天下悠悠众口,赵高撺掇胡亥,制定更加严酷的刑法,大肆排除异己,屠杀兄弟姐妹,导致天下分崩离析,这是《史记》展示给世人,对于秦朝灭亡的一种解释。



2009年初北京大学接受社会捐赠,得到3300多枚西汉竹简,其中史书《赵政书》对胡亥继位提供了另外一种与《史记》完全不同的说法。

《赵正书》成书在西汉早期,书中写到始皇帝将死之时,向重臣托孤,请求李斯等老臣尽心尽力辅佐幼主胡亥,这在史学家引起很大的反响。

《赵正书》记载: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王死而胡亥立,即杀其兄扶苏、中尉(蒙)恬。大赦罪人,而免隶臣高以为郎中令。因夷其宗族,坏其社稷,燔其律令及故世之藏。

我们相信以司马迁的治史严谨态度,他提供的历史事实应该更可靠,但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于“沙丘政变”谋权篡位的这段历史描述过于细致,仿佛插上“文学想象”的羽翼,反而让其失真,细究起来产生更多质疑。



毕竟当时亲历的人都已死,又是一件如此隐秘的阴谋,司马迁是怎么知道的,而且还演绎得那般绘声绘色。

不管《赵政书》所记载的事实如何,至少它给我们提供一套有别于《史记》记载不一样的说法,说明在西汉时期,关于秦始皇的嗣位问题,社会上已经是众说纷纭。

秦二世胡亥为了证明自己继位对合法性,曾将继位诏书刻在石碑上——琅琊刻石。当然你也可以说,这个也是可以伪造的。

那是呀!

雍正的继位诏书不是一直被人质疑是伪造的吗?那还是秘密立储呢。



关于厚葬秦始皇的事,虽以秦二世名义下令,但是主意肯定是跟李斯、赵高、冯劫这些老臣出的。秦始皇十几岁就开始建造皇陵,还特意下旨设立“骊山邑”专门管辖骊山陵寝建造事务,关于陪葬规模和事宜,或许始皇生前就会有安排,即便没有周密安排,肯定也会在平时谈起。让嫔妃和工匠殉葬也可能就是始皇帝生前就有所交代。

始皇帝雄杰伟略、一生虽暴戾但对臣下和宗亲却不曾有过妄杀。征战天下的大将和权臣对始皇帝都算忠心耿耿。厚葬始皇帝是继位的胡亥对父皇的追念,也是承继大统必须要做的事儿,不然百官也不肯。



古代对于死亡的认知是有限的,他们相信人死了只是到另一个世界,还需要继续生活,还需要吃喝拉撒,还需要有人伺候有人陪。

因此,作为功盖古今的始皇帝,他把一生的辉煌也拷贝一份”缩小版”带进了皇陵,妻妾奴婢自然不能少。

直到清末,国家穷困没落,慈禧依旧把巨大的财富带进了坟墓作为陪葬。那些东西大部分是她生前享用过的。

即便民间,一个人穿过用过的东西,在他死后,一般也会烧掉,尤其是衣物,何况是帝王呢。



资料链接:

史书《赵政书》,存竹简50余枚,近1500字。书中围绕秦始皇之死和秦朝灭亡,记述了秦始皇(简文称之为“秦王赵正(政)”)、李斯、胡亥、子婴等人物的言论活动,其成书年代应在西汉早期。书中的部分段落见于《史记》的《蒙恬列传》《李斯列传》,但又不尽相同,有可能是司马迁撰写《史记》时参考的资料之一,具有史料价值。

开涮历史


秦二世胡亥是个贪玩的孩子,认为当帝王就是为了享乐,并没有什么坏心眼。秦始皇很喜欢他,父子关系不错,巡游时把他带在身边聊个天,开个心。胡亥是个喜欢摆谱的人,老爸死了,当然要厚葬,一是显示亲情,另一方面也能掩盖一下改遗诏的事,抚平一下内心的愧疚。

