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下出孝子?這樣的教育,只會給孩子帶不良的影響

當小孩不聽話時家長都會對小孩進行傳統粗暴的教育,因為他們認為“棍棒之下出孝子”

,但這樣的教育方式是不正確的,家長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會給小孩帶來不良的影響。

小E和丈夫共同育有一個兒子叫樂樂,今年4歲了。他們對小孩的教育就是這種傳統粗暴的教育,他們認為小孩不打不長記性,所以對小孩的教育非常嚴苛。

樂樂最近迷上了亂塗亂畫,他經常把家裡畫得亂七八糟的,小E夫婦對兒子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但是並不能讓兒子改掉壞習慣。

棍棒下出孝子?這樣的教育,只會給孩子帶不良的影響

這天,兒子拿了媽媽的口紅,在爸爸心愛的球鞋上面進行了塗鴉。塗鴉完後,他高興地把他塗鴉好的球鞋拿給爸爸看,爸爸看到後,頓時火冒三丈夫,他反手就給兒子一巴掌。

媽媽聽到聲音從廚房中走出來,看到兒子將她剛買的名貴口紅拿去塗鴉爸爸心愛的球鞋時,頓時脾氣就上來了,一發不可收拾。

於是她拿起掃把,狠狠地打了兒子幾下,兒子的左手和右腳直接被家長打骨折了,住了兩個多月的院才調養好。

棍棒下出孝子?這樣的教育,只會給孩子帶不良的影響

這樣的案例相信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發生,當小孩犯錯時,家長直接二話不說就打罵小孩,而且大多數中國家長都認為“棍棒之下會出孝子”,為什麼中人家長會這樣認為呢?

一、為什麼中國家長認為棍棒之下出孝子?

1、傳統的教育理念

“棍棒之下出孝子”是一種傳統的教育理念,也許有些家庭老一輩就是用

這樣的教育方式教育小孩的。

也許小孩的家長他們小的時候,他們的家長也是用這樣的教訓方式教育他們的,他們對這樣的教育方式深信不疑,覺得這是種傳統的教育理念,是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所以這樣的教育方式是正確的。

2、認為小孩不打不聽話

有些家長覺得,小孩不聽話。比如小孩犯了錯誤,家長不想小孩再犯

這樣的錯誤,於是會打小孩。

認為這樣才能讓小孩印象深刻,使小孩長記性、聽話、以後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

棍棒下出孝子?這樣的教育,只會給孩子帶不良的影響

3、認為小孩越打越有出息

家長都希望小孩長大以後有出息,如果哪一家的家長對小孩的教育方式用

的就是這種粗暴的教育方式,最後小孩也變得有出息了。

這時候家長也會去效仿他們的教育方式,認為只要對小孩進行粗暴的教育,小孩長大後一定會變得非常有出息。

雖然粗暴的教育是中國教育小孩的一種傳統方式,但這種傳統方式也會給小孩帶來不良的影響,家長們要注意了。

二、這種傳統粗暴教育方式會給小孩帶來怎樣的影響?

1、影響小孩和家長之間的感情

不管小孩犯的是大錯還是小錯,家長都會對小孩進行這種傳統粗暴的教育

方式。

但這種教育並不會讓小孩意識到犯錯的真正原因,也許小孩會屈服在家長的棍棒之下,但家長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口服心不服,還會使孩子對家長產生不滿情緒。所以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會影響小孩和家長之間的感情,使小孩疏遠家長。

棍棒下出孝子?這樣的教育,只會給孩子帶不良的影響

2、使小孩留下心理陰影

小孩只是犯了一點點小錯,家長就對小孩進粗暴教育,這樣的行為不但傷

害了小孩的身體,還傷害了小孩幼小的心靈。

小孩的童年應該是美好的,不應該在傳統暴力的教育下成長,粗暴教育會使小孩留下心理陰影,不利於小孩身心發展。

3、使小孩變得膽小、懦弱

由於小孩犯了一點點錯誤,家長就對小孩進行傳統粗暴的教育,這不但會

給小孩的心理帶來陰影,還會使小孩成為一個不敢犯錯的人。

他會變得膽小、懦弱、敏感並且缺乏冒險精神,這樣的小孩長大以後也很難有成就。

因此,棍棒之下並不會出孝子,也不會讓小孩更加有出息,更不會教育好小孩。

棍棒之下,傷害的是小孩的身心以及小孩的未來。所以,家長更要懂得正確教育小孩。

棍棒下出孝子?這樣的教育,只會給孩子帶不良的影響

三、家長要如何正確教育小孩

親子教育專家尹建莉表示:從古至今,中國歷史上沒有一位聖賢說過:教育小孩要進行粗暴的教育。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講的是“上善若水”,教育小孩不是要用棍棒,更不是責罵,而是要懂得和顏悅色地跟小孩說。“粗暴的教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糟粕部分,它給小孩帶來的不良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1、言傳身教

所謂:近朱者亦,近墨者黑,染於青才青,染於黃者黃。小孩和家長相處的時間最長,家長是什麼樣的人,小孩長大後便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如果家長面對小孩犯錯時對小孩發脾氣,並且實施粗暴的教育,那麼小孩長大後,也會成為一個不懂得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因此,家長要懂得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地給小孩樹立一個好榜樣,這才是家長正確的教育小孩的方式。

棍棒下出孝子?這樣的教育,只會給孩子帶不良的影響

2、尊重孩子

傳統粗暴的教育其實也是對小孩的一種不尊重。當小孩犯錯時,家長用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審視著小孩,面對犯錯的小孩時行了傳統粗暴的教育,這是對小孩的一種不尊重,也是對小孩的一種傷害,這種傷害甚至會伴隨著小孩的一生。

家長要懂得尊重小孩,小孩犯錯時,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並且溫和地小孩溝通,讓小孩明白他為什麼會犯錯,要如何去彌補錯誤,這樣才能做到尊重小孩,讓小孩在犯錯中成長。

棍棒下出孝子?這樣的教育,只會給孩子帶不良的影響

3、共情孩子

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更何況是天生探索力強的小孩。

所以,家長要懂得共情小孩,所謂共情,就是站在小孩的角度為小孩思考,理解小孩犯錯的原因,並且引導小孩,告訴小孩要如何做才是正確的,避免小孩再次犯錯。家長懂得共情小孩,才是教育小孩正確的方式。

“棍棒之下出孝子?”這樣的教育只會給小孩帶不良的影響,這種影響甚至會伴隨著小孩的一生,所以家長更要懂得正確教育小孩,才能讓小孩擁有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