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世界讀書日 圍爐夜話:誰是我最敬重的古人

題記:“李煜當國主是笑話,作詞章簡直是神話。”

寫在世界讀書日    圍爐夜話:誰是我最敬重的古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膾炙人口的詞是南唐李後主李煜的名作,它被後人稱之為千古絕唱一點不為過。

李煜(937―978年)初名從嘉,漢族,南唐最後一位國君。

寫在世界讀書日    圍爐夜話:誰是我最敬重的古人

北宋開寶八年(975年),李煜兵敗降宋,被俘,授右千牛衛上將軍,封違命侯。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被毒死於汴京(今河南開封)。

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很高的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亡國後其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李煜是一個亡國之君,在位時耽於聲樂、填詞作賦,卻疏於治國理政,以至於落得被趙匡胤所滅,過著屈辱的俘虜生活。但他作詩吟賦的水平在歷代帝王中卻是首屈一指的,為宋詞中婉約派詞作奠定了基礎,對中國古文化特別是詞賦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2018年1月20日參加了大理古城西大紙房村“勿忘初心客棧”由歐掌櫃主持的第四回圍爐夜話,題目是“我最敬重的古人”。

寫在世界讀書日    圍爐夜話:誰是我最敬重的古人


寫在世界讀書日    圍爐夜話:誰是我最敬重的古人


寫在世界讀書日    圍爐夜話:誰是我最敬重的古人

發言前我曾左思右想,誰是我最敬重的古人呢?是秦皇漢武?還是被尊為萬代師表的孔子呢?

最後我想起了李煜。

直到前幾位與會者發言快結束了,說李煜是我最敬重的古人會不會引起別人的非議呢?

我心忐忑。

寫在世界讀書日    圍爐夜話:誰是我最敬重的古人

一時思緒萬千,往事隨風……

寫在世界讀書日    圍爐夜話:誰是我最敬重的古人

我壯膽直言:上世紀80年代,不知道怎麼就喜歡起宋詞來。我買了本薄薄的《宋詞賞析》隨身出差、開會。無論坐火車、乘汽車,有空便順手掏出來讀上一段,有時邊誦邊記。練書法時我也喜歡臨宋詞,其中不少是李煜的篇章。及至今日但凡翻開李煜的詞多少還能朗朗上口。為證明這一點,我以手機屏幕提示當場朗讀了本微博開篇提起的《虞美人》詞章。

我以為,中國曆代皇帝喜歡書法繪畫、詩詞歌賦的人不少,但真正有成就並留下卓越成就和永久記憶的並不多。

歷史上為奪取江山,殺戮征戰、改朝換代的帝王難以數計。但真正為中華文化留下不朽篇章的卻鳳毛麟角。李煜就是其中成就傑出的一位,也是李煜成為我最敬重的古人的原因之一。

中國歷史上對藝術成就的評價一直秉承一邊倒的觀點:把對作者在政治、“人品”的要求放在首位,以“文如其人”為標準。而實際上那些原本以為是“民族氣節”之政治標準卻是值得研究的。”中華大一統內不同民族之間的內戰之是非曲直只有經過漫長的歲月才能界定。否則,如今我們的東北、內蒙豈不都成為“外國”了?

古往今來,大浪淘沙。“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李煜在歷史上對中華文化傳承的客觀貢獻比起那些只為維繫一己江山而對整個民族無所作為的帝王實在是值得敬重。

我的這番圍爐夜話得到與會者的鼓掌肯定。與會的大理女婿~臺灣淡江大學教授劉臺平

寫在世界讀書日    圍爐夜話:誰是我最敬重的古人

圍繞本次夜話主題中“敬重與古人”的一般意義進行了概念闡釋,他認為大凡在政治、文化、藝術、科技發明、教育、醫療……上對中華民族有過貢獻者均在此列。他甚至列舉了他劉本家先人“三國阿斗”在政治上的“生存藝術”。後來發言的朋友、著名本地媒體人施懷基