至于秦始皇死后秘不发丧,杀兄弟姐妹这些坏事,都是他的法律老师赵高挑唆或亲自干的。

秦始皇死后秘不发丧

秦始皇死得很突然,在巡游路上暴死,赵高没有想好对策,于是隐瞒真相,思谋着如何取得利益。但天气太热了,秦始皇的尸体快发臭了,没办法,就说皇帝想吃鲍鱼了,就在车后拉了一车鲍鱼,掩盖异味。等想出联合李斯改诏书,传假圣旨杀公子扶苏,让胡亥继位的办法后,才把真相告诉丞相李斯和太子赵高。

挑唆胡亥杀兄弟姐妹

胡亥继位秦二世后,赵高开始大清洗,他告诉胡亥有些大臣怀疑遗诏是假的,为公子扶苏鸣不平,还预谋和秦始皇的一些有权势的子女一起谋反。胡亥是个脑瓜极其简单的家伙,听了赵高的话就着急抓瞎了:“咋办呢?咋办呢?!!!”赵高正等这句话呢,告诉他就一个字 :“杀!”胡亥一点头,赵高一口气体杀了二十多个太子公主,杀了最大的威胁蒙氏兄弟、李斯父子和大批臣子,清理异己工作一步到位。

陵墓风水好有利于后代

古代人很迷信,认为陵墓风水好,对后代有好处。另外秦陵在秦始皇死前已经选好风水宝地开始修建,胡亥自然希望自己的父亲不管是去了天上,还是在地下,都能保佑他稳坐江山,他不但把秦始皇没有生育的妃子一起陪葬,还把修墓的工人全都活埋在墓里,还在墓中灌注了大量水银,以保证秦陵安全。

因此胡亥是个糊涂皇帝,赵高才是罪魁祸首。


聋王侃史


很多人都认可这一种说法:秦始皇东巡时死于沙丘,临终留下诏书,命扶苏赶紧回咸阳即位,赵高与扶苏不睦,为了防止遭到报复,便与李斯联手篡改了遗诏。

然后就是胡亥即位,扶苏与蒙恬被赐死。


当然,秦始皇的死有很多版本,比如被毒死、病死、被陨石砸死、被胡亥害死……

观此种种,其实也没有一个确凿的证据,秦始皇之死是一个谜,他有没有留下遗诏也是无从考证的。

前文提到的篡改遗诏,是《史记》所记载,也就是说,这是司马迁的观点,事实上司马迁记载这个事情的时候,秦始皇已经死了很多年,汉朝都已经传了七帝(包括前后少帝)。

近年来,专家从海外搜罗了一批文物,其中就包括了一卷竹简——《赵正书》,这本书里的记载是这样的:

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

这推翻了《史记》的定论,事实上《赵正书》成书于秦,更贴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它是极具参考价值的。

根据这本书的说法,胡亥即位是经过了秦始皇首肯的,既然如此,胡亥厚葬父亲也就很正常了。


浮沉于史


我是华衣夏服,我来回答。

首先秦始皇陵墓从嬴政元年修到秦二世二年,整整39年,而秦二世修了差不多也就一年。所谓的大量财物也是秦始皇放的。秦二世也有自己的事情,他自己也要修自己的陵墓,还有就是阿房宫,他没有那么多精力管秦始皇的陵墓。

为什么要隆重呢?不隆重不行啊,所谓前人兴,后人跟,如果他不隆重安葬他父亲,他后面的秦三世有样学样,也这样对他,情何以堪!

所以不管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所谓的孝义,都马虎不得。

至于秦始皇安排胡亥继位,想都不用想,胡亥既不长,也不贤,秦始皇凭什么安排他。主要还是秦始皇巡游,意外死亡,给了赵高可乘之机罢了。


华衣夏服


1.藏入大量财物,实为赵高与李斯欺名盗世,向世人彰显二世登位正常、合理、合法。

2.做面子工程,作为帝国继承人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以利于本身的统治,众所周知,他得国来自于篡改诏书,害死了合法继承人自己的亲哥哥扶苏,且灭了同族同宗兄弟姐妹,如果不用孝顺遮脸,难以收服人心。


3.胡亥作为始皇帝的亲生儿子,自有辩风识向、查颜观色的本事,颇受始皇宠爱,有一定父子情谊,为纪念老子,儿子应该如此。


4.葬入皇陵的财富,仍为皇家所有,并没流失!所以他厚葬了老爸秦始皇。

5.始皇帝生前主抓的皇陵,工程有一定的规模,空间宠大,要有丰厚的财富入葬才能与之相匹配!


