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承72候節氣~冬至,樂律之始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制定的一個節氣,古人習慣把冬至當作陽曆年的開始,認為“冬至一陽生”,是回到原點的標誌。

行承72候節氣~冬至,樂律之始

攝影吳雷


以春分為開始,雖然二十四節氣是中國特產,但是其中有四個節氣是通行世界的,即“二分至”。此四者皆為中氣,分佔四季正中。
冬至為十一月中氣,與地支中的子位相合。因此,民間至今仍有“冬至大過年”之說,重視程度堪比陰曆新年。周代曆法即以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作為歲首,天子要在這天率領百官,舉行盛大的祭天儀式。

行承72候節氣~冬至,樂律之始

祭拜天地,攝影吳雷


而在民間,不同地方的人用著不同的方式在度過這一天,比如大多數廣東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而潮汕一帶有“冬節丸,一食就過年”的民諺,俗稱“添歲”。從明末清初直到現在,杭州人都喜在冬至吃年糕,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都有吃餃子的習俗,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吃餃子的習俗。但在我們四川卻是冬至吃羊肉湯,羊肉可謂冬日滋補之首。我對於冬至節深刻的記憶源於成年後看到每到冬至時羊肉湯館的火爆的場景,而且每到冬至前後,會覺得格外的冷,唯有一碗熱滾滾的羊肉湯夾著小米辣才能驅除那股寒意(今年的溫暖似乎是特列)。
繼續加深對冬至的印象來源於孩子所在的學校每年的冬至活動慶典,還延續著傳統的文化習俗與慶典,既有祭拜天地的儀式,也有傳統美食的的品嚐,還有熱熱鬧鬧的舞龍舞獅和戲劇表演。特別的是,從這一天開始每個孩子手中都會有一副需要繪製的九九消寒圖。

行承72候節氣~冬至,樂律之始

成人舞龍,攝影耀哥


行承72候節氣~冬至,樂律之始

兒童舞龍,攝影吳雷


這些外顯的傳統活動一直都在我們的生活中繼續,影響著我們。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古人如何如何觀察到冬至的來臨呢?並且如何將曆法和音律聯繫在一起的呢?


如何觀測

《尚書·堯典》記載:“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意思是如果日落時看到昴宿出現在中天,就證明冬至到了。

古人測節氣的常規方法是用“圭表”測量。測每天中午時太陽照射表竿的影子長度,把日影兩次到達冬至點所需要的時間定為一回歸年,古稱“歲實”,即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長,故又稱“太陽年”。冬至時表竿的影子最長,夏至時最短,其他節氣也都有相應的影長數據,測得某個影長,就可以知道某個節氣要到了。(2019冬至時節:開始時刻:2019年12月22日 12:19,結束時刻:2020年1月6日 05:29)

行承72候節氣~冬至,樂律之始

圭表(圖片來自網絡)


曆法與音律

《莊子》說:“黃鐘者,律之始也。九寸,仲冬氣至則黃鐘之律應。”由於先民歷來把曆法和音律聯繫在一起分析,所以冬至也被看作樂律之始。

杜甫《小至》寫“吹葭六動浮灰”,是說冬至律應黃鐘,該管內的葭灰就飛動起來。


行承72候節氣~冬至,樂律之始

節氣應律圖(圖片來自網絡)


古人用十二根長度不同、直徑相同的定音管,吹出十二個高度不同的標準音,稱“十二律”,循環往復,以應月令。


行承72候節氣~冬至,樂律之始

十二律管(圖片來自網絡)


若以十一月建子作為新年伊始,那麼與地支月份相應的十二樂律便依次為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中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


行承72候節氣~冬至,樂律之始

地支月律類比圖(圖片來自網絡)


由於音律與一年中的月分恰好都定有十二個,於是在中國上古時代,人們便把十二律和十二月聯繫起來。依照《禮記.月令》上的記載,它們之間的對應為∶

孟春之月,律中太簇;

仲春之月,律中夾鍾;

季春之月,律中姑冼;

孟夏之月,律中中呂;

仲夏之月,律中蕤賓;

季夏之月,律中林鐘;

孟秋之月,律中夷則;

仲秋之月,律中南呂;

季秋之月,律中無射;

孟冬之月,律中應鐘;

仲冬之月,律中黃鐘;

季冬之月,律中大呂。


所謂“律中”就是“音律的對應”,其徵驗的方法則是憑“吹灰”。據說古人將十二根律管裡塞入葭莩的灰,只要到了某個月份,相對應的那一隻律管中的灰就會自動地飛揚出來,這便是“吹灰候氣”、“夷則為七月之律”等詞彙的典故。


