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總複習:01物質的組成、分類、性質和基本化學用語

01:物質的組成、分類、性質和基本化學用語

【考綱要求】

1.理解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與聯繫。

2.理解混合物和純淨物、單質和化合物、金屬和非金屬的概念。

3.理解酸、鹼、鹽、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聯繫。

4.瞭解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瞭解膠體與溶液的簡單鑑別方法和膠體的重要應用。

5.正確規範使用基本化學用語,如:常見元素符號、原子結構示意圖、化學式(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和結構簡式等。

【考點梳理】

本專題概念較多且易混淆,複習要從概念的對比辨析入手,在理解有關概念的基礎上,掌握物質的組成、性質與分類及相互關係,並通過典型題目進行系統的訓練。

要點一、物質的組成:

高考化學總複習:01物質的組成、分類、性質和基本化學用語

要點詮釋:

1.在宏觀上,物質由元素組成,已發現組成物質的元素有110多種;在微觀上,物質由微粒構成,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原子、離子、分子等。

2.分子與原子的區別: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在化學反應中可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分。

3.元素與核素、同位素的區別:

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電荷數(或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元素只有種類之分,無數量概念。

核素是具有一定數目的質子和一定數目的中子的一種原子 .

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質子數和不同中子數的同種元素的不同原子。

元素種類僅由質子數決定,而同位素是由質子數和中子數共同決定。

4.同素異形體——同種元素形成的結構不同的單質,如:O2和O3、金剛石和石墨、白磷和紅磷。

5.物質的構成微粒:

a由分子構成的物質:

①非金屬單質:如H2、X2、O2、O3、N2、P4、S、C60、稀有氣體等

②非金屬氫化物:如HX、H2O、NH3、H2S等

③酸酐:如SO2、CO2、SO3、P2O5、N2O5 等

④酸類:如HClO4、HClO、H2SO4、H3PO4、H2SiO3等

⑤有機物:如烴類、烴的衍生物、糖類、氨基酸等

⑥其它:如NO、N2O4、AlCl3等

b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稀有氣體、金剛石、晶體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石墨等;

c由陰陽離子構成的物質:絕大多數鹽、強鹼、低價金屬氧化物。

d由陽離子和自由電子構成的物質:金屬單質

要點二、物質的分類:

1.分類的主要原則

(1)每次分類必須按同一個標準進行,不要犯分類重疊或分類過寬的錯誤,尤其是在連續分類的過程中,如不遵守這一規則,將會使分類陷於極度的混亂之中。

(2)分類的子項應當互不相容。把母項分為若干個子項,各子項必須是全異關係,不允許出現交叉或從屬關係,如果兩個子項之間不是全異關係,就會出現一些事物既屬於這個子項又屬於那個子項的現象,這樣的分類,會引起混亂。

(3)各子項之和必須等於母項。

2.根據組成和性質對物質的分類(樹狀分類法)

高考化學總複習:01物質的組成、分類、性質和基本化學用語

要點詮釋:

1.混合物與純淨物的區別

混合物由不同種物質組成,它沒有固定的組成,沒有固定的熔、沸點。由同種元素構成的物質不一定是純淨物,例如:同素異形體,如由O2和O3組成的混合物,由白磷、紅磷組成的混合物。具有相同組成的物質(如最簡式、分子式相同)也不一定是純淨物。因此,不能僅由化學式來判斷是否是純淨物,要充分考慮其結構,要考慮同素異形體或同分異構體。

2.氧化物分類的依據

氧化物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從組成元素分,分為金屬氧化物,如CuO、Al2O3;非金屬氧化物,如CO、CO2。按氧化物的性質,通常分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和兩性氧化物。

凡是隻能與鹼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為酸性氧化物,即酸酐。多數非金屬氧化物、金屬高價態氧化物(如Mn2O7、CrO3)都屬於酸性氧化物。

凡是隻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稱為鹼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

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鹼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稱為兩性氧化物,如Al2O3等。

