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方言那麼多,古人是怎麼做到走南闖北的?古人:我們有雅言

中國的方言極其多,多到什麼程度呢?曾有人打趣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語",如今國家大力普及普通話,這種情況有了極大的好轉,但是在古代,普通人出趟遠門都不是件容易事,為此,古代統治階級可沒少想過辦法,千萬別小看古人的智慧,秦始皇推行的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就是為了結局各地交流不便利的問題。

中國方言那麼多,古人是怎麼做到走南闖北的?古人:我們有雅言

可能會有人說,秦始皇推行的政策裡,並沒有關於語言一說啊?的確,這當然輪不到秦始皇了,畢竟在秦朝之前還有夏、商、週三朝呢,各方諸侯之間總要走動吧,戰國時期的蘇秦還獲得了六國的相印,可見,當時早就有了相當於現在普通話的統一語言;當然,當時的普通話可不像現在這麼普及,是需要專門去學的,而且名字也沒這麼普通,當時的普通話叫雅言。

據考證,雅言最早應該是起源於夏朝,或者更早的三皇五帝時期;雖然周以前漢語的具體形式已無可考,但周代文字學的是商朝殷商文字,而殷人又是向夏人學習的,所以說古代的雅言就是夏言。相傳夏朝建都在河南洛陽及周邊地區,商朝建都地點也在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原地區,所以據推測古代的普通話是以古河洛語為標準音。

中國方言那麼多,古人是怎麼做到走南闖北的?古人:我們有雅言

在公元前770年時,周平王定都洛邑建立東周,自此,洛邑的語言就漸漸成為了整個東周時期雅言的基礎。春秋時期,孔子講學,他的三千弟子來自四面八方,據傳,孔子正是用洛陽雅言來講學的。《論語·述而第七》中說:"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而漢朝的國語為"洛語",洛語是為承襲夏、商、週三個朝代的雅言;漢朝的標準語洛語稱"正音"、"雅言",也稱"通語"。而西晉承襲漢代,所以也是以洛語為國語;不過在永嘉之亂時,洛京傾覆,東晉遷都建康,洛語與中古吳語結合形成金陵雅音,又稱吳音,為南朝沿襲。

中國方言那麼多,古人是怎麼做到走南闖北的?古人:我們有雅言

後來隋朝統一中國,編《切韻》,以金陵雅音和洛陽雅音為基礎正音,南北朝官音融合形成長安官音(秦音)。唐承隋制,隋、唐國語為"漢音",或"秦音"。隋唐都長安,並以洛陽為東都,此時中原及關中漢音在與各民族交融後已有所演變。宋朝的國語稱"正音"、"雅音"。宋朝在《唐韻》的基礎上,制定《廣韻》。南宋時代的劉淵又基於《廣韻》著作《平水韻》。

但是在元朝時,強推蒙古語為國語。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廢除胡語。《洪武正韻》刊行,規範了漢語標準語。明朝以中原雅音為正音。明代以前中原地區經戰爭等因素,雅音影響至明朝前期都城的南京,官話遂以南京音為基礎,南京話為當時漢語標準語。

中國方言那麼多,古人是怎麼做到走南闖北的?古人:我們有雅言

永樂年間遷都北京,從各地移民北京,其中南京移民約40萬佔北京城人口一半,南京音成為當時北京音的基礎,而南京話則通行於整個明朝,北京官話相對通行範圍較小,地位較低。清朝早期,南京官話仍為官方主流標準語。但是在雍正皇帝時期設正音館,推廣以北京音為標準的北京官話。而北京話是在元朝時舊北平話與南京官話相融的基礎上。清代中後期,北京官話逐漸取代南京官話。

所以說,正是因為有雅言的存在,古人才能走南闖北沒有障礙;如果沒有雅言存在的話,蘇秦豈不是要學習多個地方的方言?劉備轉戰大半個漢朝疆域,豈不是胡打一通?而且由於古代中國的強大,所以雅言也被推廣到了周邊國家,地位大概和現在的英語差不多,算是東亞地區的通用語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