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喪事一般都是三天?

在喪事民俗中,很多地方都是不約而同地是在人死後的第三天下葬,這是為什麼呢?

古代,就有在棺材裡轉醒過來的人,在棺木中敲擊棺材的;現在也有報道,有的到了火葬場後,還有假死病人自己做起來的。

為什麼喪事一般都是三天?

1、停屍三天,即是給假死病人轉活過來的機會,又符合中國文化中的“三”字,“三才”泛指天地人,是病人在人間死去的過程如同煉獄一樣的難受,直到精氣神徹底抽離,魂魄散去昇天的過程。

2、家人嚎哭、不捨的唸叨,為了增強假死病人自身跟病魔抗爭的信念與力量。

3、通知親朋好友前來弔喪,一是為了見最後一面,二是陪同孝子門一同哭喊,也是為了增強假死病人重活的念力。

4、喪事活動各環節中的鞭炮與吹拉彈唱的喪樂活動,也是為了震醒熟睡中的假死病人。

5、至於喪事活動中,一些鬧姑爺的風俗,多是因為姑爺都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若姑爺跟岳父岳母接觸少的話,自然不會太悲傷,乾脆忙事的人就陪這些無血緣的姑爺“高戚”鬧一鬧,刮點銀子供值忙的人們買點菸酒吃。

6、至於孝子至親關於為逝者三天圓墳、燒七,過“五七”等,只是孝子至親對逝者的懷念活動,直到過完“五七”,提醒親人逝者終究回不來了,“五七”者,無期也。“遙遙無期”了。為了讓親人面對現實,節哀順變。

7、辦完喪事後,一些人都把逝者生前用過的被褥、衣物等物品燒掉,一是這些物品上終究存在一些逝者的氣息,二是因為睹物思人,避免生者見物就悲傷、哭叫。

人死後停屍三天,這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習俗。其實,停屍幾天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並不是封建迷信。古代社會科學發展緩慢、醫療衛生技術跟不上,一般都是通過脈搏診斷生死,偶爾就會出現偏差。畢竟一些假死症狀完全診斷不出來,所以如果死後立即下葬,被誤診為死亡的假死病人,很有可能在幾小時或者一兩天後轉醒,但是卻因為被下葬而悶死在棺材中。也正是因為這件事,後來漸漸地就有了停屍三天才下葬的風俗。喪事大多辦三天,多為等逝者醒來而哭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