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老父亲

我的父亲生于1934年八月,十五岁时经历了早年丧母,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干部,廉洁奉公,光明磊落一生,47岁我母亲病故,逝于2007年,享年73岁。

我的父亲在1953年至1959年任兴南村的村长,后来和另外两个叔叔在水流乡苹果园种苹果树,在我记事时我父亲他们整天在苹果园忙碌着,春天给果树浇水,除草,裁剪果树,打农药防治病虫害等。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爸值班看园子,其他人都回去吃饭了,我那时候9岁,八月的一天中午我妈擀好的面条,放在葫芦瓢里告诉我:“把这些刚擀好的面条给你爸送去,菜他自己炒,送去就回来,你回来咱就吃饭”,于是我就端着擀好的生面条迎着大太阳去了,哪时候的路很窄靠着小河边走,当走到试验站的小桥附近的时候,突然感到我的鼻子流鼻涕了,还热乎乎的,一个手端着葫芦瓢一个手一摸一看,啊,流鼻血了,我就找河边洗衣服的地方走下去,把瓢放好,洗了洗鼻子和和脸上的汗水,一个手端着瓢靠在身上,一个手捏着鼻子仰着头继续走,到了以后敲开门。

我父亲问:“你鼻子咋了”

我说:“走路上流鼻血了,不要紧都好了”

父亲:“你等一下把瓢拿回去”

我就等着,过了一会我父亲把瓢拿来我拿着瓢就要走,我父亲说:“回去慢点走,不要急到河边把恩寇(额头)扪水”。

回到家后妈妈问我:“你爸给你吃苹果了没有?”我说:“没有”我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克己奉公,大公无私。

到了1978年村书记退休我父亲又当选了村支书,1984扩建了村小学和大队部,结束了村小学没有楼房的历史。一直干到2001年67岁才退下来。我父亲为人厚道,遇人为善,广交朋友,人缘很好,我父亲在七十年代初由于我母亲体弱多病,特意跟村里的赤脚医生学会了注射技术,在家里备了两套玻璃管注射器和大、小针头数个,医用镊子等放在一个吕饭盒里在家里煮了消毒,村里的邻居经常有人来我家请我爸帮他注射在医院开的针剂,都是义务的。这在现在是不允许的,在哪个年代医疗不发达,竟然相安无事,也从未出现过注射事故。

人生苦短,2007年大年初五的一个下午村里有老人去世了,我父亲去看望,坐下来拉拉家常,起身准备回家,突然晕觉片刻,然后村里人赶快用架子车(板车)送回我家,回到家一切正常。过了两天我五弟回家看望父亲,父亲很高兴还特意用五弟的手机给远在河北省井陉县打工的我打了电话,在电话中父亲说:“民:你跟你大哥在唩(本地话意思是那里)你一定要健健康康的奥”我说:“爸:我和我大哥都好着呢,只要你健康、平安就好”,没有想到这是我听到父亲最后一次声音。

过了三天,正月初八早上接到我妻子打来的电话说:“早上发现爸坐在床边昏迷不醒,有呼吸但没有知觉,正在联系救护车送唐都医院抢救”。当时因为情况危急,家人说让我等消息,等到了医院视情节不行你就跟大哥一块回来,下午3点接到五弟打来电话说:“父亲经过抢救没有任何起色,结论是颅内大面积出血,仍然在重症监护室用呼吸机维持

于是我就和在我们单位打工的大哥各自请好了假一块坐单位的车到井陉县,又转车到了石家庄火车车站一问回西安的火车已经没有票了,我们就找了个石家庄到西安的大巴车坐上连夜赶回西安,第二天早上六点多就到了西安灞桥电厂附近提前下车搭个出租到唐都医院,赶到了脑外科重症监护室看到了父亲用呼吸机,眼睛是睁着的但没有反应,手大拇指还固定着心电图监控仪。手臂上还输着液体,我握着老爸的手使劲地喊:“爸”也无济于事,我多么希望您像往常一样答应一声或者问我一句话。大哥也一样拉着爸的手在父亲的耳朵出喊:“爸”此时我们多么希望能把您唤醒,可一切都是徒劳的,我们兄弟几个商量,现在经济状况都可以,坚持治疗争取把父亲从死亡线上夺回来,第二天跟主治大夫沟通,说给配点流质的营养餐通过鼻饲输入到胃里以解决20多个小时没有吃东西的问题,配的营养餐输进了一半,感觉消化系统也没有工作。就这样在医院坚持治疗了一个礼拜,我们兄弟几个商量带父亲回家修养,用救护车接回家,第二天第三天,依然平稳的昏睡。

到了第四天下午五点父亲浑身出汗,刚察过又是汗水淋淋的,到了晚上八点多开始反胃,把胃内的没有消化的食物都吐了个干净。我们兄弟和父亲唯一的小女儿用卫生纸和毛巾把吐的清理干净,发现父亲的呼吸越来越微弱了,八点四十分我亲爱的父亲带着对亲人的不舍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假如父亲在第一次晕觉后能够带父亲去医院好好查查;

假如父亲发病哪一晚上能够有人早一点发现父亲晕倒。

假如之前我能够多陪陪父亲度过幸福的时刻,那怕是带父亲去外面玩一次。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人生没有假如,希望读者能够从中悟出点什么,让人生少一点遗憾。

温馨提示:请告知父母或者身边的老人喝好“三水”1.晚上睡觉前最好喝上两口温开水;2.起夜时喝两口温开水;3.早上起来喝两口温开水。睡醒起来先坐一分钟让身体适应一下,再下床走路。做好了会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爱的读者朋友们,非常感谢您阅读,如果对您有帮助请留言探讨,关注+点赞。

作者简介:天祝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西安农村长大,退役军人,从事汽车修理多年。热爱生活,喜欢旅游、摄影、下象棋等。

追忆老父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