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界限在这里

周鼎文老师第四届排列师班第四讲刚刚结束!

有这样一群人跟随周鼎文老师修行

愿意去追求看似带不来什么现世利益的使命;

愿意在每一个片刻的平凡生活里实践自己所相信的;

愿意坚定地走在成为系统排列师的道路上

课程刚开始的时候,排列师学员就迫不及待地问周老师一个问题:“做排列时,我会分不清自己是导师还是案主,该怎么办?”

这是在训练成为排列师时需要面临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排列师在做排列的过程中,面对议题的心态(起心动念)以及介入的界限,尤为重要。

不要扛起个案当事人的责任,想为他们承担。这样会容易让排列师陷入案主的情绪中,不仅不能够真正支持到当事人,反而会让自己消耗掉很多能量,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潜在的伤害。

那要如何做好功课,才会分清界限,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呢?

首先,在做排列的过程中,试着转化爱的方式,从“拯救式的爱”转化为“尊重的爱”。

周老师说过:“当我们(排列师)身上携带者什么,就会吸引到怎样的个案。”如果排列师本身就是一个“拯救者”,就会吸引到“拯救者”的案主,不断承担着他人的情绪,最终会让排列师本人失去力量。

不断静心修行,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才能从“拯救式的爱”转化为“尊重的爱”。当我们用“尊重的爱”看到案主的议题,用更大的爱的方式面对这些发生。排列师才会在引导案主情感流动时张弛有度。

其次,排列师要做的,是借助系统排列这种方式让当事人看到问题背后他应该负起的责任,并且给予他勇敢面对的勇气。如果只是单纯地减轻了当事人表层的病痛,而没有让案主碰触到问题背后的根源或动力,这其实并没有支持到当事人。

最后,排列师并不是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完全没有盲点。我们不断去觉察,去看到自己的盲点,然后去转化,这样我们的生命就会得到提升。

排列师介入案主议题的目的,只是创造面对的机会,而非强加进排列师想让双方和解的意图。

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做什么,全然地清醒着去活。

带着谨慎的心、专注的心,把学习到的系统排列背后的思想与精神,如系统观、整体法则、平衡法则等等,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工作中。

不抱“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心态。

不再有意无意间介入或替个案当事人家族承担责任。

带着这份觉知,用自己所学所悟让,更多人领悟生命与爱的法则,勇敢迈向幸福成功的人生。

感恩周老师默默无声的倾情付出,和对每一个人生命倾尽全力的支持!我们也诚挚邀请您加入到这份广阔的事业中来。一起面对那些,绵绵不绝终有回响的生命修行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