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淄川,古稱般陽,因位於般河北面,般水之陽而得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久遠而厚重。般陽故城按現在的位置大約東至東關村附近,西至孝婦河,南至般河及開河村,北至松齡路。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2014年,在留仙湖北側孝婦河畔修建某商業地產挖地基時,發現了一段用石灰石灰土夯成,外包巨石的古城牆牆基。說起淄川古城,那真的是非常有年頭的。

據說在夏商時,淄川屬青州之域,戰國時為孟嘗君食邑,秦時屬齊郡,但何時建城已無考證。據《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記載:“濟南郡,故齊。文帝十六年別為濟南國。景帝二年為郡。莽曰樂安。屬青州。戶十四萬七百六十一,口六十四萬二千八百八十四。縣十四:東平陵,有工官司、鐵官。鄒平,臺,莽曰臺治。梁鄒,土鼓,於陵,都尉治。莽曰於陸。陽丘,般陽,莽曰濟南亭。……”這是關於般陽最早的記載。西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在此設般陽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取名淄川縣,隨後歷朝歷代設縣、州、郡、路等治所,建國後淄川撤縣設區。

淄川城起初為土城,歷代都有修繕,但直到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才改建為石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漢初般陽設縣後,古城曾有四個城門,城門外有四座橋相連,四門四橋,非常別緻。般陽故城城垣,舊志記載:“淄川土城,周圍七里三十步,城高二丈,池深八尺,闊一丈五尺,四門皆砌以磚,各設更樓。”四門各有其名,分別為“東門迎仙,西門迎清,南門迎燻,北門迎恩”,四門之外各建一古橋,分別為“東關迎仙橋,西關六龍橋,南關靈虹橋,北關濟川橋。”在這城牆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十分敦厚的石橋,便是連接般陽西門的六龍橋,也是目前唯一能見到的古橋。

六龍橋坐落於淄川城西門外,跨孝婦河,連接西關大街東首,民間稱西關大橋。它是西通省府、南達博山、北去張店的咽喉要道。其前身古稱“孝感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淄川縣誌》載:“孝感橋,縣治西門外孝婦河上,廢。”這便是六龍橋的前身。明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知縣王時和建石橋,並於橋上宴請當年中舉的六位舉人,故稱其為“六龍橋。但因故工程並未完全完工。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在邑人張至發、韓浚等人的號召下,鄉紳士庶各捐資力接前續建,歷時三年建造完成,故此橋曾有“王公任始,張公成終”的說法。

六龍橋歷經數朝,飽經洪水肆虐,屢毀屢建。據史料記載,六龍橋自建成,前後被大水沖毀過九次。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整修六龍橋,由磚砌橋欄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橋欄。1981年,為適應交通量逐年提高的需要,將其整修改建,用鋼筋混凝土板在橋的兩側各加寬2米作為人行道,兩側改為鑄鐵欄杆,並鋪瀝青橋面。2005年再次重修加固,去掉了混凝土板的人行道和鑄鐵橋欄,用花崗岩蘑菇石漿砌,將舊橋全部包裹起來,加以保護,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樣子。橋身南北兩側六個大孔拱頂上部,有雕刻的龍頭探出橋身,張嘴瞪眼,形象生動。橋面兩側雕欄畫杆,並增加了龍的裝飾,使古橋煥然一新,造型別具一格。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六龍橋是連接淄川城西門的橋樑,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這段城牆應該是淄川城的西牆,具體建成年代,無可考證。其實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不遠處的留仙湖公園內,湖的北岸東側就已經發現了一段古城牆,據考古勘測證實,那是一段漢代的夯土城牆。

據史料記載,淄川的古城牆,在漢初設般陽縣時建造,當時為土城。留仙湖畔這段漢代古城牆保存還算完好,長約30米,寬4米高約6米,人工搗鑿的痕跡清晰可辨,從而也證實了淄川的城防系統建設至少從漢代就已經開始了。

關於淄川的老城牆,老一輩的淄川人都知道,舊時的淄川周邊有高大的城牆護衛,“鐵打的淄川,鋼打的濰縣,紙糊的濟南”,說的就是淄川高大的城牆,難以攻克,護衛著一方城池。從這兩處的古城牆牆基來看,都是用石灰石灰土夯築而成,層層分明,堅硬無比。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淄川土城前後幾經多次重建,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時任淄川縣知縣楊武重修淄川城,巧妙的利用孝婦河和山川走勢,將淄川城修建成了一座龜形城,“以西南為首,四門為足,預備倉為腹,東北隅為尾”,依靠自然河流充當護城河雖然可以節約建設城防系統的成本,但也帶來了不少工程隱患。因為當時的淄川城牆採用的是泥土夯實建築,外面砌磚,這種牆體是經受不住河水多年侵襲的。真正讓淄川城防系統升級到“鐵打的淄川”是在崇禎年間。

我們在追憶淄川古城固若金湯的時候,有一個人不能不提——那就是崇禎年間內閣首輔,淄川人士張至發。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張至發(公元1573—1642年),字聖鵠,號憲松,淄川人,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進士,歷任玉田縣知縣,禮部主事、御史,大理寺丞,刑部右侍郎,東閣大學士,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崇禎八年(1635年),張至發入職內閣,成為“宰相”。

正是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時任內閣首輔的淄川人張至發認為淄川“北出而窺燕趙,疾趨一晝夜,則步步平壤……淄雖彈丸黑子,亦咽喉重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土城對於淄川毫無意義,必須升級為石城。在其倡議、策動乃至資助下,由時任知縣韓承宣,對城防系統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升級改造,將土城建為石城。崇禎十一年(1638年),張至發離職回到淄川老家,實地考察城防系統後,又發動集資修城,他本人帶頭捐資,賜敕優獎。淄川城實現了由土城到石城的飛躍,鐵打的淄川城形成,進入全盛時期。

但此後卻經歷了接連不斷的戰火洗禮,從明清時期的農民起義,到近現代戰爭都在這座古城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特別是在熱兵器時代,城牆和護城河已經越來越顯得無足輕重了。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明崇禎內閣首輔與般陽古城

光陰荏苒,城牆隨著舊城改造的步伐而逐漸湮沒於時代的潮流中,時至今日,僅剩為數不多的幾處遺蹟可供後人憑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