關於“候氣”


“候氣”是中國傳統天文曆法手中一個特別的概念,即是對24節氣交節時刻的中氣的測定。


節氣一詞是怎麼來的呢?在天,太陽行度為節;在地,陰陽升降為氣。古人還按此觀念設計了實驗:把12支竹製律管置於密室,充以葭莩灰,節氣一到(太陽運行到某節點),地氣就會從特定的律管中迅速上升,推動葭莩灰飛出,這是“候氣術”,斷斷續續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存在了近兩千年。其實它不光屬於天文曆法,還牽扯到很多科學,包括音律、聲學,甚至氣象、地理、農業等內容,形成了一整套的“候氣觀念”。據史書記載,典型的候氣實驗室這樣的:

建一所特殊的上圓下方、有三重牆的密室,所有漏風的縫隙都要抹實。所有的牆、天花板、門還要用厚布蓋嚴。這一套特別的房間叫“緹室”(緹是“橘黃“的意思)。把12根律管埋在內室的地面下,管口與地面平齊。律管是用竹管或者金屬管制成的定音器具,最長9寸,最短的4.5寸,按黃鐘、大呂等12音律排列。

律管的位置也是有講究的,需按照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12時辰的方位埋好,然後在管腔內填上葭莩灰(用蘆葦內膜燒成的灰),律管的管口有時還要用羅紗虛虛的蓋住,實驗裝置即安放完畢。然後就是等候節氣的到來了。


據說,到來冬至這一天的交節時刻,放在“子”位,長9寸的“黃鐘”律管就會有氣流從管口吹出,帶動管內的葭莩灰也飛散了出來,管口覆蓋的羅紗也會浮動或者飛起;下一個月到大寒節氣,在“醜”位的“大呂”律管就會飛灰;依次類推,以後的每隔一個節氣(這些節氣的專名叫中氣)如雨水、春分、小滿.......的交接時刻,按順序相對應的律管就會出現在同樣的現象,12箇中氣(文末有解釋)過完,12支律管也順次飛一次灰。由此我們可以明白,“候氣”原來是測節氣用的。


行承72候節氣~冬至,樂律之始

葭(圖片來自網絡)


通過候氣我們知道,原來古人確定節氣還有一種物理的實驗法:用十二律管引導地氣在相應的節氣依次噴出,以此來測定各地節氣的交接時刻。由於這種方法需要觀測者長時間地等候地氣的出現,所以叫“候氣”。


這種實驗在今人看來太匪夷所思了!雖然我們今天也認為,隨著季節的變化可能會有地氣的升降,但是說地氣會像天然氣那樣噴湧而出,而且是在特定的交節時刻把特定長度律管中的灰都衝得飛起來,實在無法想象,因為現在任何科學理論都不支持這種說法,但是古人在長達兩千年的歷史中,基本都是這樣認為的。


音律變化與中氣對應


《莊子.齊物論》中說: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

鳳凰之鳴就是一種地籟。人模仿鳳凰之鳴所造律管吹出的聲音則是人籟,但這不是一般的人籟,古人相信,這種律管發出的聲音是可以和諧天地的“中聲”,它們是反映萬物根本聯繫的陰陽和諧之聲。這是一種人籟模仿地籟以達於天籟的高遠追求。正因為有這樣的來歷,古人把十二律看成是一種相當自然化的東西,這也為把它們與純自然物的“十二月”對應起來奠定了基礎。

古人認為十二律是天地之氣、日月運行相合而成的。從曆法上來說,十二月的劃分(有時要補充上閏月),反映的是迴歸年的週而復始,表現的是天文學的意義,但是同時又與氣候的變化密切相關,月份的推移反映著鮮明的季節變化,因而具有顯著的物候特徵。漸漸的,人們把節氣與音律聯繫起來。人們在確定冬至、夏至時,除了純天文的觀測外(“天效以景”),古人認為,還有更反映事物普遍聯繫的效驗方法,這就是“地效以響”。具體說,“效以景”即用圭表測量正午的日影長短,“效以響”便是用十二個月代表的音律來效驗節氣,這是律管候氣術的重要源頭,十二律也成為十二個月中每月陰陽和諧的標準音律。

《後漢書律曆志》中有一段話,是典籍中對律管候氣術最早、也被奉為最經典的敘述,這段話的前半部分如下,這也是古人對候氣術起源脈絡最概括的論述:

“夫五音生於陰陽,分為十二律,轉生六十,皆所以紀鬥氣,效物類也。天效以景,地效以響,即律也。陰陽和則景至,律氣應則灰除。是故天真常以日冬夏至御前店,合八能之士,陳八音,聽樂均,度晷景,候鐘律,權土炭,效陰陽。

冬至陽氣應,則樂均清,景長極,黃鐘通,土炭輕而衡仰。

夏至陰氣應,則樂均濁,景短極,蕤賓通,土炭重而衡低。

進退於先後五日之中,八能各以候狀聞,太史封上,效則和,否則佔。候氣之法,為室三重.......”

