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第一書記趙明:甘當群眾的“服務員”

國慶節前夕,筆者在柘城縣皇集鄉易周村,正巧遇上這裡舉行“商丘市人民政府辦公室2020年金秋助學啟動儀式”。該村第一書記趙明是來自商丘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的選派幹部,他代表所在單位向2020年易周村考入全國各類大學的12名農家子女,每人發放金秋助學金600元。現年18歲、考入河南警察學院治安系的大學生谷佳璇說:“通過金秋助學活動,趙書記代表組織給我們貧困學子送來了溫暖,令我們十分感動。入學後我一定努力學習,樹立遠大理想,以優異成績完成學業,回報家鄉父老!”


駐村第一書記趙明:甘當群眾的“服務員”

商丘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駐柘城縣皇集鄉易周村第一書記趙明

據瞭解,這是趙明駐村3年多來,第4次代表所在單位主持金秋助學活動,共資助貧困大學生32名,幫助品學兼優學生完成學業,在全村形成崇尚讀書、培育英才、科學發展的良好風尚,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談及此事,趙明深有感慨地說:“駐村第一書記是村官,就是要當好群眾的服務員”。

駐村第一書記趙明:甘當群眾的“服務員”

擼起袖子,弄清村情著手幹事。

駐村伊始,趙明決定從調查研究、摸清情況入手,一心要為老百姓乾點實事。為了能夠儘快在一個完全陌生的村莊開展工作,他面對千頭萬緒、難以著手的狀況,採取盯緊靠上的“土辦法”,一天到晚待在村裡,不知疲倦地穿梭於鄉間小路,一個兜裡裝著兩盒煙、一個兜裡裝著“聯繫卡”,胸前佩黨徽,手拿記事本,逐一到老黨員、殘疾家庭、貧困戶家中走訪座談,徵詢他們對村莊發展的意見建議、發展思路。經過深入調研,他很快摸清了全村的基本情況,吃透了村情民意。在此基礎上,他與村“兩委”通過認真研究、科學決策,制定出了易周村發展規劃和重點實施的村“十件實事”,建設村黨群服務中心、為村室購買辦公用品、安裝空調和購買電腦、為村小學改善辦學條件、改造公廁、為村裡購買垃圾車、為村民購買衛生清潔桶等,為精準扶貧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他把抓好基層黨建,作為幫扶工作的重中之重,著手選好配強支部班子,認真組織開展“三會一課”和“四議兩公開”等活動,確定了5名入黨積極分子,其中1人已光榮加入了黨組織。該村先後被表彰為“紅旗基層黨支部”和“紅旗便民服務站”,《商丘日報》、商丘電視臺和《政府工作快報》、《駐村工作信息》等,先後報道了易周村的精準扶貧先進做法。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其“擼起袖子、努力工作、不辱使命”的錚錚誓言。

駐村第一書記趙明:甘當群眾的“服務員”

完善基礎設施,改變村容村貌。趙明駐村至今,非常熱心於村裡的公益事業,他組織建立環衛隊伍,購置環衛三輪車7輛,捐贈衣物1000餘件;為村小學協調資金26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購置教師辦公桌椅10套,捐贈書包文具800套,圖書1600餘冊,對學校公廁進行改造,教育教學條件明顯改善,並順利通過省級均衡發展驗收;為村文化廣場安裝了健身器材10組;購置條形會議桌椅一套和15張辦公桌椅、6個文件櫃、10張條椅,安裝空調、電腦6臺,安裝鋁合金門窗一組,村室面貌煥然一新;招商引資8000萬元新建標準化生豬養殖基地項目,佔地150餘畝,年可出欄生豬3萬頭,已建成運營。趙明駐村的第一年,該村就在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議上,榮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一等獎。

扛起擔子,摸清民情辦點實事。

“第一書記要服務好基層一線,必須為村民們乾點實事,才能贏得民心,才能團結帶領幹部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這是趙明在實際工作中的行動準則。平時,他和藹可親,在父老鄉親之間從不擺“架子”, 勤走訪、多親近、交實心,見了老人就主動握手遞煙、見了幼兒就親近抱抱送塊糖;遇到群眾遞來的一杯水,不論是什麼杯子都是雙手接過來當面喝一口;不論群眾的手有沒有泥,只要拉著他的手不放,他就不先放。82歲的村民易殿義是村內老“會首”(會首就是家族內德高望重的老人),2007年因集資修建村內的生活道路,欠下了700元的“窟窿”,其曾多次反映未能解決。趙明知道情況後,經與村委會幹部現場核實後,認定確實是為群眾辦實事花的錢,就從專項工作經費中給予解決。老會首感動得非要製作一面錦旗表示謝意,被趙明婉言謝絕了。

駐村第一書記趙明:甘當群眾的“服務員”