氧化物還有過氧化物、超氧化物等。

要注意有機酸酐不一定是氧化物,如醋酸酐(CH3CO)2O。還要注意NO2等不是酸性氧化物。

說明: ①.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H2O屬不成鹽氧化物;

②. 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鹼性氧化物,如Mn2O7屬酸性氧化物;

③.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Mn2O7屬金屬氧化物;

④. 鹼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

3.鹽的分類

鹽按組成可分為正鹽、酸式鹽、鹼式鹽、複鹽、絡鹽等。

酸式鹽分強酸的酸式鹽(NaHSO4)和弱酸的酸式鹽(NaHCO3)。

通常弱酸的酸式鹽既能與較強酸反應,又能與強鹼反應;而強酸的酸式鹽只能與鹼反應。

複鹽 如明礬 KAl(SO4)2·12H2O,莫爾鹽(NH4)2Fe(SO4)2。

絡鹽 如Fe(SCN)3,Ag(NH3)2Cl,Na3AlF6。

要點三、常見無機物之間的相應轉化關係

高考化學總複習:01物質的組成、分類、性質和基本化學用語

要點詮釋:

(1)此規律指一般情況下的反應,不能概括有關物質之間的所有反應情況。

(2)既要掌握其所屬類別的通性,還要掌握這種物質的特性。例如,酸與金屬反應可以生成氫氣和鹽,這是一般規律,但並不是所有的酸和金屬反應都產生H2;金屬氧化物不都是鹼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不都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鹼,如Fe2O3與H2O不反應。

要點四、物質的性質和變化

1.物質的性質

(1)物理性質:主要包含色、態、味、熔沸點、硬度、密度、溶解性、揮發性等。

(2)化學性質:主要包含可燃性、穩定性、氧化性、還原性等。

2.物質的變化

高考化學總複習:01物質的組成、分類、性質和基本化學用語

3.基本化學用語:(限於篇幅,只列出複習要點,請讀者自己落實)

(1).元素符號(熟記各主族元素、0族元素符號名稱)

(2).原子、離子結構示意圖(前20號元素元素離子、原子結構示意圖)

(3).電子式:

①原子和單質:Na、Mg、Al、Cl、O、N、C、Cl2、N2、H2

②陽離子:Na+、Mg2+、Al3+、H3O+、NH4+

③陰離子:Cl-、O2-、S2-、OH-、O22-、NH2-

④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NaCl、K2S、NaOH、Na2O2、NH4Cl、Ca(OH)2、MgCl2

⑤共價化合物的電子式:HCl、H2O、NH3、CH4、H2O2、CO2、CS2、CH3OH、CCl4、CH3Cl、C2H4、C2H2

⑥有機官能團的電子式:羥基、甲基、氨基、醛基

⑦用電子式表示物質的形成過程: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高考化學總複習:01物質的組成、分類、性質和基本化學用語
高考化學總複習:01物質的組成、分類、性質和基本化學用語

(4).化學式、分子式

(5).結構式、結構簡式、實驗式(最簡式)

(6).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

(7).電離方程式 :

NH3·H2O、CH3COOH、H2O、Al(OH)3、NaHCO3、NaHSO4。

(8).熱化學方程式

(9). 電極方程式:①銅鋅原電池(H2SO4作電解質溶液);②鋼鐵的析氫腐蝕;③鋼鐵的吸氧腐蝕;④鉛蓄電池;⑤氫氧燃料電池。

完成下表,填寫化學用語:

高考化學總複習:01物質的組成、分類、性質和基本化學用語

【典型例題】

類型一:物質的組成

【例1】某物質經分析知道它僅含一種元素,則該物質不可能是

A.混合物 B.化合物 C.純淨物 D.單質

【思路點撥】同素異形體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

【答案】B【解析】僅含一種元素的物質,可能是單質,是單質必為純淨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比如金剛石、石墨混合在一起。【總結昇華】考查物質的組成、分類的基本概念。

舉一反三:

【變式1】下列各組物質均由分子組成的是

A.金剛石、氨氣、氧氣 B.二氧化碳、二氧化硅、二氧化硫

C.空氣、冰、碘蒸氣 D.液氯、液氨、熔化的食鹽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典型物質的微觀組成。A中的金剛石是由原子構成的單質,B中的二氧化硅是由原子構成的共價化合物,D中的食鹽是由離子構成的離子化合物。

【變式2】由兩種原子組成的純淨物 ( )

A. 一定是化合物 B. 可能是化合物或單質

C. 一定是單質 D. 一定是同素異形體

【答案】B

【解析】由元素與同位素的概念可知,題目所給兩種原子可為同一種元素,也可為不同種元素。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物質的組成、同素異形體、同分異構體、混合物和純淨物、單質和化合物等概念的理解

類型二:化學物質的分類

【例2】分類是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下列物質分類不正確的是( )

A. 電解質:明礬、一水合氨、硫酸鋇

B. 酸性氧化物:CO2、SO2、NO2、SiO2

C. 混合物:鋁熱劑、礦泉水、水玻璃、漂白粉

D. 同素異形體:C60、C70、金剛石

【思路點撥】A項,電解質是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B項,酸性氧

化物:能與水作用生成相應價態的酸,或與鹼作用生成鹽和水,或與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的氧化物;C項,混合物是不同物質組成的物質;D項,依據同素異形體概念是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分析判斷。

【解析】A項,明礬和硫酸鋇是鹽,一水合氨是鹼,均屬於電解質,故A正確;B項,CO2、SO2、SiO2屬於酸性氧化物:NO2為不成鹽氧化物,故B錯誤;C項, 鋁熱劑是鋁和金屬氧化物的混合物、礦泉水是電解質的水溶液屬於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鈉的水溶液屬於混合物、漂白粉主要成分為氯化鈣和次氯酸鈣,屬於混合物,故C正確;D項,C60、C70、金剛石都是碳元素組成的純淨物屬於單質,結構不同,物理性質不同屬於同素異形體,故D正確;故選B。

【總結昇華】本題考查了化學概念和物質分類的分析判斷,掌握實質是解題關鍵,題目較簡單。

舉一反三:

【變式1】非金屬氧化物採用不同的分類方法可分為不同的類別,從某種意義將N2O5、SO3、CO2、Cl2O7等歸為一類。則下列氧化物與它們屬於同一類的是( )

A.CO B.NO2 C.SO2 D.NO

【答案】C

【變式2】下列有關物質分類或歸類正確的一組是( )

①液氨、液氯、乾冰、碘化銀均為化合物 ②氫氟酸、鹽酸、水玻璃、氨水均為混合物

③明礬、小蘇打、醋酸、次氯酸均為電解質 ④碘酒、牛奶、豆漿、漂粉精均為膠體

⑤Na2O2、Na2CO3、NaHCO3、Na2SiO3均為鈉鹽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②③⑤

【答案】B

舉一反三:

【變式】下列關於氧化物的各項敘述正確的是( )

①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屬氧化物 ②非金屬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 ③鹼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屬氧化物 ④金屬氧化物都是鹼性氧化物 ⑤酸性氧化物均可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 ⑥與水反應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與水反應生成鹼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鹼性氧化物 ⑦不能跟酸反應的氧化物一定能跟鹼反應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 C.②③⑥⑦ D.③⑥

【答案】D

類型三:物質的性質和變化

【例4】下列變化一定屬於化學變化的是________。

①導電 ②爆炸 ③緩慢氧化 ④品紅褪色 ⑤無水硫酸銅變藍 ⑥工業製氧氣 ⑦白磷轉化為紅磷 ⑧久置濃硝酸變黃 ⑨煤乾餾 ⑩從煤焦油中提取苯和苯的同系物 ⑾溴水中滴入CCl4,振盪後褪色 ⑿制肥皂後期加入氯化鈉得肥皂 ⒀加熱氯化銨固體,在試管上部又出現白色晶體 ⒁純鹼晶體風化 ⒂滲析 ⒃明礬淨水 ⒄硬水軟化 ⒅生物固氮⒆電鍍