這段話從音律的出現開始說起,因為音律變化與大自然陰陽之氣的升降是相互匹配的,所以四時陰陽的改變不但會引起日影的變化,還會引起音律的反響。於是朝廷逐漸形成一種儀式,天子經常在冬至夏至親自到前殿,召集“八能之士”,從事一系列的測候活動,包括吹奏律管、測量日影、用懸土灰法候氣等。這些做法最後終於引出了“為室三重”的緹室律管候氣術。


值得注意的一點,十二律中最基本的是黃鐘,而中國曆法最基本的則是含有冬至的月份。


後序與思考


寫這次的冬至文章,參考了幾本書。特別好奇“曆法”與“音律”、“中氣”與“十二律管”的關係。還為此請教了我女兒的音樂老師,他是一位傑出的音樂家,他向我普及了音律以及十二律的知識,但是聽完我還是沒有搞明白中氣與音律的關係。後來我才發現,我尋找的方向錯了,應該從傳統文化入手,從“地氣”的角度去看。然後我明白了十二律管與地氣的關係,“中氣”與“十二律管”的關係。


當我理解“候氣”時,也聯想到“地震雲”之說~當然很多科學家都不認可“地震雲”這一說法。當地氣發生升降變化時,在特定的交節時刻會把特定長度律管中的灰都衝得飛起來;地下的能量或者說運動發生變化時,能量也會輻射到天空中,用不同的雲彩來呈現出來,這也是我在08年知道有“地震雲之說”以後的觀察。

當然,還有好多的疑惑與未知,也有許多知識待整理與清晰,不過感覺會越來越有趣........


從前我女兒還小時,常常帶著她在大自然中勞作,身處大自然中,在節氣這一天時節氣交節變化我還是有感應的。如果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在適逢週末的節氣帶著孩子去到大自然中享受自然的靜謐,您若稍加留意,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寫這篇文章,對我的觸動最大,前後修改了很多次。

寫“行承72候的植物觀察”對我來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不斷的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打開一扇扇門,充滿了新奇與期待。這些文章可能也有許多誤謬之處,也不夠完美,但它是一個學習成長的分享,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


我思考,黃鐘對應冬至,而黃鐘的管長最長,是否因為冬至“一陽生”升的力量最強,才能將地氣從特定的律管中推動上升,使得葭莩灰飛出?文中所講的“升降”是否和中醫裡的“升降沉浮”也有相通之處?天地之氣、月令、律呂又究竟是如何結合,創生出候氣術呢?


其實這篇文章的重點不在冬至了,而在通過冬至延伸出來的“地氣升降、宇宙元聲”或者無限的思索空間才是最後的重點......

行承72候節氣~冬至,樂律之始

攝影吳雷


補充資料:關於24節氣中的節令和中氣

古代曆法以太陽曆二十四氣配陰曆十二月,陰曆每月二氣:在月初的叫節令,在月中以後的叫中氣。如立春為正月節令,雨水為正月中氣。
二十四節氣分十二節令和十二中氣。有時也通稱為節氣,即通常說的二十四節氣。 十二節令: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別稱正月、二月…臘月節,但不一定在名稱所在的月份。十二中氣: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分別稱正月、二月…臘月中。除極特殊的情況外,一般在所稱的月份中。中氣成為農曆確定月序的依據,沒有中氣的月份被視為上一個月的重複,稱閏月。


以上文字部分內容來自《二十節氣與七十二候花信風》以及《候氣術古人觀念中天地之紐帶》《天道與人文》。一起來跟隨72候腳步,記錄每一候的自然變化吧。下一節氣,我們相約小寒。


人類的活動順應大自然的規律,在大自然中找到規律,尊重規律;通過對大自然的觀察,產生對自然的敬畏,因為對自然的敬畏,對世間萬物也就有了敬畏。順應自然規律,萬物皆生長

歡迎添加下面二維碼做交流分享

行承72候節氣~冬至,樂律之始


行承72候節氣~冬至,樂律之始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