易周小學校長皇甫凡磊面對趙明的幫扶 開心的笑了

焦點矛盾不迴避,直面矛盾解難題。駐村不久的一天早上,趙明遇到一件棘手事:村室外陸續趕來了近百名群眾,集中反映修建道路的問題。經瞭解,正在建設的村中道路,由於歷史原因,其中一段近50米存在著土地糾紛,致使不能正常施工,成了“卡脖子”工程,群眾意見很大,集體找來要求村裡解決。面對群眾期盼的眼神,趙明即刻帶領村幹部和群眾一起到實地查看,積極向村民宣講有關政策規定,穩定群眾的急躁情緒,並承諾一定要穩妥處理此事。之後,他和鄉村幹部不分晝夜,一次次的到幾家有矛盾糾紛的群眾家中,苦口婆心,擺事實、講道理,爭取理解支持。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原路基界定的基礎上,幾家群眾各讓一步,使道路順利開工,群眾對此都非常滿意。幾年來,趙明共參與調解矛盾糾紛25起(其中宅基地糾紛9起,贍養老人問題2起,土地糾紛12起,其它2起),均得到了妥善處理,進一步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如今,趙明要辦的“十件實事”已全部完成。新建的村黨群服務中心已建成辦公;協調資金用於新建花壇、路肩硬化、圍牆修補、種植樹木、草坪花卉、坑塘治理等,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新建了通往扶貧車間的道路和安裝了220個太陽能路燈,實施了美化亮化工程等。每當夜幕降臨,晚風習習,村內燈火輝煌,花香四溢,走在寬敞整潔的馬路上,耀眼的路燈為古樸的村落抹上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走進村文化廣場,練健身器材的、打籃球的、打腰鼓的、說開心話的、唱豫東調的、跳動感廣場舞的,彙集成一片歡樂浪潮,脫貧致富後的莊稼人,心裡美滋滋的,臉兒上都洋溢著幸福笑容。

駐村第一書記趙明:甘當群眾的“服務員”

甩開膀子,理清思路幫辦難事。

“村子大了,難免會有難事,要敢於面對,善於化解,才能促進社會和諧,推動脫貧致富”。三年多來,趙明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辭辛苦,想方設法為村民們解難題、辦難事,為脫貧致富理清思路、排除障礙。貧困戶楊三啟因家庭原因對生活悲觀失望,趙明多次與其徹夜長談,成了好朋友,並幫其解決實際問題,感動得他拿著自家醃製的鴨蛋前來感謝,被趙明婉言謝絕;村民谷佔印因家門口路基問題心中不滿,趙明得知情況後,和村幹部們一起多次調解,最終使他和鄉親消除誤會、握手言和;村民易春麗自幼智力障礙,趙明每次見到她都掏出零錢讓其買零食;近50年黨齡的劉秀蓮大娘家庭較為困難,趙明就經常到其家中探望,冬天送棉衣、夏天送風扇、端午送粽子、七一送溫暖;養殖戶周建偉的養雞場,自疫情以來每天損失幾百元,這位倔強的漢子只能偷偷抹眼淚,趙明積極想辦法,幫其申請個人創業貸款度過了難關;百歲老人易黃氏在村裡德高望重,在她生日那天,趙明早早就來到縣城預訂了蛋糕登門送去,代表村組織祝她生日快樂;趙明多次召開幹群座談會,開展送法、送醫和送戲下鄉活動,每年春節、“三夏”生產期間,都要為老黨員、老幹部、特困家庭等送上慰問品;孝善基金是脫貧攻堅推出的重要舉措之一,目前全村有76人的子女已全部上繳孝善基金,發放資金達十萬餘元,使孝文化在易周村蔚然成風;他為32名殘疾人辦理了殘疾證,申請了最低生活保障和兩項補貼,為71名患慢性病的村民辦理了慢性病卡,保障了村民們的身體健康。87歲老黨員段敬榮,原破舊房屋已拆除,被兒子接回家中居住,趙明就帶著購買的棉被、床單等生活用品到其家中進行慰問。目前,所申報的148戶貧困家庭“六改”項目已改造到位,為貧困戶落實危房改造38戶已進行完畢;每年,他都積極為貧困戶申報種植養殖補貼、務工獎補等15萬元;他協調流轉土地500餘畝,成立了2家農民種植合作社。新冠疫情防控期間,趙明連續32天吃住在村,檢查人員在位情況,購置防疫物資,始終堅守在防控一線,受到了領導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駐村第一書記趙明:甘當群眾的“服務員”

脫貧戶易廣銀過上了好日子

“黨的脫貧政策好,趙書記來俺們村幹得好!”73歲的脫貧致富戶易廣銀每當談到如今自己的幸福生活,總是滿臉笑紋、讚不絕口,他家中兩口人,女兒出嫁了,趙明為其辦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六改一增”和危房改造,其原來的兩間土房漏雨,趙明親自領著幹,建起了新瓦房。另外,易廣銀的4畝耕地種植玉米,畝產1200斤,收入4000多元,餵養的一個老母豬,一窩下十多個豬仔,增加了家庭收入。院內有兩棵大柿樹,果實累累,像似掛滿一樹的紅燈籠,易廣銀用手指著,高興的說:“要是在過去年月,樹上的柿子等不到成熟,我就摘下去賣了,換個油鹽錢。現在脫貧致富了,腰包鼓起來了,生活也不缺那幾個小錢了”。說著,他摸出了兜裡的“紅旗渠”,悠然自得的叨在嘴上……

駐村第一書記趙明:甘當群眾的“服務員”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三年來,趙明腳踏實地、辛勤耕耘,以為民的情懷和務實的作風,在脫貧攻堅道路上譜寫了一曲動人的青春之歌,成為精準扶貧工作的實幹家、排頭兵,贏得了當地群眾的高度讚揚,被群眾親切地稱為“俺村的優秀服務員”。(李軍祥 趙香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