希望星晨58298869


尽信书,不如无书。在下分两种情况来看这个问题,一种是秦始皇传位给了胡亥,一种是胡亥真的篡位。在这两种情况下,胡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最合理,然后就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秦始皇传位给了胡亥

若是事实和《史记》记载的胡亥偷截遗诏完全相反,事实如果是秦始皇真的传位给了胡亥。胡亥是正统的继承人,这样胡亥风光大葬秦始皇,当然是合情合理的。

若是秦始皇真的想传位给扶苏,那么秦始皇最后出巡找药治病的时候,就会把扶苏召回来,监理国事,或者带着扶苏一起去。因为秦始皇知道这时候自己身体不行了,不然他也不会出巡。秦始皇是法家坚定的信念者,扶苏不是,秦始皇希望自己的国家一种被法家思想统治,故秦始皇没有打算把位置传给扶苏,所以很多学者才认为胡亥应该是合法获得的继承人的身份。


秦始皇传位给了扶苏

若是秦始皇传位给了扶苏,秦始皇挂了之后,胡亥通过密不发丧等等手段获得了皇帝之位。那么更应该风光大葬秦始皇,这样才不会惹得其他人的怀疑,这时候他的兄弟姐妹还没有被胡亥用手段害死,胡亥这时候贪图秦始皇要陪葬的宝贝,只会惹来自己兄弟姐妹的联合攻击。

若是真是篡改遗诏这种大事,胡亥必然得到了李斯和赵高的承认,显然不是傻子,反而可能有点小聪明和鬼点子。既然不是傻子那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因小失大?自己在皇帝位上,随时享受人间各种美事,钱财宝贝还不滚滚而来。贪图秦始皇的宝贝,只怕命都保不住,何来享受可言,不按秦始皇遗愿下葬这种选择只要傻子才会去选择。



两种情况下,胡亥都应该按照秦始皇的遗愿风光大葬秦始皇,而不是从中贪图什么。按照秦始皇的遗愿风光大葬完了秦始皇,那么自己的皇帝之位就进一步的巩固。

须知即使秦始皇挂了,但是他的余威还是存在。而且能拿此做文章的不仅有胡亥的亲兄弟,还有秦宗室的人。所以即使胡亥真的很傻,想要这么做,李斯和赵高都会阻止胡亥这么做。故哪怕胡亥只是一个贪图钱财的傻子,也无法动秦始皇定下的东西。


淡看天上月


主要是为了向世人表明自身政权的合法性,表明自己确实是始皇所指定的帝国继承人,虽然自身得国不正,且之后对同族同宗兄弟姐妹确有暴行,但面子上的工作还是要做的,且秦二世胡亥是始皇的儿子,始皇也不是他杀死的,作为儿子对父亲还是有一定的尊敬和感激之情的,胡亥也很受始皇宠爱,要不东巡也不会带上他,他这么做也有一定的对父亲的宠爱的报答,而且其在赵高这个集团中属于从属地位,从史记中对这件事的记载中就可看出,赵高为主谋,李斯是被胁迫的,而胡亥顶多算个从犯,很多事可能并不是他的本意,要不然之后也不会死在赵高的手中,所以他舍得大规模厚葬秦始皇。当然这些仅是个人观点。


45喥卬朢暒涳


最近正好读了这类书,其中帝国典客(外交部长)顿弱逃走是就下一句话,“祸首李斯,主凶赵高,胡亥从之”,二世就是个水货,不然也不会指鹿为马。


东方小事


秦二世只是赵高集团推出来的形象代言人,至于让秦始皇的尸体与咸鱼车同行的背后,我们要看当时的故事环境。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嬴政在第五次东巡回宫途中生病了,到河北一个叫沙丘的地方,病情加重,遂驾崩。赵高等人秘不发丧,因为夏天天气热,古人有没有冷藏手段,秦始皇尸体都发臭了,所以与咸鱼同车而行,掩盖尸体臭味。至于隆重安葬父亲,秦二世皇位本就不是名正言顺,无论是出于孝心,还是政治目的,都需要隆重安葬秦始皇,做给世人看的,以正其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