寫在世界讀書日    圍爐夜話:誰是我最敬重的古人

談起近年被詬病的現代文化名人郭沫若,說起他歷經文革劫難而不倒的“生存哲理”……

我不苟同別人對古人(前人)敬重的理由和評價的觀點,但是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是歷次圍爐夜話的宗旨。參加夜話是有益的,接下來由“勿忘初心客棧”歐掌櫃主持發言

寫在世界讀書日    圍爐夜話:誰是我最敬重的古人

他最敬重的古人是范蠡。

因要連夜趕回下關,未及聽完歐掌櫃的發言,我提前向參加夜話的朋友告辭。

出門時一位朋友塞了個大紅蘋果在我衣兜裡。

延伸閱讀:

(一)一個被俘國主何以被毒殺?

趙匡胤封李煜為違命侯,沒殺他,一是為了做個例子讓其他國君看看,他能容忍其他君王,只要臣服於他就好,顯示他的”仁慈“;另外,不殺李煜,他還可以時時羞辱李煜,這也是一方面。據說趙匡胤既仰慕李後主的才華又嫉妒,他屢次想在其他君王面前以詩詞羞辱李後主,可是都沒有成功。

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初,宋太宗派南唐舊臣徐鉉去看望李煜,李煜對徐鉉態度頗為冷淡,坐下也不說話,良久才嘆息說:“當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據說,當初徐鉉張洎排斥潘佑,終於造成李煜將二人打入牢獄,二人憤而自盡之事。徐鉉自覺無趣,立即告辭回去,將情形如實報告給了宋太宗,宋太宗終於對李煜起了殺機。

不久,李煜接到昔日宮人慶奴的書信,他在回信中寫道:“此中日夕以淚洗面”。不幸的是這封信也落到了宋太宗的手裡。宋太宗閱信大怒,進一步認定李煜不識抬舉。

轉眼間,又是七夕之夜。這天是李煜的四十二歲生日,他寫下了一篇著名的《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此前)他還有一篇《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兩支曲子被密探報到了宋太宗那裡。詞中對故國無盡的思戀終於引起了宋太宗的勃然大怒,認為李煜再也不能留在世上。立即派兒子趙元佐以賀壽為名送去了一瓶毒酒。

一代詞人,就這樣結束了他的人生。宋太宗追封李煜為“吳王”,葬洛陽邙山。

(二)李煜在詞的卓越成就

(1)李煜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在李煜之前,詞以豔情為主,即使寄寓抱負也大都用比興手法,隱而不露,而李煜詞中多數作品則直抒胸臆,傾吐身世家國之感,情真語摯,使詞擺脫了長期在花間尊前曼聲吟唱中所形成的傳統風格,成為詩人們可以多方面言懷述志的新詩體,藝術手法上對後來豪放派詞有影響。

(2)李煜詞境優美,感情純真。南唐亡國後,李煜被俘入宋,直悟人生苦難無常之悲哀,真正用血淚寫出了亡國破家的淒涼和悔恨;並把自身所經歷的慘痛遭遇泛化,獲得一種廣泛的形態與意義,通向對於宇宙人生悲劇性的體驗與審視,所以其言情的深廣超過其他南唐詞人。

(3)李煜詞語言自然、精煉而又富有表現力,具有較高的概括性。李煜善於用白描的手法抒寫他的生活感受,用貼切的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往往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來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境界,不鏤金錯彩,而文采動人;不隱約其詞,卻又情味雋永;形成既清新流麗又婉曲深致的藝術特色。

(4)李煜詞在風格上有獨創。花間詞和南唐詞,一般以委婉密麗見長,而李煜則出之以疏宕,如《玉樓春》的“豪宕”、《烏夜啼》的“濡染大筆”、《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兼有剛柔之美,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

2018年1月22日凌晨 初稿

2020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於永平縣杉陽鎮阿家客棧

(延伸閱讀等相關資料選自網絡)​​​

寫在世界讀書日    圍爐夜話:誰是我最敬重的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