【思路點撥】凡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均是化學變化,從物質結構角度化學變化中有舊的化學鍵斷裂同時有新的化學鍵生成。

【答案】③⑤⑦⑧⑨⒀⒁⒃⒄⒅⒆

【解析】①導電分為自由電子導電和自由離子導電,前者是物理變化,後者是化學變化;②爆炸有輪胎爆炸、黑火藥爆炸等類型,前者屬於物理變化,後者因瞬間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氣體,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屬於化學變化;③緩慢氧化也屬於化學變化;④SO2使品紅褪色屬於化學變化、活性炭吸附使品紅褪色屬於物理變化;⑤無水硫酸銅吸水變藍,生成新的純淨物CuSO4·5H2O,是化學變化;⑥工業製氧是分離液態空氣法;⑦白磷轉化為紅磷,有結構改變的同素異形體的轉化,是化學變化;⑧久置硝酸變黃是因為硝酸分解出NO2所致;⑨煤乾餾,是隔絕空氣加強熱使之分解的過程,是化學變化;⑩提取苯及其同系物是利用沸點不同分餾,是物理變化;⑾溴水中滴入CCl4,振盪後褪色原理為萃取,是物理變化;⑿制肥皂後期加入氯化鈉得肥皂是鹽析,是溶解度降低所致,是物理變化;⒀加熱氯化銨固體,在試管上部又出現白色晶體,是氯化銨固體受熱分解成氨氣和氯化氫,在試管上部遇冷又反應生成氯化銨固體,屬於化學變化;⒁風化是結晶水合物自然失去結晶水的過程,是化學變化;⒂滲析是由於微粒半徑有差異利用半透膜分離,是物理變化;⒃明礬淨水是由於鋁離子水解生成的氫氧化鋁膠體吸附懸浮顆粒,鋁離子水解是化學變化;⒄⒅⒆硬水軟化、生物固氮、電鍍都是化學變化。【總結昇華】本題考查物質的化學變化,考綱要求是理解層次。

舉一反三:

【變式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有化學鍵破壞的變化一定屬於化學變化 ②發生了顏色變化的一定是化學變化 ③有氣泡產生或固體析出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④用糯米、酒麴和水釀製成甜酒,一定是化學變化 ⑤用雞蛋殼膜和蒸餾水除去澱粉膠體中的食鹽不涉及化學變化

A.①②③④ B.④⑤ C.①③⑤ D.全部

【答案】B

【變式2】下列家庭小實驗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用熟蘋果催熟青香蕉

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壺中的水垢

C.用糯米、酒麴和水製成甜酒釀

D.用雞蛋殼膜和蒸餾水除去澱粉膠體中的食鹽

【答案】D

【解析】A項熟蘋果釋放出乙烯,乙烯催熟青香蕉的過程有新物質生成;B項,有Mg(OH)2+2CH3COOH→(CH3COO)2Mg+2H2O、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反應發生;C項,釀酒過程主要涉及澱粉→麥芽糖→葡萄糖→乙醇的轉化;D項,利用滲析的方法可將膠體和溶液進行分離,屬於物理分離方法。

【變式3】中華民族有著光輝燦爛的發明史,下列發明創造不涉及化學反應的是( )

A.用膽礬鍊銅 B.用鐵礦石鍊鐵

C.燒結粘土製陶瓷 D.打磨磁石制指南針

【解析】A.膽礬的化學式為CuSO4·5H2O,由CuSO4·5H2O→Cu,有新物質生成,屬於化學反應,故A正確;B.Fe2O3→Fe,有新物質生成,屬於化學反應,故B正確;C.製陶瓷的原料是粘土,發生化學變化生成硅酸鹽產品,故C正確;D.打磨磁石制指南針,只是改變物質的外形,沒有新物質生成,不涉及化學反應,故D錯誤。故選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